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手提的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998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手提的包装盒,包括侧板,顶板,底板:顶板包括与第一侧板顶端相连的顶盖板Ⅰ、与第二侧板顶端相连的第一翼顶板、与第三侧板顶端相连的顶盖板Ⅱ、与第四侧板顶端相连的第二翼顶板;底板包括与第一侧板底端相连的主底板Ⅰ、与第二侧板底端相连的第一翼底板、与第三侧板底端相连的主底板Ⅱ、与第四侧板底端相连的第二翼底板;顶盖板Ⅰ和顶盖板Ⅱ上分别设置有能撕开形成用于手提的孔的切痕,所述顶盖板Ⅰ和顶盖板Ⅱ的上端边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称设置舌片;所述第一翼顶板和第二翼顶板对应于顶盖板Ⅱ的舌片分别设置有第一扇形孔和第二扇形孔,所述顶板通过舌片与第一扇形孔、第二扇形孔相互锁扣封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涉及可手提的包装盒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可手提的包装盒如图1和图2所示。如图1所示的包装盒,其顶板的封合通过一顶盖板延伸出一接合部,该接合部与折叠成型后的相邻的侧板卡接。虽然接合部的面积看起来很小,但是在制作包装盒时,原材料展开的宽度方向整体的尺寸加大了,所以这种结构使得材料耗费多,从而导致成本高。如图2所示的包装盒,由于取消了接合部,材料使用上相对于附图1有所减少,但其顶板因此也无法通过卡接封合,影响美观,并且包装盒倒过来时盒内的物体会掉出。另外,这两种包装盒底板一般是通过采用胶纸进行封合。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要么材料耗费多,成本高;要么顶板无法通过自身进行相互卡接锁扣封合,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材料耗费少、成本低、且顶板可卡接锁扣封合的可手提的包装盒。本技术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顶板和底板均可卡接锁扣封合的可手提的包装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手提包装盒,包括侧板(10),顶板(20),底板(30)所述侧板(10)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所述顶板(20)包括与第一侧板顶端相连的顶盖板I (21)、与第二侧板顶端相连的第一翼顶板(22)、与第三侧板顶端相连的顶盖板II (23)、与第四侧板顶端相连的第二翼顶板(24);所述底板(30)包括与第一侧板底端相连的主底板I (31)、与第二侧板底端相连的第一翼底板(32)、与第三侧板底端相连的主底板II (33)、与第四侧板底端相连的第二翼底板(34);所述顶盖板I (21)和顶盖板II (23)上分别设置有能撕开形成用于手提的孔(211、231)的切痕,所述顶盖板I (21)和顶盖板II (23)的上端边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称设置舌片(212、232);所述第一翼顶板(22 )和第二翼顶板(24)对应于顶盖板II (23 )的舌片(232 )分别设置有第一扇形孔(221)和第二扇形孔(241),所述顶板(10)通过舌片(232)与第一扇形孔 (221)、第二扇形孔(241)相互锁扣封合。该扇形孔的作用主要是在包装合的顶板需要封合或包装盒需要提起时,翼顶板通过舌片(232)能在该扇形孔内转变位置,从而顺利地实现可不手提时的锁扣封合和用于手提时的扣合功能。所述第一扇形孔(221)、第二扇形孔(241)的其中一条边分别位于第一翼顶板 (22)及第二翼顶板(24)的纵向对称中心线上;另一条边分别位于第一翼顶板(22)及第二翼顶板(24 )上远离顶盖板II (23 )的半边上。所述第一侧板(11)的一侧延伸出第一粘贴部(111),所述第一粘贴部(111)与折3叠成型后的相邻的第四侧板内侧壁胶合连接。所述顶盖板II (23)上的舌片(232)与顶盖板II (23)连接的地方设置有压痕 (2321),便于弯折该舌片。所述顶盖板II (23)上舌片(232)的中部设有于上述压痕(2321)相互平行的第二压痕(2322)。在舌片插入翼顶板中的扇形孔后,便于将翼顶板和顶盖板压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底板I (31)和主底板II (33)上分别设置有卡槽(311、331),所述卡槽(311、331)分别为两个;所述第一翼底板(32)及第二翼底板 (34)的端部分别形成插入部(321、341),所述底板(30)通过上述卡槽和插入部相互锁扣封口 O所述主底板I (31)上两个卡槽(311)之间的端部(312)为弧形,所述主底板II (33)上两个卡槽(331)之间的端部(332)为弧形,便于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翼底板(32 )及第二翼底板(34)上的插入部(321、341)的插入边(3211、 3411)均为弧形,便于插入部插入所述的卡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平面设计图,图中的虚线代表压痕。图4为图3折叠成型后顶板打开的仰视图。图5为图3折叠成型后顶板打开的俯视图。图6为图3折叠成型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3至图6,一种可手提包装盒,包括侧板10,顶板20,底板30。其中侧板10 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 ;第一侧板11 一侧边延伸出第一粘贴部111,第一粘贴部111与折叠成型后的相邻的第四侧板34内侧壁胶合连接。顶板20包括顶盖板I 21、顶盖板II 23、第一翼顶板22、第二翼顶板对,第一翼顶板22与第二侧板12顶端相连,第二翼顶板M与第四侧板14顶端相连,顶盖板I 21与第一侧板11顶端相连,顶盖板II 23与第三侧板13顶端相连。底板30包括主底板I 31、主底板II 33、第一翼底板32、第二翼底板34,主底板I 31与第一侧板11底端相连,主底板II 33与第三侧板13底端相连,第二翼底板32与第二侧板12底端相连,第二翼底板34与第四侧板14底端相连。顶盖板I 21和顶盖板II 23上设置有切痕,使用时,沿着切痕能轻易撕开形成能够手提的孔211和孔231,两个孔大小一样,顶盖板I 21和顶盖板II 23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舌片212和舌片232,舌片212和舌片232各自分别为两片对称设置。第一翼顶板22和第二翼顶板M对应舌片232分别设置有第一扇形孔221和第二扇形孔对1,其中第一扇形孔221、第二扇形孔241的其中一条边分别位于第一翼顶板22及第二翼顶板M的纵向对称中心线上;另一条边分别位于第一翼顶板22及第二翼顶板M上远离顶盖板II 23的半边上。从而顶板20能够通过舌片232与第一扇形孔221、第二扇形孔 241相互锁扣封合。顶盖板II 23上的舌片232与顶盖板II 23连接的地方设置有压痕2321,舌片232 的中部设有与压痕2321相互平行的第二压痕2322。主底板I 31设置有卡槽311,主底板II 33设置有卡槽331,卡槽311和卡槽331 分别为两个,两个卡槽之间的端部312和端部332为弧形;第一翼底板32端部形成插入部 321,第二翼底板34端部形成插入部341,插入部321、341的插入边3211和插入边3411为弧形,底板30能够通过卡槽311、331和插入部321、341轻易相互锁扣封合。本技术的包装盒成型过程为四个侧板沿着图3中的虚线折叠后,在第一粘贴部111用胶水粘合或用钉钉合;主底板I和主底板II沿着虚线折叠约45度,再将第一翼底板32和第二翼底板34沿着虚线折叠约45度,然后将第一翼底板32和第二翼底板34的插入部插入主底板I 31和主底板II 32的卡槽311、331内,然后用手压平,底板30相互锁扣封合。顶板需要封合时,先将顶盖板I 21沿虚线折叠90度,再将第一翼顶板22和第二翼顶板M沿虚线折叠90度压在顶盖板I 21上,然后将顶盖板II 23沿虚线折叠90度,最后将顶盖板II 23上的舌片232插入到第一翼顶板22和第二翼顶板M的扇形孔221J41 里,包装盒封装完毕,成型。当需要手提的时候,再将顶板20拆开,将顶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手提包的装盒,包括侧板(10),顶板(20),底板(30):所述侧板(10)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所述顶板(20)包括与第一侧板顶端相连的顶盖板Ⅰ(21)、与第二侧板顶端相连的第一翼顶板(22)、与第三侧板顶端相连的顶盖板Ⅱ(23)、与第四侧板顶端相连的第二翼顶板(24);所述底板(30)包括与第一侧板底端相连的主底板Ⅰ(31)、与第二侧板底端相连的第一翼底板(32)、与第三侧板底端相连的主底板Ⅱ(33)、与第四侧板底端相连的第二翼底板(34);所述顶盖板Ⅰ(21)和顶盖板Ⅱ(23)上分别设置有能撕开形成用于手提的孔(211、231)的切痕,所述顶盖板Ⅰ(21)和顶盖板Ⅱ(23)的上端边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称设置舌片(212、23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顶板(22)和第二翼顶板(24)对应于顶盖板Ⅱ(23)的舌片(232)分别设置有第一扇形孔(221)和第二扇形孔(241),所述顶板(10)通过舌片(232)与第一扇形孔(221)、第二扇形孔(241)相互锁扣封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献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