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808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储水部抽上来的水W呈雾气状飞散的旋转体上设置了几个使外部气体在输送筒内旋转产生旋流状气流的清洗筒,使上述各清洗筒的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一致,同时使清洗筒之间连动,将最初输送到清洗筒的外部气体依次引导到各清洗筒内,作为含饱和的空气从最后的清洗筒排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气体处理装置,可使空气等气体与喷雾接触,提高气体的负离子浓度,去除气体中的杂菌、灰尘和恶臭成分等。
技术介绍
可以说城市空气中的负离子和阳离子的比率一般是相同的,众所周知置身于负离子浓度高的环境下,可获得恢复疲劳的效果、安神的效果、净化血液的效果、增强抵抗力的效果、调节神经的效果等医疗效果。为此,很早以来就有将空气导入形成雾状气氛的处理室内,使空气与雾接触,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升高后,再将空气排到处理室外的人为地提高负离子的浓度的装置(例如,1960年8月22日法国专利第1245534号说明书、特公平5-58755号、特公平7-62534号、特开平6-262023号、特开平8-66456号、专利第2570632号等)。这种装置利用了水滴破碎分裂成微细的颗粒(雾)时,提高空气中的离子浓度的现象。这种现象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体验,如河边、海边的浪击等自然现象中水被击碎所产生的水雾。从理论上,本世纪初诺贝尔物理学家P.Lenard博士发现并证实在水滴撞击金属板而分裂时,附近的空气中产生离子,分裂水滴的带电量总和比水滴最初的带电量多,空气中产生的离子电荷的总和和分离增加的水滴的带电量相等。即所谓的“雷那多效应”。很早以来人们就知道将外部气体引入生成雾气的处理室内,使外部气体与雾气接触,通过雾气捕捉清除气体中的杂菌、灰尘和恶臭成分后,将外部气体排到处理室外的技术,即湿式除尘装置(例如,特开昭52-58274号、特开昭56-16042号、特开昭56-119434号、特开昭57-44897号、特开昭58-84019号、特开昭62-61615号、特开平8-89739号)。众所周知,气体处理手段即如上所述是将外部气体引入产生雾气的处理室内,使外部气体与雾气接触,提高气体的负离子浓度,去除杂菌、灰尘和恶臭成分等之后,再将已处理的外部气体排到处理室外。如前所述通过使外部气体与雾气的接触提高气体的负离子浓度,就能够去除杂菌、灰尘恶臭成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气体处理装置的具有外部气体导入口和排出口的处理室内设置雾气发生装置,从导入口向排出口输送空气。这时,必须使雾气充分与外部气体接触,处理室必须具有足够的容积,所以,与导入口至排出口的路径狭窄的一般空调装置不同,得不到足够的静压。为此,空气的输送能力很低不能去除杂菌、灰尘恶臭成分等,同时负离子浓度升高的空气不能充分地从气体处理装置过渡到室内。再者,作为雾气生成手段,除了利用喷嘴高压喷射的水撞击撞击板的方法之外,一般采用使水呈雾状飞散的旋转体的方法。而后者的雾颗粒易产生偏差,影响负离子发生的效果和捕捉杂菌、灰尘恶臭成分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传统技术问题的气体处理装置,可使空气等气体与喷雾接触,提高气体的负离子浓度,去除气体中的杂菌、灰尘和恶臭成分。本专利技术气体处理装置其特点在于;在使储水部分抽上来的水呈雾状飞散的旋转体部分设置几个使外部气体在输送筒内旋转产生旋流状气流的清洗筒,使上述各清洗筒中的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一致,同时使清洗筒之间连动,将输送到最初的清洗筒的外部气体依次导入各清洗筒,作为含雾气的饱和空气从最后的清洗筒中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气体处理装置的局部切口侧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气体处理装置旋转体的局部切口侧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气体处理装置模拟清洗筒之间关系的斜视图。符号的说明7A(7B)旋转体9 连通路10第1清洗筒 11 导入口12 第2清洗筒13 排出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按照附图说明该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图1中的符号1表示气体处理装置的机箱,该机箱内设置了旋转体5A(5B)在内部旋转的清洗筒10、12,机箱下面作为旋转体下部分浸在水W中的储水部分。该实施例中采用了上部直径增大的旋转体5A(5B),具体地说采用了去掉下部,上部直径不增大的反锥形筒。旋转体5A(5B)的下部浸在水中旋转,沿外周并朝上依次形成水膜同时获得飞散的作用。即固体旋转体5A(5B)的下面浸在水中,与水接触可获得湿润性,接触的水由旋转体表面的吸水线旋上,这时,旋转体5A(5B)上部的直径增大,利用旋转的离心力在旋转体的外周面呈放射状均匀扩散,结果形成向上的薄膜。形成的向上的水膜因离心力而向周围飞散,然后,依次形成薄膜,产生旋转体吸水并使之飞散的现象。另外,旋转体5A(5B)的周围呈筒状配置水及空气能够通过撞击体7A(7B)。旋转体5A(5B)旋转飞散的水撞击撞击体7A(7B)而飞散形成雾气。撞击体7A(7B)采用网状滤筛。例如,也可以按极小的间隔将数个垂直立柱呈圆筒形排列。撞击体7A(7B)自旋转体5A(5B)的上方卷绕在伸出的突缘状突出安装座6A(6B)的外周并呈圆筒状配置(参照图2)。上述旋转体5A(5B)插入从气体处理装置的机箱1底部突出在储水部分的吸水以上轮毂2A上并能自如旋转,同时固定在插进上述轮毂内的马达3A(3B)的旋转轴4A.(4B)上,靠马达驱动旋转。这种情况下,旋转体5A和5B必须向同方向旋转。图中的符号8A(8B)与上述旋转体4A(4B)为罗纹连接,是固定旋转体5A(5B)和旋转轴的带有螺母的盖体。在该实施例中配置了第1清洗筒10和第2清洗筒12两个清洗筒,各筒内部装有前述旋转体5A、5B。各清洗筒的上部有顶,开口下方浸在储水部储存的水W中,构成内部密封的空间。第1清洗筒10和第2清洗筒12通过连通路9侧面局部连接(参照图3)。图中的符号11是第1清洗筒10顶部开口的外部气体导入口,符号13是第2清洗筒12顶部开口的外部气体的排出口,由适当的送风机构将外部气体输送到外部气体导入口10。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气体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1)由第1清洗筒10上部导入的外部气体自旋转体5A的周围向直径方向飞散,同时随着向旋转方向飞散的水滴呈旋流状旋转。结果在清洗筒内形成含阴离子的雾气,同时利用雾气捕捉空气中的灰尘和恶臭成分。(2)导入的空气通过旋流状旋转静压升高,在第1清洗筒10的旋转体和具有同方向旋转的旋转体5B的第2清洗筒12内,通过连通路9嵌合。这样可进一步增加静压而风量不减少,经处理的外部气体作为含雾气的饱和空气从第2清洗筒排到外部。(3)在第2清洗筒12内,也可实现与第1清洗筒10内相同的产生阴离子捕捉灰尘和恶臭成分的作用。由于2次生成雾气,可减少颗粒的不均匀稳定地生成阴离子,进而捕捉在第1清洗筒内未捕捉干净的灰尘和恶臭成分。该实施例中,在第2清洗筒12内的上部设有空气可通过的圆筒状撞击体14,阻止颗粒直径超过规定的雾气从排出口13排出。再者,该实施例中有两个清洗筒,清洗筒也可是几个,根据本申请人的实验,呈三角形设置3个清洗筒时,更有利于负离子的生成。利用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处理,第一,可使输送进来的外部气体呈旋流状旋转通过第1清洗筒依次送入第2清洗筒,所以,经处理的空气保持高的静压而排出,含负离子的空气流动到房间的各个部分,以实现无死区净化。第二,经第1清洗筒处理过的外部气体在第2清洗筒中进一步处理,可补偿雾气颗粒的偏差,获得稳定的负离子发生效果,并提高了捕捉杂菌、灰尘和恶臭成分的效果,特别是明显提高了除臭效果。第三,与前述理由相同,空气两次与雾气接触可获得将近100%的饱和空气。权利要求1.一种气体处理装置,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甲田裕茂黑田计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发英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