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波长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0813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波长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包括激光泵浦腔和太赫兹波参量振荡腔,其激光泵浦腔由全反镜、四分之一波片、电光调Q装置、偏振片、脉冲激光泵浦源模块、小孔光阑和激光器输出镜组成。太赫兹波参量振荡腔包括两个由直角棱镜、反射镜、在小孔光阑与激光器输出镜之间放置的MgO:LiNbO3晶体,和多半圆形输出镜组成的直角棱镜谐振腔,在MgO:LiNbO3晶体表面安放有两个硅棱镜阵列。在激光泵浦腔内来回振荡的泵浦光垂直入射于MgO:LiNbO3晶体,在两个直角棱镜谐振腔内分别激励产生两束振荡的斯托克斯光,以及两组四束太赫兹波,从硅棱镜阵列出射。可实现两组四束太赫兹波的连续调谐输出,且输出能量基本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赫兹波光电子学
,具体涉及一种多波长太赫兹波参量振荡O
技术介绍
处于0. I-IOTHz (ITHz = IO12Hz)范围内的电磁波——太赫兹波,是一个非常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电磁波辐射。凭借其所处频段特殊位置以及其低能性、高穿透性等特性,太赫兹波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中。然而,太赫兹波的产生和探测技术与十分成熟的微波、光学技术相比仍然十分落后,这就成为限制现代太赫兹技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制出性能优良的太赫兹波辐射源,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太赫兹波辐射源,可以产生具有高相干性、连续可调谐、单色性好的太赫兹波。与利用非线性差频方法产生太赫兹波辐射相比,它只需一个固定波长的泵浦源和一块价格相对低廉的非线性晶体(如LiNbO3晶体),并且非线性转换效率相对较高,频率调谐简单迅速,实验设备更为简单、结构更为紧凑、成本低,因此近十几年逐渐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目前,众多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分别对基于LiNbO3 晶体及其掺杂晶体MgO = LiNbO3晶体组成的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进行了详细而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并利用它们作为辐射源成功进行了很多的应用性研究,充分证明了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是一种性能优良、实用性很强的太赫兹波波辐射源。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是基于极性晶体(如LiNbO3晶体)的受激电磁耦子散射过程来实现太赫兹波辐射的,该散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前向拉曼散射过程。在该散射过程中, 其晶格振动模电磁耦子具有一定的空间角度色散特性,在满足泵浦光、斯托克斯光和太赫兹波三波非共线相位匹配条件情况下就可实现太赫兹波的连续调谐输出。基于此原理,目前常见的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通常采用一个平-平型谐振腔和外腔泵浦方式,利用角度调谐技术来实现单束太赫兹波的频率调谐,即通过在一个很小角度范围内连续转动放置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谐振腔的旋转平台,以改变入射泵浦光与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谐振腔腔轴夹角的方法,来实现单光束太赫兹波的相干窄线宽、连续调谐输出。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0910069519. 4),公开了一种双波长可调谐内腔太赫兹参量振荡器及其使用方法,所采用的腔型结构为平-平腔型,抗失谐性能较差,谐振腔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导致其失调,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所产生的双波长太赫兹波,如该专利中所述,一束是泵浦光与一阶斯托克斯光相互作用产生的太赫兹波,另一束是泵浦光与二阶斯托克斯光相互作用产生太赫兹波。然而,二阶斯托克斯光的输出能量要比一阶斯托克斯光的能量低至少1-2个数量级,从而导致该束太赫兹波输出功率比第一束太赫兹波的输出功率低很多,并且二阶斯托克斯光的产生,对第一束太赫兹波的产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0910063264. 0),公开了一种基于角锥棱镜谐振腔的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采用角锥棱镜作为斯托克斯光谐振腔的一个全反镜,不仅可提高了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的抗失谐性,并且只需旋转谐振腔输出镜就可以实现太赫兹波的调谐输出。然而,这种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只能输出单束太赫兹波,且角锥棱镜的“退偏效应”导致参量振荡的三波转换效率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失谐性能高,波长调谐方式简单迅速,并可同时实现两组四束输出能量基本相等、可连续调谐输出太赫兹波的多波长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多波长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包括激光泵浦腔和太赫兹波参量振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泵浦腔由全反镜、四分之一波片、电光调Q装置、起偏器、脉冲激光泵浦源模块、小孔光阑、激光器输出镜组成;其中,脉冲激光泵浦源模块由漫反射陶瓷聚光腔、 NdiYAG晶体棒和单个脉冲氙灯组成。所述的太赫兹波参量振荡腔包括在小孔光阑和激光器输出镜之间放置 MgO: LiNbO3晶体,在MgO: LiNbO3晶体上下表面分别安放有第一硅棱镜阵列和第二硅棱镜阵列;第一直角棱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一多半圆形输出镜,以及第二直角棱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二多半圆形输出镜,分别组成两个直角棱镜谐振腔。在激光泵浦腔内形成的来回振荡的泵浦光垂直入射于MgO = LiNbO^e0体,在两个直角棱镜谐振腔内分别激励产生振荡的两束斯托克斯光,以及两组四束太赫兹波,分别从第一硅棱镜阵列和第二硅棱镜阵列出射。所述Nd: YAG晶体棒6是两端平行抛光,并镀增透膜。所述的直角棱镜谐振腔是折叠腔型,且两个谐振腔腔轴与激光泵浦腔的腔轴成 1.5°夹角对称放置。所述第一、第二直角棱镜以其直角所对的斜面为通光面,且斜面上镀有增透膜。所述的MgO = LiNbO3晶体是按照X-Y-Z方式切割,两个通光面Y_Z面和侧面Χ_Ζ面都进行光学抛光,且在Y-Z面上镀泵浦光增透膜。所述的第一、第二硅棱镜阵列是由多个硅棱镜组成,每个硅棱镜的两个底角都为 40°,且硅棱镜的底面和两个斜面都进行光学抛光。所述的第一、第二输出镜为多半圆形,且可绕MgO = LiNbO3晶体Z轴方向旋转士 1°。本专利技术的多波长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与常见的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无需整体旋转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谐振腔,只需转动两个输出镜,就可实现两组四束太赫兹波的连续调谐输出,不仅调谐方法更为简单、迅捷,而且两组太赫兹波之间互不干扰,输出强度较高,且基本相同。2)激光泵浦腔内的泵浦光在一个振荡过程中的两个传播方向上都可以产生太赫兹波,这种对泵浦光的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太赫兹波的输出能量。此外,采用这种内腔式泵浦方式使得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可以有效利用腔内的高功率密度,降低了振荡阈值,提高了三波转换效率。3)所采用的直角棱镜谐振腔腔型结构,具有一定的自准直、抗失谐性能好等显著特点,使得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能在“干扰”条件下稳定运转。4)直角棱镜在一定情况下具有与角锥棱镜相似的全内反平行反射特性,但是直角棱镜对入射光并没有“退偏效应”,因此将其用于太赫兹波参量振荡这种具有偏振相关增益特性的非线性作用时,三波转换效率不会有明显的影响。5)由于直角棱镜具有一定的全内反平行反射和准相位共轭的特性,使得直角棱镜谐振腔能克服工作物质MgO = LiNbO^e0体内部因掺杂浓度不均勻所导致的折射率、密度、应力等不均勻性和参量增益非对称性所造成的增益分布不均勻,利用其“勻光效应”可对腔内增益进行重新分配,从而可改善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的运转特性。6)由于采用的是脉冲氙灯泵浦的激励源,所以该多波长太赫兹波发生装置成本低廉MTv 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多波长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晶体切割方式;图3是三波非共线相位匹配示意图;图4是硅棱镜切割方式示意图;图5是多半圆形输出镜示意图。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全反镜,2、四分之一波片,3、加压式电光调Q装置,4、偏振片,5、漫反射陶瓷聚焦腔,6、Nd:YAG晶体棒,7、脉冲氙灯,8、小孔光阑,9、泵浦光,10、第一全反镜,11、第二全反镜,12、第一直角棱镜,13、第二直角棱镜,14、MgOiLiNbO3晶体,15、第一硅棱镜阵列,16、第二硅棱镜阵列,17、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波长太赫兹波参量振荡器,包括激光泵浦腔和太赫兹波参量振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泵浦腔由全反镜(1)、四分之一波片(2)、电光调Q装置(3)、起偏器(4)、脉冲激光泵浦源模块、小孔光阑(8)、激光器输出镜(25)组成;所述的太赫兹波参量振荡腔包括在小孔光阑(8)和激光器输出镜(25)之间放置MgO:LiNbO3晶体(14),该MgO:LiNbO3晶体(14)两个表面分别安放有第一硅棱镜阵列(15)和第二硅棱镜阵列(16);第一直角棱镜(12)、第一反射镜(10)和第一输出镜(22),以及第二直角棱镜(13)、第二反射镜(11)和第二输出镜(24),分别组成两个直角棱镜谐振腔;在激光泵浦腔内形成的来回振荡的泵浦光(9)垂直入射于MgO:LiNbO3晶体(14),在两个直角棱镜谐振腔内分别激励产生振荡的两束斯托克斯光(21,23),以及四束太赫兹波(17,18,19,20),其中,两束太赫兹波(17、20)构成一组,另外两束太赫兹波(18、19)构成另一组,而两束太赫兹波(17,18)从第一硅棱镜阵列(15)出射,另外两束太赫兹波(19,20)从第二硅棱镜阵列(16)出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博任兆玉白晋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