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噪声衰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6316 阅读:6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路噪声衰减器,其能将重叠在一导线上的电流中的噪声衰减的线路噪声衰减器,该导线由一低频信号电源导出并连接一负载,并作为收发高频噪声电流用的一天线,包含一电感器,其容许低频信号电力流通;及一电阻,相对于噪声电流的角频率中的该电感器的电感值,设定成可流入由该电感器遮断的高频噪声电流的电阻值,以其电阻值将该高频噪声电流代换成热予以消耗,将该电感器的电感值与该电阻的电阻值的比成一定值。该线路噪声衰减器不使用会引起串联共振现象的电容器,且利用电阻把在配线形态不同的电源线上流通的噪声电流进行电力消耗迄至抑制噪声为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线路噪声衰减器,将重叠在电源信号线上的噪声电流做衰减以净化电磁环境。
技术介绍
与连接在电子装置的接地线、电源线等的导线重叠的噪声电流,以导线作为天线作动的结果,使共同模式电流成为主体。而且,以此些导线构成的电源线等的导线而言,其配线形态不同,导线被改变方向的配接着,使该导线产生不连续点的共同模式电流的一部分被变换成正常模式电流。该噪声衰减器,用以去除、减轻重叠于各种导线上的共同模式和正常模式的两噪声电流所引起的障碍,而此种噪声衰减器揭示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噪声滤波器,其用以防止正常模式噪声去除用的电容器与高谐波电流抑制用的扼流圈的共振现象的构造者。该噪声衰减器是通过由在该扼流圈加长低频域的输入电流的通过时间而缩小输入电流的峰值以抑制高谐波成分。又,利用电源装置内的该电容器吸收正常噪声,亦即使在正常模式的噪声通过电容器及反馈线并朝交流电源侧反射。且,通过由在该扼流圈并联连接电阻,以抑制扼流圈和电容器所引起的串联共振现象。且,专利文献2揭示一种被安装在每1台对地电容不同的电子装置的接地线上的双端子的安全接地线用噪声滤波器。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噪声滤波器,是用以解决因该电容器与该扼流圈的串联共振现象所引起的第17次 第23次的高谐波电流超过满足规格的极限值的问题者,其通过由在正常模式噪声去除用的电容器与高谐波电流抑制用的扼流圈的组合上添加电阻,使得第 17次 第23次的高谐波电流亦改善而成为极限值以下。然而,专利文献1在以电容器抑制正常模式噪声的关系上,在共同模式的情况,由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成为相同电压,所以不可能利用电容器作出短路以让高频噪声电流朝交流电源侧反射。而且,虽然在扼流圈上并联连接电阻,但该电阻因为是用来抑制与电容器的串联共振现象者,故其电阻值被限定成抑制串联共振现象的值。虽然在电阻上一有电流流通时, 确实会因为该电阻而产生电力消耗,但其电力消耗量为了抑制串联共振现象而设定者,即便是正常模式噪声流过该电阻,由于该电阻值被抑制成较低,还未达需将噪声电流进行电力消耗以抑制噪声障碍的抑制值的程度。再者,专利文献1中,依据实测数据获得扼流圈的电感和电阻的电阻值。电源线如同上述,假想成其配线形态不同,由于被改变方向的配置而产生不连续点,而会有共同模式噪声电流的一部分被变换成正常模式噪声电流的情况的构成,在噪声电流几乎是共同模式的情况,以专利文献1的方式而言,如上述,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成为相同电压,所以不能进行将电容器引起的噪声朝交流电源侧反射,而难以因应在共同模式下的噪声障碍。又,专利文献2是利用电感器的磁性饱和者,且通过由流通于机器并在机器上引起障碍的大电流值的低频电流使该电感器磁性饱和,将该低频电流放出接地以保护机器, 将与接地线重叠的高频噪声小电流以与电感器并联的电阻进行热消耗者。将该专利文献2 的技术依原样地使用于电力系统的情况,由于在电力系统的导体流通的低频电源电流的电流值大,故电感器磁性饱和,重叠于导体上的高频噪声电流是在未受电感器阻止之下流入机器,造成让机器发生因高频噪声电流所引起的障碍。因此,要将专利文献2的技术构筑成电力系统的噪声滤波器时,有必要改变观点以确立适用于电力系统的噪声滤波器的设计理论。又,针对实际制品化的电感器考察后,发现并未开发出在不引起磁性饱和之下具有用以阻止高频噪声电流所需的电感值的电感器, 而有必要开发克服该问题的电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噪声衰减器,其不使用会引起串联共振现象的电容器,且不因为流通于导体上的低频信号电流而磁性饱和之下,利用电阻抑制于相同配线形态的电源线等流通的共同模式的噪声电流,以进行电力消耗迄至去除障碍为止。为达成该目的,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线路噪声衰减器,是衰减重叠于用以从低频信号电源朝负载供给信号电力的导线上的噪声电流以净化电磁环境的线路噪声衰减器,该导线作为收发高频噪声电流用的天线来作动,且包含电感器,其容许低频信号电力流通;及电阻,相对于噪声电流的角频率中的该电感器的电抗值,设定成可流入由该电感器遮断的高频噪声电流的电阻值,以其电阻值将该高频噪声电流代换成热予以消耗,将该电感器的电感与该电阻的电阻值之比固定成一定量,该导线上具有该电感器和该电阻。依据本专利技术,就有关流通于从信号电源朝负载供给信号电力的导线例如电源线上的噪声电流,是以不使用会引起串联共振现象的电容器,且不因为低频信号电流而磁性饱和之下,不论配线形态相同还是不同,皆能通过对在电源线或信号线等流通的共同模式的噪声电流进行电力消耗以去除障碍。附图说明图1 (a)是有关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线路噪声衰减器的单位元件的构成的电路图;图1 (b)是显示将图1 (a)所示的单位元件串联连接的例子的电路图;图2是使图1 (a)所示的单位元件在2条导线上平衡地配置的电路图;图3是显示有关在搭载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噪声衰减器的状态所测定的电磁环境的图;图4是显示有关在搭载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噪声衰减器的状态所测定的电磁环境的图;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比较例比较后的结果的特性图;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其他的实施例的电路图;及图7是显示导线作为天线的情况中的等效电路的图。图中1:电感器;2:电阻;3:信号电源;4:导线;45:负载;6:电感器;7:电容器; A、B、C、D、E、F:取样数据;G ;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噪声衰减器的特性;H ;不使用噪声衰减器的比较例的特性;Za、Zl 负载阻抗;Tl、T2 :输入端;Vn 噪声电压;In 噪声电流;入电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依据图面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本原理的基础为,着眼于将连接于电子装置的导线作为天线来用的结果,会成为衍生噪声电流的主要因素的情形。本专利技术者最先采用此天线理论,并未存在有展开此理论的先例。以下,参照文献J,D,Kraus “Antennas”译者谷村功、近代科学社「天线」昭和47年版(文献1)上卷第49页、以及黑川兼行,「微波电路入门」、丸善(株式会社),昭和38年版,第34页(文献幻来作说明。与连接于电子装置的接地线、电源线等的导线重叠的噪声电流为,以导线作为天线来用的结果,使共同模式电流成为主体。而且,在此些导线当中的电源线等的导线中,其配线形态不同,导线被改变方向的配接着,使该导线的传输路径上产生不连续点,共同模式电流的一部分被变换成正常模式电流。于是,提出一种噪声衰减器,其能有效地去除、减轻因重叠于各种导线上的双模噪声电流所引起的障碍。将连接于电子装置的导线作为天线来用的结果,在设为成为衍生噪声电流的主要因素的情况,其等效电路乃如图7所示(文献1)。此情况取以接地线作为导线的例子,形成电路的导线的一部分并非导线而是成为接地。图7中,作为天线来作动的导线4的内部阻抗设为\ =艮+jXa,且与导线4连接的遭噪声障碍的电子装置的噪声障碍负载阻抗设为\ = j&。在此所说的噪声障碍负载, 指电子装置因噪声电流而引起障碍的情况的假想负载,其无法明确地目视、计测,通常可视为机器框体内的电子电路与电力线间的寄生电容及电阻。在该情况,被噪声障碍所消耗的能量被置换成一个电阻,故以下仅称其为障碍负载,将&设为产生噪声障碍电力消耗的电阻份量。现在,于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中,导线4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噪声衰减器,其能将重叠在一导线上的电流中的噪声衰减的线路噪声衰减器,该导线由一低频信号电源导出并连接一负载,并作为收发高频噪声电流用的一天线来作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电感器,其容许低频信号电力流通;及一电阻,相对于噪声电流的角频率中的该电感器的电感值,设定成可流入由该电感器遮断的高频噪声电流的电阻值,以其电阻值将该高频噪声电流代换成热予以消耗,将该电感器的电感值与该电阻的电阻值的比成一定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川隆成山中英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古兰德奈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