轴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4464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套结构,包括中空的筒状本体,所述筒状本体上设置有油孔,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油槽,所述筒状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一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大提高了轴套的耐磨性,同时节省了能耗,可以最大限度地在不同温差下所产生的变形量,从而避免产品的安装和使用带来的困难,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功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轴的配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轴套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船尾轴与外套摩擦处使用的是合金材料,这种材料价格高,磨损速度快, 而且随着合金材料的磨损,尾轴震荡加剧,导致船行驶不稳,再则,由于尾轴的震荡加剧,致使水压盖破裂,造成机舱漏水,基于上述原因,这种合金材料一般只用1-2年就得更换,而且,由于合金材料与尾轴的摩擦阻力较大,轮船耗能也随之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但能减少摩擦阻力,而且价格低廉、能延长使用寿命的轴套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套结构,包括中空的筒状本体,所述筒状本体上设置有油孔,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油槽,所述筒状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一缺口。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轴套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油槽的形状为菱形、 树枝形或环形。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轴套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油坑。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轴套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筒状本体经过热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大提高了轴套的耐磨性,同时节省了能耗,可以最大限度地在不同温差下所产生的变形量,从而避免产品的安装和使用带来的困难,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状本体,2、油孔,3、油槽,4、缺口,5、油坑。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轴套结构,包括中空的筒状本体1,所述筒状本体1上设置有油孔2,所述筒状本体1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油槽3,所述筒状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一缺口 4,便于安装和拆卸。3进一步,本技术优选所述油槽的形状为菱形,保持被注入的润滑油在筒状本体1内壁循环流动,从而改善润滑油分布不均勻而引起的磨偏现象。但并不局限于菱形,还可以为树枝形或环形等。为了储存油脂,延长加油时间,所述筒状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油坑5,实现了很好的储油效果。更进一步,所述筒状本体1经过热处理,可以为渗碳处理,增强了筒状本体1的耐磨性。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轴套结构,包括中空的筒状本体,所述筒状本体上设置有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油槽,所述筒状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一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的形状为菱形、树枝形或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油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本体经过热处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轴套结构,包括中空的筒状本体,所述筒状本体上设置有油孔,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油槽,所述筒状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一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大提高了轴套的耐磨性,同时节省了能耗,可以最大限度地在不同温差下所产生的变形量,从而避免产品的安装和使用带来的困难,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功效。文档编号F16N1/00GK202140439SQ20112020807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王进 申请人:吴江同新自润滑轴承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套结构,包括中空的筒状本体,所述筒状本体上设置有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油槽,所述筒状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一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同新自润滑轴承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