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挖耳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1091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挖耳勺,包括手柄,在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勺头,在手柄上设置有毛绒层,所述毛绒层包裹在靠近勺头的手柄一端外侧,所述手柄的形状为圆柱形,在手柄的另一端设置有悬挂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手柄外侧包裹有毛绒层,当旋转细长的手柄时,附着在手柄上的毛绒可以将又多又细碎的耳屎带出来,既清洁又方便,还很舒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挖耳勺
技术介绍
挖耳勺,又叫耳挖勺,在中国是个常见的物件,无人不知。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掏挖耳屎的小巧工具。传统的挖耳勺很简单,细长的柄,柄的一端制出一个小勺,用小勺将耳屎挖出来。但是大的耳屎可以挖出,耳朵内仍有较多的小的耳屎附着在耳内,很不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洁挖耳勺。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清洁挖耳勺,包括手柄,在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勺头,在手柄上设置有毛绒层。上述毛绒层包裹在靠近勺头的手柄一端外侧。上述手柄的形状为圆柱形。在手柄的另一端设置有悬挂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中,在手柄外侧包裹有毛绒层,当旋转细长的手柄时,附着在手柄上的毛绒可以将又多又细碎的耳屎带出来,即清洁又方便,还很舒服。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一种清洁挖耳勺,包括手柄1,手柄1的形状为圆柱形,方便旋转,在手柄1的右端设置有勺头2,勺头2用木质或塑料制成,这样不是太硬,不会刮破耳壁。在手柄 1的左端设置有悬挂孔3,用于将挖耳勺悬挂在钥匙环上。在手柄1靠近勺头的位置处包裹有毛绒层4,毛绒层4要软硬适中,当旋转手柄时,附着在手柄上的毛绒层4可以将细碎的耳屎带出来,即清洁又方便,还很舒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替代方式,或明显变型方式,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清洁挖耳勺,包括手柄,在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勺头,其特征在于在手柄上设置有毛绒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挖耳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绒层包裹在靠近勺头的手柄一端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挖耳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形状为圆柱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挖耳勺,其特征在于在手柄的另一端设置有悬挂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挖耳勺,包括手柄,在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勺头,在手柄上设置有毛绒层,所述毛绒层包裹在靠近勺头的手柄一端外侧,所述手柄的形状为圆柱形,在手柄的另一端设置有悬挂孔。本技术中,在手柄外侧包裹有毛绒层,当旋转细长的手柄时,附着在手柄上的毛绒可以将又多又细碎的耳屎带出来,既清洁又方便,还很舒服。文档编号A61F11/00GK202128620SQ201120217218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付晓琦, 李诗文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挖耳勺,包括手柄,在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勺头,其特征在于:在手柄上设置有毛绒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晓琦李诗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