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锚唇及正圆锥面锚台的设计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90539 阅读:6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设计与制造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圆形锚唇及正圆锥面锚台的设计制造方法,包括甲板、船体和贯穿甲板与船体的锚链筒,以及设在船体外侧用于固定锚的锚唇和锚台,所述锚唇为圆形,所述锚台为一正圆锥与锚唇及船体相交所截取的圆台,其中锚台的展开曲面为所述正圆锥展开曲面的一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摒弃了以往通过制造无规则样箱模型来设计制造锚台及锚唇的缺陷,为锚台及锚唇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系统的技术理论支持,解决了长期困扰船舶制造业的锚台及锚唇设计安装问题,优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设计与制造领域,具体是指。
技术介绍
在船舶制造技术中,常常将锚定位在位于船艏的锚台及锚唇之上,如图1所示,包括甲板1、船体2和贯穿甲板1与船体2的链锚筒3,以及设在船体2外侧用于固定锚6的锚唇5和锚台4,所述锚唇5为锚台4顶部的刚性结构,所述锚6的侧面在收拢时紧紧贴合在锚唇5之上。由于船体的外部线型具有复杂性,尤其是船艏的线型较为复杂,所以目前习知的锚台及锚唇设计、制造均通过制造模型及手工放样修改尺寸来完成,对于一个锚而言,与其定位的锚台及锚唇可以设计出无数个方案,制造时完全通过设计模型,以及对模型进行尺寸修正来确定相关参数,由于没有系统的技术理论支持,现有技术中的锚唇多设计为不规则几何图形,而锚台也多为不可展开的曲面,造成了加工难度高,加工时间长的现象,不利于生产活动的进行。本专利技术人认真研究锚唇卡锚的原理之后,从而设计出一种便于制造的平面锚唇;锚台为曲面可展的正圆锥曲面,方便施工制造;以及简易可靠的确定锚台的正圆锥曲面与船体曲面相贯线的方法,使锚唇与锚台的设计制造变得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甲板、船体和贯穿甲板与船体的锚链筒,以及设在船体外侧用于固定锚的锚唇和锚台,所述锚唇为圆形,所述锚台为一正圆锥与锚唇及船体相交所截取的圆台,其中锚台的展开曲面为所述正圆锥展开曲面的一部分。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设计制造圆形锚唇,i.根据不同类型锚的特性选取三或四个定位点,从而确定锚与锚唇的贴合平面,ii.根据几何学原理,任意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延长所述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高,与外接圆的两个交点即为圆形锚唇的直径,iii.确定圆形锚唇的最小厚度及边缘倒角的半径,假设锚的锚杆宽度为b,则锚唇的边缘倒角r可按r>b/10选取,所述r亦为锚唇的最小厚度;所述锚包括T型锚与M型锚两种典型的型式,下面就两种锚的锚唇5设计及制造方法分别进行说明,实施例一所述T型锚的锚唇设计制造,锚的下部有一突出的筋,因此这类锚总是通过三个定位点与锚唇接触,其中锚与锚唇接触的一个定位点T3在所述的筋上;另外的两个定位点Tl、T2则分别在左右锚齿的某一位置,为了设计及制造的方便,以及使得锚受力均勻,因此定位点T1、T2应对称地在锚齿上选取,一般选取锚齿变宽处以下3(T50mm,另外为了减小锚齿的弯曲应力,锚齿上的定位点Tl、T2与筋上的定位点T3的距离不宜过大,同时亦优化了锚唇的设计尺寸,节约了成本。由于所选取的三个定位点Tl、T2、T3构成一等腰三角形,则其中T1T2为底边,T4 为底边中点,T3T4为等腰三角形的高,根据几何学原理,任意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该外接圆即为设计锚唇的圆形,再延长T3T4交外接圆于点T5,从而得出所设计之圆形锚唇的直径长度为T3T5。实施例二 所述M型锚的锚唇设计制造,锚的中部没有突出的筋,因此这类锚总是通过四个定位点与锚唇接触,分别在锚的左右锚齿上各取两点,其中两定位点M3、M4选取在锚转轴以下的左右锚齿上;另两定位点Ml、M2则选取在左右锚齿上部某个位置,为了设计及制造的方便,以及使得锚受力均勻,因此定位点Ml、M2及M3、M4应对称地在锚齿上选取,一般选取锚齿变宽处以下3(T50mm,另外为了减小锚齿的弯曲应力,锚齿上部的定位点 M1、M2与锚齿下部的定位点M3、M4的距离不宜过大,同时亦优化了锚唇的设计尺寸,节约了成本。由于所选取的四个定位点M1、M2、M3、M4构成一等腰梯形,其中M3M4为上底,M1M2 为下底,M5、M6分别为上底和下底的中点,则M5M6为梯形的高,根据几何学原理,任意等腰梯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该外接圆即为设计锚唇的圆形,再延长M5M6交外接圆于点M7、 M8,从而得出所设计之圆形锚唇的直径长度为M7M8。②.将锚台设计为一正圆锥与锚唇相交所截取的圆台, i.作步骤①所得外接圆直径T3T5(M7M8)的垂直平分线cc, .作经过锚唇外接圆的斜线油,则以垂直平分线cc为中轴旋转斜线ΙΛ所得的假设实体,即为所需设计之锚台的正圆锥;其原理如下,对于任意正圆锥有方程(1) Z2=B (XV)……⑴ 对于平面锚唇有方程(2): z=k (x+y) +b......(2)由于锚唇安装在锚台上,则锚台与锚唇的交线即为方程(1)与(2)的通解,将方程(2) 代人(1)整理得出 -2k2xy=b2 ...... (3)根据方程(3)可得出结论如下当a = k2时,圆锥面同锚唇平面交线为双曲线;当a兴k2时,圆锥面同锚唇平面的交线为曲线;而当k = 0时,则圆锥面同锚唇平面得交线为圆,其方程如下x2+y2=b2/ (a-k2)……(4)当k = 0时,根据方程(2)得z=b……(5)根据方程(4)及(5)得出,如果k = 0,则设计的正圆锥与锚唇的交线必为圆形,从而证明了正圆锥的锚台与圆形的锚唇配合具有的合理性。③.求解锚台与船体的相贯线,i.正圆锥曲面与同其轴平行的任意平面的交线求法,作任一平行于正圆锥高的平面P与正圆锥相切,作任意母线0L,其水平投影为ol并交平面P于11,过11作垂线交OL于Ll, Ll即为平面P与圆锥曲面的一个交点,作出数量足够的母线(所作母线越多,所得平面P与正圆锥的交线越精确),分别求出平面P与正圆锥相切之水平投影点12,13……,以及平面P 与正圆锥的交点L2,L3……,然后将Li、L2、L3用一光滑的曲线相连,即为平面P与正圆锥的交线PP, .船体相贯线与任意平面的交线求法,作垂直于外接圆所作平面的任意平面a-a,其在A-A剖面上的投影为aa,iii.锚台正圆锥曲面一船体相贯线的求法,由任意平面P与任意平面a-a相交,可得曲线PP与曲线aa之上、下交点dl、d2,作出数量足够的平面P与平面a_a (所作相交平面越多,所得曲线PP与曲线aa的交点越多),将这些交点连成一条光顺曲线dd,即为锚台正圆锥曲面与船体相贯线在A-A剖面上的投影;④.根据锚台正圆锥曲面制造锚台,i.锚台正圆锥曲面与船体相贯线在A-A剖面上的投影dd,即为相贯线在锚台所在正圆锥的投影, .展开锚台正圆锥曲面,并作出相贯线在展开的锚台正圆锥曲面上的投影DD,锚唇所在平面与船体相贯线所截区域,即为锚台在正圆锥曲面上的面积;⑤.将步骤④所得面积卷曲焊接制造成锚台,锚唇焊接在锚台的顶部,锚台的底部则与船体焊接为一体。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摒弃了以往通过制造无规则样箱模型来设计制造锚台及锚唇的缺陷,为锚台及锚唇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系统的技术理论支持,解决了长期困扰船舶制造业的锚台及锚唇设计安装问题,优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2为T型锚的主视图3为T型锚的左视图4为T型锚的锚唇平面圆设计示意图5为图4平面圆的直径示意图6为M型锚的主视图7为M型锚的左视图8为M型锚的锚唇平面圆设计示意图9为图8平面圆的直径示意图10为锚唇厚度设计示意图11为锚台所在正圆锥的示意图12为一平行圆锥的高的剖面与正圆锥所得交线示意图13为一平面与船体相交的示意图14为图13所述平面在A-A视图上的投影;图15为锚台正圆锥面曲线与船体的相贯线在A-A剖视图上的投影;图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形锚唇及正圆锥面锚台的设计制造方法,包括甲板(1)、船体(2)和贯穿甲板(1)与船体(2)的锚链筒(3),以及设在船体(2)外侧用于固定锚(6)的锚唇(5)和锚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唇(5)为圆形,所述锚台(4)为一正圆锥与锚唇(5)及船体(2)相交所截取的圆台,其中锚台(4)的展开曲面为所述正圆锥展开曲面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珍祥高中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