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佑林专利>正文

非织造布农用地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4212 阅读:3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织造布农用地膜,将丝纤维和棉纤维按50%比例配比均匀混合,铺设在铁丝网上,铺成后用重物压平,在纤维的正反面刷胶,其胶配比为明胶3%,环氧树脂1.5%,丙三醇5%,硅酸钠1%,渗透剂1.2%,用压辊压挤铺设纤维的网,使其均匀浸胶并排除气泡,然后在烘箱中加热至120℃固化成型,脱模,即可得到相应的成品非织造布农用地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方法简单,材料可以完全降解,不污染环境,同时丝蛋白和纤维素对土壤有增肥作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织造布农用地膜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地膜主要是由塑料制成的,因其价格低廉而在农业中应用广泛,随其使用量的不断扩大以及使用年数的增长,农田中残留的塑料地膜不断积累,其不可降解,破坏了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开始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采用棉纤维和丝纤维制成的一种非织造布农用地膜。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将丝纤维和棉纤维按50%比例配比均勻混合,铺设在铁丝网上,铺成后用重物压平,在纤维的正反面刷胶,其胶配比为明胶3 %,环氧树脂1. 5 %,丙三醇5 %,硅酸钠1 %,渗透剂1. 2 %,用压辊压挤铺设纤维的网,使其均勻浸胶并排除气泡,然后在烘箱中加热至120°C固化成型,脱模,即可得到相应的成品非织造布农用地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其材料可以完全降解,不污染环境,同时丝蛋白和纤维素对土壤有增肥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非织造布农用地膜,将丝纤维和棉纤维按50%比例配比均勻混合,铺设在铁丝网上,铺成后用重物压平,在纤维的正反面刷胶,其胶配比为明胶3%,环氧树脂 1.5%,丙三醇5 %,硅酸钠1 %,渗透剂1.2%,用压辊压挤铺设纤维的网,使其均勻浸胶并排除气泡,然后在烘箱中加热至120°C固化成型,脱模,即可得到相应的成品非织造布农用地膜。权利要求1.一种非织造布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将丝纤维和棉纤维均勻混合,铺设在铁丝网上,铺成后用重物压平,在纤维的正反面刷胶,其胶配比为明胶3%,环氧树脂1.5%,丙三醇5 %,硅酸钠1 %,渗透剂1.2%,用压辊压挤铺设纤维的网,使其均勻浸胶并排除气泡,然后在烘箱中加热至120°C固化成型,脱模,即可得到相应的成品非织造布农用地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织造布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丝纤维和棉纤维按50%比例配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织造布农用地膜,将丝纤维和棉纤维按50%比例配比均匀混合,铺设在铁丝网上,铺成后用重物压平,在纤维的正反面刷胶,其胶配比为明胶3%,环氧树脂1.5%,丙三醇5%,硅酸钠1%,渗透剂1.2%,用压辊压挤铺设纤维的网,使其均匀浸胶并排除气泡,然后在烘箱中加热至120℃固化成型,脱模,即可得到相应的成品非织造布农用地膜。本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方法简单,材料可以完全降解,不污染环境,同时丝蛋白和纤维素对土壤有增肥作用的优点。文档编号A01G13/02GK102337637SQ201010234118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吴佑林 申请人:吴佑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织造布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将丝纤维和棉纤维均匀混合,铺设在铁丝网上,铺成后用重物压平,在纤维的正反面刷胶,其胶配比为明胶3%,环氧树脂1.5%,丙三醇5%,硅酸钠1%,渗透剂1.2%,用压辊压挤铺设纤维的网,使其均匀浸胶并排除气泡,然后在烘箱中加热至120℃固化成型,脱模,即可得到相应的成品非织造布农用地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佑林
申请(专利权)人:吴佑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