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一液接触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22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气-液接触塔设置多个轴向上间隔开的塔板,每个塔板都具有沿着塔板上直径线分开的两个塔板部分,每个塔板部分都包括多个平行的矩形降液管、多个液体接收区、和在各降液管和接收区之间的起泡区,其液体接收区设置在正上方的相邻塔板的降液管正下方,及其降液管在上端处敞开和在底端处闭合,其底端设置多个液体排放口,并且其降液管以这种方式从直径线延伸到塔板的周边,以使两个塔板部分降液管的端部以交替的方式沿着直径线设置,其中每个降液管长度当从下面和靠近直径线看时的液体排放口面积,小于从下面看时每个降液管长度液体排放口的平均面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液接触塔,该气-液接触塔设置多个轴向上间隔开的塔板,每个塔板都具有两个沿着在塔板上的直径线分开的塔板部分,每个塔板部分都包括多个平行的矩形降液管、多个液体接收区和在降液管和液体接收区之间的起泡区,其液体接收区设置在正上方相邻塔板的降液管正下方,并且其降液管在上端处敞开而在底端处闭合,其底端设置多个液体排放口和其降液管以这种方式从直径线延伸到塔板的周边上,以使两个塔板部分降液管的端部以交替的方式沿着直线线设置。这种气-液接触塔在GB-A-1422131中作了介绍。这个1976年的公报介绍了这种塔设置有多个气-液接触塔板,其中矩形降液管具有垂直壁。塔板被一支承梁沿着直径线分成两个塔板部分。每个塔板部分都具有一排垂直于支承梁排列的平行矩形降液管。一个部分中的这排降液管相对于对面的塔板部分中的那排降液管交错排列。按照这个公报,交错排列的塔板布局增进液体在整个塔板上的均匀分布。尽管如GB-A-1422131中所述的塔板现已证明在许多应用中是良好的气-液接触塔板,但还有改进的余地。用这种设计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降低了向上流动的气体与向下流动的液体的接触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液塔板,该气-液塔板把如在GB-A-1422132中所述的塔板的优点与较高效率结合。这个目的用下面的气-液接触塔达到。气-液接触塔设置多个轴向上间隔开的塔板,每个塔板都具有两个沿着塔板上直径线分开的塔板部分,每个塔板部分都包括多个平行的矩形降液管,多个液体接收区、及降液管和液体接收区之间的起泡区,其液体接收区设置在正上方的相邻塔板降液管的正下方,并且其降液管在上端处敞开和在底端处闭合。其底端设置多个液体排放口,并且其降液管以这种方式从直径线延伸到塔板的周边,以使两个塔板部分的降液管端部以交替的方式沿着直径线设置,其中每个降液管长度的液体排放口面积,当从下面和靠近直径线看时,比从下面看时每个降液管长度的液体排放口平均面积小。申请人现已发现,通过沿着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降液管下端改变液体排放口,达到更高的气-液接触效率。在靠近直径线情况下,优选的是意思是指0.2m的距离。下面将利用附图说明图1-4,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个塔板,当安放在塔中时的顶视图。图2是图1中AA’线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线剖视图。图1示出气-液接触塔的水平剖面图。在这个图中,示出塔板(1)和塔壁(2)的顶视图。塔板(1)沿着直径线设置一个支承梁(3),直径线把塔板分成两个塔板部分(4,5)。这种支承梁优选的是存在于具有大直径,优选的是具有2m以上直径的塔板中。较小直径的塔板可以在没有支承梁情况下使用。每个塔板部分(4,5)都设置多个平行的矩形降液管(6,7)。降液管(6,7)沿着它的长度具有两个细长的边,和沿着它的宽度具有两个较小的边。降液管(6,7)在上端(8)处敞开和在底端(9)处闭合,其底端(9)设置多个液体排放口(10)。这些排放口的形状可以例如是圆形,或者具有平行或垂直于降液管宽度的狭缝形式。每个塔板部分(4,5)另外设置一个部分的降液管(11,12),该部分的降液管(11,12)也设置一个底端,其底端设置若干液体排放口(13)。每个塔板部分(4,5)都设置液体接收区(14,15)。液体接收区(14,15)是正好在矩形下面的区域,而塔板各任选的部分降液管正好在图1所示塔板(1)的上方。在液体接收区(14,15)和降液管(6,7)之间,存在起泡区(16)。起泡区(16)设置若干用于通过向上流动的气体的开口(17)。这个液体接收区(14,15)也可以设置若干用于气体通过的开口。由于从上面塔板排放的液体,将用某种力落在这个液体接收区上,所以液体可以通过这些气体开口。由于这不是理想的情况,所以液体接收区或是不设置开口,或是设置专用的气体开口,例如浮阀或固定阀。这种专用开口的另一些例子在US-A-5702647中已作了介绍。如果把各液体排放口(10)分组,则不是直接在这些分组的液体排放口下方的这部分液体接收区可以设置附加的气体开口,例如与起泡区(16)中所用相同的开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附加的气体开口存在于靠近如图1所示的部分(18)中支承梁(3)的液体接收区(14,15)中。这些开口可以与起泡区(16)中所用的相同。由于几乎没有液体从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塔中相邻的上面塔板排放到这个区域(18),所以在塔板上的区域(18)中能提供附加的气-液接触区。这是有利的,因为从一个塔板部分中的降液管流到下面塔板内对面塔板部分中的降液管口因此将与向上流动的气体接触,因而增加了气-液接触效率。降液管(6,7)从支承梁(3)垂直于塔板(1)的周边延伸。两个塔板部分(4,5)的降液管端部(19,20)以一种交替的方式与支承梁(3)相会。最靠近塔壁的对面端(21,22)可以例如一条直线或曲线,平行于塔板的端部(11,12),或者沿着塔板的圆周,以便优化降液管的开口区。正如在图1中可以看到的,较少的液体排放口(10)在降液管端部(19,20)附近存在,同时造成靠近支承梁的每个降液管长度的液体排放口面积,小于每个降液管长度液体排放口平均面积。优选的是靠近支承梁(3)没有液体排放口存在。图1示出所谓的斜降液管,这意思是指朝下的降液管壁沿着它的长度倾斜,因此这些细长的壁(23)在朝下的方向上彼此相对地倾斜。这是有利的,因为降液管的液体排放区宽度将减小,同时造成正好在下面塔板上液体接收区(14,15)的相关宽度也将减小。除了所示的塔板具有斜的降液管壁之外,也可以用具有垂直壁的降液管与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塔板结合。按照教科书,象1990年McGraw-Hill Inc.出版的Henry Z.Kister所著“蒸馏操作”第173-175页所述,在塔板水平面处的截面积与斜降液管截底部处面积之比值是在1.5和2.0之间。图2示出图1的塔剖视图AA’,该图示出直接位于彼此上方的两个塔板(1,101)。塔板(1,101)沿着支承梁(3,103)成镜面对称。这造成塔板(1)的液体排放口(10)垂直地安放在正好在下面塔板(101)液体接收区(115)的上方。图2示出安放在塔板部分(5)中的降液管(7)的剖视图和安放在塔板部分(4)中的降液管(6)的侧视图。降液管(7)在其端部(20)处具有两个斜壁(23)和在支承梁(3)处具有一个侧壁(24)。如图所示,侧壁(24)垂直设置。图3还示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可以与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塔结合使用。图3是沿着图1中BB’线其中一部分所作的剖视图,它示出在支承梁(3,103)附近塔(2)(未示出)中两个相邻的塔板(1,101)。侧壁(24)这样倾斜,以使侧壁(24)的下部背离支承梁。由于该侧壁(24)的倾斜,所以没有液体排放口存在于靠近支承梁的这部分降液管中,并在最靠近支承梁(3,103)的第一液体排放口(10,110)中产生一种稍微定向的流动。由于排放液体的方向将背离支承梁(3,103)和由于与支承梁(3)的距离增加,所以产生较少的液体从降液管(6)流入正好在下方的塔板(101)的降液管(107)中的旁路分流(26)。侧壁(24)与穿过支承梁(3)的假想垂直面所形成的角度,优选的是在10和35°之间。图3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接触塔,其设有数个轴向上间隔开的塔板,每个塔板都具有沿着塔板上直径线分开的两个塔板部分,每个塔板部分都包括多个平行的矩形降液管、多个液体接收区、和在各降液管和液体接收区之间的起泡区、其液体接收区设置在正上方的相邻塔板的降液管正下方,并且其降液管在上端处敞开和在底端处闭合,其底端设置多个液体排放口,并且其降液管以这种方式从直径线延伸到塔板的周边,以使两个塔板部分的降液管端部以交替的方式沿着直径线设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降液管长度的液体排放口,当从下面并靠近直径线看时,它们的面积小于每个降液管长度的液体排放口当从下面看时的平均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纳迪努斯H博斯曼斯赫里特科尼恩卡雷尔A库斯特斯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