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培宁专利>正文

一种图像序列的亮度/对比度值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92367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序列的亮度/对比度值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图像序列中,将组成各帧图像的各像素依照其在该帧图像中已知的位置和顺序排列,形成像素位序;将在图像序列中连续数帧图像中具有相同像素位序的像素值串联形成“像素值序列块”;在图像序列中,对应某一像素的亮度/对比度值,设定该像素的亮度/对比度阈值;根据设定亮度/对比度阈值,将设定亮度/对比度阈值与某一像素的亮度/对比度进行比较,得到一对比系数;在图像序列中,将对比系数添加到每个“像素值序列块”上;每个像素的原始亮度/对比度值乘以对比系数即为增亮后的像素亮度/对比度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图像增亮算法复杂、不能进行局部调整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亮度/对比度变换是指图像在空域上的点运算,通常包括图像增强、亮度/对比度、GAMMA值调节、直方图调整等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产品尤其是数码相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经常会拍摄到一些曝光不足、效果不好的照片,因此需要有一种方法,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图像亮度/对比度的调整是数字图像处理中一个比较古老的问题,较早的一些亮度/对比度调整的算法过于简单,自动调整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稍后也出现了一些较为复杂的算法, 但其计算的复杂度相对较高,且需要一定的用户交互,使用不够方便。特别是在视频图像中,对于整个图像序列的图像亮度/对比度的调整也存在着不足。因此,研究自动快速的图像增强算法,特别是自适应的亮度/对比度调整算法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快速的图像增强算法,并针对于具有图像序列特征的图像序列进行亮度/对比度值调整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图像序列中,将组成各帧图像的各像素依照其在该帧图像中已知的位置和顺序排列,形成像素位序;将在图像序列中连续数帧图像中具有相同像素位序的像素值串联形成“像素值序列块”;在图像序列中,对应某一像素的亮度/对比度值,设定该像素的亮度/对比度阈值;根据设定亮度/对比度阈值,将设定亮度/对比度阈值与某一像素的亮度/对比度进行比较,得到一对比系数;在图像序列中,将对比系数添加到每个“像素值序列块”上;每个像素的原始亮度/对比度值乘以对比系数即为增亮后的像素亮度/对比度值。进一步的,上述的图像序列的亮度/对比度值调整方法,所述增亮后的像素的亮度值不能大于255,当大于255时,设定其亮度为255。进一步的,上述的图像序列的亮度/对比度值调整方法,在图像序列中,将对比系数添加到部分需增亮的“像素值序列块”上。进一步的,上述的图像序列的亮度/对比度值调整方法,将所述的对比系数设定成计算程序,添加到“像素值序列块”上。进一步的,上述的图像序列的亮度/对比度值调整方法,所述的像素值序列块包括1到N帧图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能通过自动快速的图像增强算法,并针对于具有图像序列特征的图像序列进行亮度/对比度值的调整;并且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实现对图像的局部区域进行亮度调整,从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从整体上提高图像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原理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像序列编码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形成“像素值序列块”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像素值序列块”中实现亮度/对比度值调整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图像序列的亮度/ 对比度值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图像序列中,将组成各帧图像的各像素依照其在该帧图像中已知的位置和顺序排列,形成像素位序;将在图像序列中连续数帧图像中具有相同像素位序的像素值串联形成“像素值序列块”;在图像序列中,对应某一像素的亮度/对比度值,设定该像素的亮度/对比度阈值;根据设定亮度/对比度阈值,将设定亮度/对比度阈值与某一像素的亮度/对比度进行比较,得到一对比系数;在图像序列中,将对比系数添加到每个“像素值序列块”上;每个像素的原始亮度/对比度值乘以对比系数即为增亮后的像素亮度/对比度值。如图2所示的,,在图像序列中,将组成各帧图像的各像素位置依照其在该帧图像中已知的位置和顺序排列,形成像素位序。具体为在图像中的位置和顺序排列信息为第一像素位置、第二像素位置、第三像素位置至第η像素位置在图像序列中将每帧图像中的有效像素所处位置顺序通过坐标进行定位和表达,根据帧内图像像素位序信息为该图像序列中存在的已知的位序信息而成的位序信息,对目标结果示例的说明设向量Z为示范图像序列的时间向量,同时为表达该图像序列的帧序向量,以每帧图像设有六个像素位置为例。在Z-I 帧以示范图像序列中图像像素位置为父=0,¥ = 0,2 = 1(定为像素位序1乂1) ;X = 0,Y = 1,Z = 1(定为像素位序 WX2) ;X = 0,Y = 2,Z = 1(定为像素位序 WX3) ;X = 1,Y =2,Z = 1(定为像素位序WX4) ;X =LY=LZ = 1(定为像素位序WX5) ;X = LY = 0,Z= 1(定为像素位序WX6)。在Z-2 帧以示范图像序列中图像像素位置为父=0,¥ = 0,2 = 2(定为像素位序1乂1) ;X = 0,Y = 1,Z = 2(定为像素位序 WX2) ;X = 0,Y = 2,Z = 2(定为像素位序 WX3) ;X = 1,Y =2,1 = 2(定为像素位序WX4) ;X =LY=LZ = 2(定为像素位序WX5) ;X = LY = 0, Z = 2(定为像素位序WX6).......在Z-N 帧以示范图像序列中图像像素位置为X = 0,Y = 0,Z = N(定为像素位序WXl) ;X = 0,Y = 1,Z = N(定为像素位序 WX2) ;X = 0,Y = 2,Z = N(定为像素位序 WX3) ;X = 1,Y =2,1 = N(定为像素位序WX4) ;X =LY=LZ = N(定为像素位序WX5) ;X = LY = 0, Z = N(定为像素位序WX6)。如图3所示的,,将在图像序列中连续数帧图像中具有相同像素位序的像素值串联形成“像素值序列块”。具体为在图像序列中,将第一像素位置、第二像素位置、第三像素位置......至第η像素位置在每帧图像中的有效像素所处位置顺序通过坐标进行定位和表达,根据帧内图像像素位序信息为该图像序列中存在的已知的位序信息而成的位序信息,对目标结果示例的说明,设向量Z为示范图像序列的时间向量,同时为表达该图像序列的帧序向量,以每帧图像设有六个像素位置为例,像素位序为WX1、WX2、WX 3、WX4、WX5、WX6。在图像序列中,将像素位序为WXl的连续数帧图像中具有相同像素位序的像素值串联形成“像素值序列块”,所述的“像素值序列块”包括1帧至N帧;在图像序列中,将像素位序为WX2的连续数帧图像中具有相同像素位序的像素值串联形成“像素值序列块”;所述的“像素值序列块”包括1帧至N帧;在图像序列中,将像素位序为WX 3的连续数帧图像中具有相同像素位序的像素值串联形成“像素值序列块”;所述的“像素值序列块”包括1帧至N帧;......在图像序列中,将像素位序为WX4的连续数帧图像中具有相同像素位序的像素值串联形成“像素值序列块”,所述的“像素值序列块”包括1帧至N帧。如图4所示的,,在图像序列中,将组成各帧图像的各像素位置依照其在该帧图像中已知的位置和顺序排列,形成像素位序;将在图像序列中连续数帧图像中具有相同像素位序的像素值串联形成“像素值序列块”,如图4 所示,在图像序列中,根据像素位序为WXl的“像素值序列块”为例,“像素值序列块”的首帧像素值为20,由设定该像素的亮度/对比度阈值为40 ;根据设定亮度/对比度阈值40,将设定亮度/对比度阈值40与该像素的亮度/对比度20进行比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序列的亮度/对比度值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图像序列中,将组成各帧图像的各像素依照其在该帧图像中已知的位置和顺序排列,形成像素位序;将在图像序列中连续数帧图像中具有相同像素位序的像素值串联形成像素值序列块;在图像序列中,对应某一像素的亮度/对比度值,设定该像素的亮度/对比度阈值;根据设定亮度/对比度阈值,将设定亮度/对比度阈值与某一像素的亮度/对比度进行比较,得到一对比系数;在图像序列中,将对比系数添加到每个“像素值序列块”上;每个像素的原始亮度/对比度值乘以对比系数即为增亮后的像素亮度/对比度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培宁
申请(专利权)人:于培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