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5314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到吸尘器的吸入口而适合吸入收集粘附在床上用品上的灰尘或者毛球以及螨虫等异物的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吸嘴,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到吸尘器的吸入口而适合吸入收集粘附在床上用品上的灰尘或者毛球以及螨虫等异物的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吸尘器是利用设置在本体上的风扇产生的吸入力吸入灰尘的清扫器具。吸尘器由于便于使用及清扫效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了家庭必备家电产品。可是,现有吸尘器通过本体的吸入力吸入的灰尘是经过过滤器的过滤与空气分离后被单独捕捉。此时,过滤器具备网状结构,从而使空气迅速穿过但阻止灰尘穿过。在此过程中,大部分的粒度达到0. 3um左右而小于网状结构物孔径的微细灰尘被排放到室内空气中。而且,使用现有吸尘器清扫床上用品时,床上用品的表面纤维吸入到吸入嘴的吸入口内后很难清除。因此,无法彻底吸入而清除床上用具上的灰尘、毛球及/或者螨虫等异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如下内容为特征的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入嘴,其特征在于连接到吸尘器,从而在不吸附床上用品表面的前提下有效去除床上用品上异物,且在异物流入吸尘器本体之前首先过滤微细灰尘等而捕捉并轻松分离及清洗捕捉到的灰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包括中央部形成收纳槽而邻接所述中央部的一侧形成向底面开口的吸入孔且邻接所述中央部的另一侧形成结合管插入部的下部壳体、覆盖所述吸入孔的上面通过吸入孔向同一方向引导从底面吸入的空气的导引盖子、中央部形成与所述收纳槽相对应的收纳孔且覆盖包含所述导引盖子在内的所述下部壳体的上部壳体、通过所述收纳孔安装到所述收纳槽而一侧形成连接到通过所述结合管插入部插入的结合管的端部的排放流道且另一侧形成吸入所述导引盖子引导的空气的吸入流道的收纳灰尘桶以及通过所述排放流道插入到所述收纳灰尘桶内过滤通过其所述排放流道排放到所述收纳灰尘桶外部的空气的过滤器;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导引盖子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且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导引盖子分别形成与所述封闭空间相通的至少一个以上孔。与所述封闭空间相对应的所述上部壳体部分可以形成开放所述封闭空间的开口, 还可以设置覆盖所述开口的前盖,也可以在所述前盖形成与所述封闭空间相通的所述至少一个以上孔。而且,形成于所述吸入口和所述上部壳体的所述孔以及形成于所述导引盖子的所述孔可以依次相对变小。所述过滤器可以是包含滤网和高校滤清器的双重过滤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连接到吸尘器,从而在不吸附床上用品表面的前提下有效去除床上用品上灰尘或者毛球等以及螨虫等异物,且在异物流入吸尘器本体之前首先过滤微细灰尘等而捕捉并轻松分离及清洗捕捉到的灰尘,防止微细灰尘被排放到室内空气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的外观斜视图。图2是图1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图1的A-A线截面图。图4是图1的B-B线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各个附图的构成要素使用参考符号时,即使相同的构成要素出现在不同的附图上,也尽可能地使用了相同的符号。而且,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认为相关的公知结构或者功能的具体说明可能会混淆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时,将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的外观斜视图,图2是图1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图1的A-A线截面图,图4是图1的B-B线截面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包括下部壳体(100)、导引盖子000)、上部壳体(300)、收纳灰尘桶000)、过滤器(500)及结合管(60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部壳体(100)包括中央部安装收纳灰尘桶G00)的收纳槽 (110)、在邻接其收纳槽(110)的一侧向底面开口的吸入孔(120)以及形成于邻接其收纳槽 (110)且与吸入孔(120)相对应的另一侧的结合管插入部(1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引盖子(200)覆盖下部壳体(100)的吸入孔(120)的上部且通过其吸入孔(120)将从底面吸入的空气引导到形成于所述收纳槽(110)的中央部侧的同一方向,并通过排放流道(210)排放,其导引盖子O00)的上面形成至少一个以上孔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上部壳体(300)覆盖包括导引盖子(200)在内的下部壳体(100), 中央部形成与下部壳体(100)的收纳槽(110)相对应的收纳孔(310)。如图3及图4所示,上部壳体(300)和导引盖子(200)之间形成封闭空间(700),上部壳体(300)和导引盖子(200)分别形成与其封闭空间(700)相通的至少一个以上孔(331,201) 0 一例中,如图1 及图2所示,在与所述封闭空间(700)相对应的上部壳体(300)部分形成开放其封闭空间 (700)的开口(320)且设置覆盖其开口(320)的前盖(330),并在其前盖(330)形成与封闭空间(700)相通的所述孔(3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收纳灰尘桶(400)通过上部壳体(300)的收纳孔(310)以可拆卸的形态收纳到下部壳体(100)的收纳槽(110),且如图2所示,包括本体010)、覆盖其本体 (410)的盖子020)以及形成于其盖子(420)上面的打开手柄030)。本体010)的一侧形成与通过下部壳体(100)的结合管插入部(130)插入的结合管(600)的内部管路(610) 的端部连接的排放流道G11),而另一侧形成吸入通过导引盖子O00)引导到同一方向且通过排放流道(210)排放的空气的吸入流道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过滤器(500)通过排放流道011)以可拆卸的形态插入到收纳灰尘桶G00)内且通过其排放流道Gll)过滤排放到其收纳灰尘桶(400)外部的空气,并如图2所示,包括圆筒形高效空气净化(HEPA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过滤器 (510)、环绕其高效空气净化过滤器(510)外部的圆筒形网状结构(Mesh)过滤器(520)以及设置其若干个过滤器(510、520)且组装到排放流道Gll)的过滤板(530)。而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结合管(600)用于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吸嘴和吸尘器本体 (未图示),且如图2所示,包括结合到下部壳体(100)的结合管插入槽(130)的内部管路 (610)和与其内部管路(610)连接的外部管路(620)。该外部管路(620)具备若干个,以使其与各个吸尘器本体的管路(未图示)连接。该外部管路还可以从内部管路(610)拆卸进行交换。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吸嘴的下部壳体(100)的下部设有轮子(800),便于移动。而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下部壳体(100)的吸入孔(120)、上部壳体 (300)的孔(331)及导引盖子(200)的孔O01)的孔径依次相对变小,但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的作用。首先,将吸嘴的结合管(600)连接到吸尘器本体的管路(未图示)启动吸尘器本体时,由于吸尘器本体的吸入力,如图3及图4所示,形成吸嘴内空气流道(参照箭头标记)。即,由于吸尘器本体的吸入力,通过吸嘴的吸入孔(120)吸入空气以及灰尘等异物。 而且,通过吸入孔(120)吸入的空气被导引盖子O00)引导且通过排放流道(213)及吸入流道(413)流入到收纳灰尘桶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捉螨虫的吸尘器吸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部形成收纳槽而邻接所述中央部的一侧形成向底面开口的吸入孔且邻接所述中央部的另一侧形成结合管插入部的下部壳体、覆盖所述吸入孔的上面通过吸入孔向同一方向引导从底面吸入的空气的导引盖子、中央部形成与所述收纳槽相对应的收纳孔且覆盖包含所述导引盖子在内的所述下部壳体的上部壳体、通过所述收纳孔安装到所述收纳槽而一侧形成连接到通过所述结合管插入部插入的结合管的端部的排放流道且另一侧形成吸入所述导引盖子引导的空气的吸入流道的收纳灰尘桶以及通过所述排放流道插入到所述收纳灰尘桶内过滤通过其所述排放流道排放到所述收纳灰尘桶外部的空气的过滤器;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导引盖子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且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导引盖子分别形成与所述封闭空间相通的至少一个以上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赫
申请(专利权)人:WALLSTAR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