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宽度的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564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整宽度的工作台,包含一个本体、一个相对该本体移动的延伸件、至少一个连接该延伸件的第一导引杆,及一个转动地设置于该延伸件以带动该第一导引杆于一个卡制位置与一个调整位置间移动的掣动单元,于该卡制位置时,该第一导引杆相对该本体定位,于该调整位置时,该第一导引杆未相对该本体定位,让使用者能移动该延伸件而同步拉动该第一导引杆,以调整工作台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工具机的工作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调整宽度的工作台。
技术介绍
参阅图1、2,现有工具机的延伸工作台1是用以承载加工件(图未示),该延伸工作台1包括一个本体11,二个分别设置于该本体11的两相反侧并相对该本体11移动的延伸件12、四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延伸件12并穿入该本体11底部且随相对应的延伸件12移动的导杆13、四个设置于该本体11底部并分别套接所述导杆13的夹固件14,及四个设置于所述夹固件14的偏心把手15,每一个夹固件14借由操作相对应偏心把手15的位置而使夹固件14夹固或松放相对应的导杆13,延伸件12就能够移动而改变位置,以供不同尺寸的加工件放置。然而,由于要移动所述延伸件12时必须先调整所述偏心把手15以解除固定,接着才能够移动所述延伸件12,最后要再次调整所述偏心把手15以进行固定,在这过程中,使用者必须进行多道操作步骤,方能有效完成工作台的设置作业,在操作上相当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快速调整宽度的工作台。本专利技术可调整宽度的工作台,包含一个本体、一个相对该本体移动的延伸件、至少一个连接该延伸件并移动地穿设于该本体的第一导引杆,及一个转动地设置于该延伸件以带动该第一导引杆于一个卡制位置与一个调整位置间移动的掣动单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于操作时利用单手直接按压该掣动单元而改变该第一导引杆的受抵压状况,且于按压该掣动单元后就能够直接抓持并移动该延伸件,进而快速的调整工作台宽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工具机的延伸工作台的顶视图。图2是图1中沿直线II-II所取得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可调整宽度的工作台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是图3中沿直线V-V所取得的局部剖视图,说明一个掣动单元带动一个第一导引杆移动至一个卡制位置。图6是一个类似于图5的视图,说明该掣动单元带动该第一导引杆移动至一个调整位置。图7是本专利技术可调整宽度的工作台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图8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一个第二导引杆及一个第一导引杆位于一个卡制位置。图9是图7中沿直线IX-IX所取得的视图,说明一个掣动单元带动该第二导引杆及该第一导引杆移动至该卡制位置。图10是一个类似于图8的视图,说明该第二导引杆及该第一导引杆位于一个调整位置。图11是一个类似于图9的视图,说明该掣动单元带动该第二导引杆及该第一导引杆移动至该调整位置。图12是本专利技术可调整宽度的工作台的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底视图。图13是图12中沿直线XIII-XIII所取得的剖视图,说明一个第一导引杆位于一个卡制位置。图14是一个类似于图13的视图,说明该第一导引杆位于一个调整位置。图15本专利技术可调整宽度的工作台的一个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底视图。图16是图15中沿直线XVI-XVI所取得的剖视图,说明一个第一导引杆位于一个卡制位置。图17是一个类似于图16的视图,说明该第一导引杆位于一个调整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有益效果,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四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能够清楚的呈现。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3、4、5,本专利技术可调整宽度的工作台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本体2、二个延伸件3、二个第一导引杆42、二个第二导引杆41、二个掣动单元5、二个卡制件6、二个弹性件7,及二个刻度尺8。该本体2具有一个用以承载加工件(图未示)的顶面21。所述延伸件3分别设置于该本体2的两相反侧,并分别相对该本体2移动而达到靠近或远离该本体2的效果。每一个延伸件3包括一个位于底部并朝该延伸件3的移动方向延伸的穿槽31。所述第二导引杆41分别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延伸件3并移动地穿设于该本体2 底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引杆41为一种截面为圆形的圆杆。所述第一导引杆42分别与所述第二导引杆41平行设置,且分别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延伸件3并移动地穿设于该本体2底部。每一个第一导引杆42能够绕自身轴心转动且包括沿径向相邻的一个大径部421及一个小径部424,该大径部421具有一个位于相对外侧的圆弧面422,及一个相对该第一导引杆42轴心的最小半径423,该小径部4 具有一个位于相对外侧的平切面425,及一个相对该第一导引杆42轴心且长度小于该大径部421的最小半径423的最小半径426。所述掣动单元5分别设置于所述延伸件3的穿槽31内,且分别包括一个连接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引杆42的轴套部M,及一个自该轴套部M延伸的把手部55,当所述掣动单元5分别转动时,带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引杆42转动,并于一个卡制位置与一个调整位置间移动。所述卡制件6分别设置于该本体2并朝所述第一导引杆42延伸。于本实施例中, 所述卡制件6为一种螺锁于该本体2上的调整螺栓。所述弹性件7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延伸件3与所述掣动单元5间。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7为一种压缩弹簧。所述刻度尺8各自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引杆42的平切面425上,以显示移动所述延伸件3的长度(也就是工作台的相对宽度)。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刻度尺8也能够是直接一体成型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引杆41及所述第一导引杆42的其中至少一者。参阅图4、5、6,当所述掣动单元5分别转动时,带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引杆42于该卡制位置与该调整位置间移动,于该卡制位置时(见图5),相对应的掣动单元5相邻该弹性件7的一端朝下远离该延伸件3顶部,该大径部421的圆弧面422相对该本体2定位并靠抵于该卡制件6,于该调整位置时(见图6),相对应的掣动单元5相邻该弹性件7的一端朝上压缩该弹性件7并邻近该延伸件3顶部,该小径部424的平切面425未相对该本体 2定位并邻近但是不靠抵该卡制件6,该大径部421远离该卡制件6。使用时,当需要调整其中一个延伸件3的位置时,使用者利用单手握持该延伸件3 的外侧,并利用手指穿入该延伸件3的穿槽31中以扣压该掣动单元5的把手部55,并带动该第一导引杆42转动至该调整位置,此时相对应的该第一导引杆42的该大径部421及该小径部424因未受到该卡制件6抵压,而使该第一导引杆42能够移动,此时使用者就能够顺势将受到握持的延伸件3朝远离或邻近该本体2方向移动。当相对应的该延伸件3移动到目标位置时,将握持该延伸件3的手放开,该掣动单元5受到该弹性件7的弹力而复归,并带动该第一导引杆42转动至该卡制位置,此时相对应的该第一导引杆42的该大径部421因受该卡制件6抵压而使该第一导引杆42无法移动, 并使该延伸件3无法移动,而达到固定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弹性件7在相对应的所述掣动单元5未受到扣压时,已预先提供初始的预弹力,进而使所述掣动单元5在未受扣压时,确保所述第一导引杆42位于该卡制位置,而避免所述延伸件3的误动作。参阅图7、8、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差异在于延伸件3、第二导引杆41、第一导引杆42、掣动单元5、弹性件7,及刻度尺8的数量分别为一个,卡制件6的数量为二,且分别朝该第一导引杆42及该第二导引杆41延伸。该掣动单元5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延伸件3的轴枢件51、一个枢设于该轴枢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整宽度的工作台,包含一个本体、一个相对该本体移动的延伸件,及至少一个连接该延伸件并移动地穿设于该本体的第一导引杆,其特征在于:该工作台还包含一个转动地设置于该延伸件以带动该第一导引杆于一个卡制位置与一个调整位置间移动的掣动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成宏
申请(专利权)人:力山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