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远朋专利>正文

方便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126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方便漏斗是涉及一种漏斗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适应多种瓶口大小不同容器的方便漏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圆台形筒和注入管,其结构要点所述的圆台形筒由至少三个短圆台筒组合而成;所述的短圆台筒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圈,两短圆台筒之间通过连接圈相连;所述的注入管由连接头和导管相连构成,所述的连接头同圆台形筒的最下端的短圆台筒的连接圈相配合;所述的注入管设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的注入管的导管直径均不相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作业;运输部,交通运输分部,开启或封闭瓶子、罐或类似的容器;液体的贮运大类,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瓶子、罐、罐头、 木桶、桶或类似容器的灌注液体或半液体或排空;漏斗小类,漏斗 组
;分类号为 B67C11/00。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漏斗结构的改进。技术背景现有漏斗的出口和入口的尺寸均为固定。使用时,经常受到瓶口大小的限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漏斗的技术对方便漏斗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2009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岳鹏飞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 CN201280424,中国专利号(ZL)为=200820078322. 8号的技术,名称是《漏斗》的技术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作为漏斗的技术方面,是一项很有价值的专利技术创造,它有效的解决了普通漏斗流速慢的问题,但是,还有许多不足它无法解决漏斗的出口和入口尺寸固定,无法适应瓶口大小不同的容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适应多种瓶口大小不同容器的方便漏斗。为达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圆台形筒和注入管,其结构要点所述的圆台形筒由至少三个短圆台筒组合而成;所述的短圆台筒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圈,两短圆台筒之间通过连接圈相连;所述的注入管由连接头和导管相连构成,所述的连接头同圆台形筒的最下端的短圆台筒的连接圈相配合;所述的注入管设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的注入管的导管直径均不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本技术的圆台形筒由至少三个短圆台筒组合而成;所述的短圆台筒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圈,两短圆台筒之间通过连接圈相连;所述的注入管由连接头和导管相连构成,所述的连接头同圆台形筒的最下端的短圆台筒的连接圈相配合;所述的注入管设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的注入管的导管直径均不相同。其构件少,所以说本技术结构简单。2、使用方便本技术组合后,使用方法同现有的漏斗使用方法完全相同,操作方法简单,使用方便。3、能适应多种瓶口大小不同的容器由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使用时,根据需要注入容器的瓶口大小,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注入管;另外,本技术的圆台形筒是由至少三个短圆台筒组合而成的,可根据注入流量的大小,选择开口尺寸合适的短圆台筒作为圆台形筒的最上层,所以说,本技术能适应多种瓶口大小不同的容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导管尺寸的注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另一种导管尺寸的注入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导管、2为注入管、3为连接头、4为连接圈、5为短圆台筒、6为圆台形筒。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圆台形筒6和注入管2,所述的圆台形筒6由至少三个短圆台筒5 组合而成;所述的短圆台筒5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圈4,两短圆台筒5之间通过连接圈4相连;所述的注入管2由连接头3和导管1相连构成,所述的连接头3同圆台形筒6 的最下端的短圆台筒5的连接圈4相配合;所述的注入管2设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的注入管2的导管1直径均不相同。所述的圆台形筒6和注入管2均由聚乙烯塑料制成;无毒无害。本技术可以用于油水转瓶,米面转瓶还可用于药片、珠子等颗粒物的收纳等, 并且可随本技术的形状配收纳盒,干净卫生,易于存放。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方便漏斗,包括圆台形筒(6)和注入管O),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台形筒(6)由至少三个短圆台筒( 组合而成;所述的短圆台筒(5)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圈G), 两短圆台筒(5)之间通过连接圈⑷相连;所述的注入管(2)由连接头(3)和导管⑴相连构成,所述的连接头(3)同圆台形筒(6)的最下端的短圆台筒(5)的连接圈(4)相配合; 所述的注入管( 设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的注入管O)的导管(1)直径均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台形筒(6)和注入管(2)均由聚乙烯塑料制成。专利摘要方便漏斗是涉及一种漏斗结构的改进。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适应多种瓶口大小不同容器的方便漏斗。本技术包括圆台形筒和注入管,其结构要点所述的圆台形筒由至少三个短圆台筒组合而成;所述的短圆台筒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圈,两短圆台筒之间通过连接圈相连;所述的注入管由连接头和导管相连构成,所述的连接头同圆台形筒的最下端的短圆台筒的连接圈相配合;所述的注入管设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的注入管的导管直径均不相同。文档编号B67C11/00GK202124473SQ201120178310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杨远朋, 白华, 赫东梅, 钱俊华 申请人:杨远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方便漏斗,包括圆台形筒(6)和注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台形筒(6)由至少三个短圆台筒(5)组合而成;所述的短圆台筒(5)的直径较小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圈(4),两短圆台筒(5)之间通过连接圈(4)相连;所述的注入管(2)由连接头(3)和导管(1)相连构成,所述的连接头(3)同圆台形筒(6)的最下端的短圆台筒(5)的连接圈(4)相配合;所述的注入管(2)设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的注入管(2)的导管(1)直径均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远朋钱俊华赫东梅白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远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