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春南专利>正文

水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5325 阅读:321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水猫是一种利用水淹法灭鼠的猫形灭鼠器具。它是利用老鼠喜食的饵料将老鼠逐步诱至淹鼠池上方一定高度,利用自由落体产生的惯性力,踩上陷鼠翻板后,通过淹鼠池水面入口处防冒头装置快速进入淹鼠池水底,从而达到悄无声息的、可连续灭鼠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而且经济实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灭鼠器具,尤其是涉及可以连续灭鼠的灭鼠器具。
技术介绍
老鼠的危害罄竹难书,人类为了灭鼠,采用了许多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有四种一是鼠笼诱捕;二是鼠夹或粘鼠板杀鼠;三是鼠药毒鼠;四是猫捉鼠。鼠夹鼠药在某些特定领域虽有不错的效果,但其不足和因此而产生的副作用也是众所周知的;鼠笼捕鼠尽管有一定的优势,但它最大的缺点是老鼠在被鼠笼关住后,能轻易向同伴发出警示信息, 使同伴不再涉险,而这种功能正是老鼠赖以延续生存而不被人类消灭的法宝;猫虽是老鼠的天敌,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猫已是养尊处优,不屑于再从事捕鼠工作,况且猫还有饲养的成本和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鼠笼诱捕功能又有猫的连续捉鼠能力的一种灭鼠器具,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惠。本技术的解决技术措施如下本技术主要是由诱鼠部分、陷鼠部分、灭鼠部分以活动方式对接组装而成的灭鼠器具,诱鼠部分有进鼠口、进鼠通道、出鼠口、饵料盒, 饵料盒的一面成斜面为进鼠通道的一部分,老鼠可经过其上方的出鼠口进入陷鼠部分;陷鼠部分置于灭鼠部分上方,包括防后退装置、自动回复翻板、翻板轴;灭鼠部分有淹鼠池、溢水处理装置和防冒头装置防冒头装置设在陷鼠部分与灭鼠部分之间,分为水面入口部分及水面其它部分,其中水面入口部分是可进不可退的防冒头装置;溢水处理装置为溢水池, 溢水池与淹鼠池相连,两者之间设有溢水口。本技术灭鼠步骤是饵料盒内装上老鼠喜食的饵料,诱使老鼠从猫爪上进入猫口,通过猫舌及饵料盒的倾斜网格面来到猫后脑顶部的出口,由于出口的两侧为两只猫耳所挡,出口的后方即前行中老鼠的背部又有防后退装置,再加上出口的边缘与猫背产生的高度距离所形成的空间恰好是老鼠以为进入饵料盒取食的最佳入口,因而毫无防备跳上猫背上的陷鼠自动回复翻板,踩上自动回复翻板,也就是老鼠踏上了不归路,因为自动回复翻板的下方就是猫肚的下半部分淹鼠池的水面入口,水面入口的防冒头装置将促使落水的老鼠快速进入水底。由于自动回复翻板与水面有足够的空间距离,老鼠踩上自动回复翻板到进入水底,只是瞬间动作,根本不给老鼠有向同伴报警的机会,从而实现了可悄无声息的连续灭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老鼠天敌猫的外形和相应部位巧妙利用而制作的灭鼠器具,将捕鼠灭鼠同时进行,使老鼠在意识到遇险时已无法向同伴示警,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可连续灭鼠,同时也避免了像鼠笼那样在捕到鼠后该如何灭鼠的尴尬;由于本技术采用的是水淹法灭鼠,因而可以忽略捕获的老鼠有将灭鼠器具咬坏而逃脱的可能,故可选用价格较低廉的塑料用作产品的制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三个主要组件;图5为本技术的水面入口部分防冒头装置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水面入口部分防冒头装置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饵料盒右视图;图8为本技术饵料盒主视图。附图中1.猫爪,2.猫口,3.猫舌,4.饵料盒,5.出口,51.防后退装置,6.猫耳, 7.自动回复翻板,71.翻板轴,8.自动回复翻板,81.翻板轴,9.防冒头装置,10.防冒头装置,101.防冒头装置轴,11.防冒头装置挡板,12.防冒头装置,13.水面拦鼠网格,14.水面拦鼠网格转轴,15.水面拦鼠网格提手,16.淹鼠池,17.溢水池,18.溢水口,19.移动时把手处,20.斜形挡板,21.水表面线,22.水底面线,23. A、B连接处接头,24. A、C连接处接头, 25. B、C连接处接头。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一(见图1-图4)所述的水猫其整体外形为一只左右对称、匍匐于地的猫形状,进鼠口猫口 2枕在猫爪1上,猫舌3连接于猫口 2与饵料盒4的底部稍下方,饵料盒4的顶部为猫脑的后顶部设置为出口 5,出口 5的两侧中部是猫耳6,出口 5的后边是防后退装置51 ;猫背为陷鼠部分,有自动回复翻板7和自动回复翻板8 ;猫肚为灭鼠所需的淹鼠池16以及溢水池17、溢水口 18所在处;饵料盒4顶部与自动回复翻板7产生一定高度距离,自动翻板7与淹鼠池16水面的距离大于自动回复翻板7的翻板轴71到下翻一边的距离。具体实施例二 (见图5-图6)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不同点在于所述的淹鼠池16水面入口处防冒头装置为防冒头装置9、防冒头装置10、防冒头装置12以及防冒头装置轴101和防冒头装置挡板11组成。其它和具体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中,防冒头装置 9和防冒头装置12为弹性的梳齿状塑料片组,左右两组对称成漏斗形排列,其中防冒头装置9的斗口部分分别固定于翻板轴71两侧,斗底部分置于淹鼠池16水面入口的水表面线 21中间处;防冒头装置12的斗口部分固定于防冒头装置轴101稍下方,斗底置于淹鼠池16 水面入水口的水里面。防冒头装置10采用的是单个的顶部尖锐、底部可套于防冒头装置轴 101上的双排对称梳形组,其中两只防冒头装置轴101分设于淹鼠池16水面入口处两侧水表面线21稍上方,两组顶部尖锐端相靠拢,置于淹鼠池16水面入口处水表面线21稍下方的水里面,防冒头装置挡板11紧靠防冒头装置轴101上方。如此设置的作用是防冒头装置9可将陷鼠部分下来的老鼠导入防冒头装置10的顶部尖锐端,并阻止老鼠在入水口水面逗留;防冒头装置10和防冒头装置挡板11可使老鼠尽快入水,并杜绝落水后的老鼠再有露头的可能;防冒头装置12可阻止落水后的老鼠堵塞入水口。具体实施例三(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二不同点在于所述的陷鼠部分为自动回复翻板7和自动回复翻板8两组组成,自动回复翻板7是由对称的两块相同又各有翻板轴71的两块翻板组成,处在出口 5的下方,并与出口 5产生一定高度距离;自动回复翻板8为前后依猫背倾斜设置,宽度略小于两翻板轴71之间的长度。其它和具体实施例一、二相同。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尽量减少受力面,使再小的老鼠也能将自动回复翻板7 踩翻。具体实施例四(见图1、图四)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二和三不同点在于所述的水猫主要由塑料制品的A、B、C三部分组成,B部分为主体,A、C两部分挂靠在B部分,中间有A、B连接处接头23、A、C连接处接头24、B、C连接处接头25连接固定,B的底部受力点设有方便移动的移动时把手处19。其它和具体实施例一、二和三相同。这样的设置利于产品制作同时又方便灭鼠操作。具体实施例五(见图七-图八)本实施例和具体实施例一、二、三和四不同点在于所述的饵料盒4的一面采用倾斜的金属网格设置。其它和具体实施例一、二、三和四相同。这样设置的作用是倾斜的金属网格既是饵料盒4的一面,同时又是鼠道,对行走其上的老鼠产生更真实的诱惑,但又无法咬噬,从而增大了灭鼠成功的可能。具体实施例六(见图1、图4)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二、三、四和五不同点在于所述的淹鼠池16水面非入口处设置有水面拦鼠网格13,水面拦鼠网格转轴14,水面拦鼠网格提手15。其它和具体实施例一、二、三和四、五相同。这样设置的作用同样是使落入水中的老鼠无法冒头到水面,同时便于灭鼠的后期操作。具体实施例七(见图1、图四)本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二、三、四和五、六不同点在于所述的水面入水口、自动回复翻板的下方设置有斜形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猫是一种灭鼠器具,包括诱鼠、陷鼠、灭鼠三部分,其特征在于:诱鼠部分有进鼠口、进鼠通道、出鼠口、饵料盒,饵料盒的一面成斜面为进鼠通道的一部分,老鼠可经过其上方的出鼠口进入陷鼠部分;陷鼠部分置于灭鼠部分上方,包括防后退装置、自动回复翻板、翻板轴;灭鼠部分有淹鼠池、溢水处理装置和防冒头装置,防冒头装置设在陷鼠部分与灭鼠部分之间,分为水面入口部分及水面其它部分,其中水面入口部分是可进不可退的防冒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南
申请(专利权)人:吴春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08月23日 17:03
    你好我想购买你们这个产品。我的电话是13835163822!看到后尽快联系!急!!!!!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