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新领专利>正文

高密螺旋滴漏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82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密螺旋滴漏除尘器,其特点是:在筒体(5)内除设有喷淋装置外还设有螺纹贝壳过滤装置、叶轮旋转装置、多层小滴漏斗(4)与大滴漏斗(7)组成的滴漏装置、洒水互补装置等。本装置具有抗高浓度烟尘除尘功能,对湿度大、易结露、易粘附、腐蚀性强的各种除尘,均可达到高密除尘作用,适用范围广。同时具有操作、维护简单方便,对由小滴漏斗、大滴漏斗组成的滴漏系统及螺纹贝壳过滤装置,除正常磨损外,终身无需维修;本装置能达到多层次除尘作用,完全避免了灰尘重新二次飞扬,这样使除尘效率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是一种高密螺旋滴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除尘器重点是利用水喷淋与水雾除尘,利用灰尘与筒体直接碰撞法除尘。其存在的问题是烟尘进入筒体内直接通过水淋装置后排出,由于筒体内除喷淋装置外,没有其它任何直接碰撞装置,烟尘进入筒体内速度快除尘时间短,再加上工作系统与进烟的流量不成比例,除尘器出气量是进气量的2-3倍,因此,无法保证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让烟尘经筒体内所设有的多道设施周旋、碰撞后,最终使所排放的气体实现达标的,能显著提高除尘效果的除尘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含在筒体下配有锥体筒,在锥体筒下面设有污水出口,进口设在筒体上部的侧面,出气口设在筒体下的锥体筒侧面上;在筒体的侧面配有进水管,在进水管上设有压力水进口;配与筒体体内的喷淋管道,通过法兰盘接头与进水管相连通,在圆环形喷淋管道上设有喷淋水龙头组成喷淋装置,在筒体的侧面设有检修门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筒体内顶部设有喷淋装置下设有螺纹贝壳过滤装置,在螺纹贝壳过滤装置下,又配有一层喷淋装置;在筒体体外上面配有电机,电机通过动力输送装置,带动固定在筒体体内中心轴上的叶轮旋转,叶轮位于下一层喷淋装置下;在下一层喷淋装置与叶轮之间依次设有一对由小滴漏斗在上、大滴漏斗在下组成的滴漏装置,小滴漏斗的锥顶向上,锥顶固定在叶轮轴的轴套上,大滴漏斗呈圆台状,大滴漏斗锥顶向下,大滴漏斗的周边固定在筒体内侧面上;在筒体其叶轮下至筒体底部内孔中心轴线上配有洒水管,洒水管的上端伸出筒体外与进水管相连通,洒水管的下端口封闭,在洒水管的管壁体上设有若干个洒水孔;在叶轮下依次设有大滴漏斗、小滴漏斗、大滴漏斗、小滴漏斗……,直至筒体底部配有数只由大滴漏斗、小滴漏斗组成的滴漏装置,其小滴漏斗的锥顶向上,锥顶固定在洒水管的管体外周,大滴漏斗锥顶向下,大滴漏斗的周边固定在筒体内侧面上;在其中一只小滴漏斗除锥顶固定在洒水管的管体外周外,其底部的外周边上设有数个连接块,通过连接块将小滴漏斗底部的外周固定在筒体的内侧面上,使洒水管的管体支撑在筒体的孔中心轴线上;在筒体下端的锥体筒内设有空心圆台形滴漏斗,漏斗的锥顶向下,滴漏斗的上口外周固定在筒体内的底侧面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本装置的由小滴漏斗、大滴漏斗组成的滴漏系统及螺纹贝壳过滤装置,除正常磨损外,终身无需维修;2、除尘器对湿度大、易结露、易粘附、腐蚀性强的各种除尘,均可达到高密除尘作用;3、本装置所设的过滤装置、喷淋装置、洒水互补装置、复合滴漏系统与气体压缩工作设备,能达到多层次除尘作用,完全避免了灰尘重新上扬;4、本装置具有抗高浓度烟尘、抗高温、抗爆等功能,适用范围广。同时具有操作、维护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面图。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筒体5下配有锥体筒26,在锥体筒26下面设有污水出口1,在筒体5的侧面配有进水管24,在进水管24上设有压力水进口16,配与筒体5体内的圆环形喷淋管道9,通过法兰盘22接头与进水管24相连通,在圆环形喷淋管道9上设有喷淋水龙头17组成喷淋装置,在筒体5的侧面设有检修门14,进口10设在筒体5上部的侧面,出气口2设在筒体5下的锥体筒26侧面上;在筒体5内的顶部设有喷淋装置,在喷淋装置下设有螺纹贝壳过滤装置,螺纹贝壳过滤装置是由在筒体5体内配一层滤网15,在滤网15上放置一层螺纹贝壳18组成,在螺纹贝壳过滤装置下,又配有一层喷淋装置。在筒体5体外上面配有电机13,电机13上配有主动轮21,在筒体5体内顶面中心孔内固定有轴套11的上端,在轴套11内配有叶轮轴27,叶轮轴27的下端配有叶轮8,叶轮轴27上部配在轴承座19内的轴承孔内,叶轮轴27上端固定有被动轮20,在主动轮21与被动轮20之间配有三角带12驱动叶轮8旋转,叶轮8位于下一层喷淋装置下;在下一层喷淋装置与叶轮8之间依次设有一对由小滴漏斗4在上、大滴漏斗7在下组成的滴漏装置,小滴漏斗4的锥顶向上,锥顶固定在叶轮轴的轴套11上,大滴漏斗7呈空心圆台状,大滴漏斗7锥顶向下,大滴漏斗7的周边固定在筒体5内侧面上;在筒体5其叶轮8下至筒体5底部内孔中心轴线上配有洒水管6,洒水管6的上端伸出筒体5外与进水管24相连通,洒水管6的下端口封闭,在洒水管6的管壁体上设有若干个洒水孔23;在叶轮8下依次设有大滴漏斗7、小滴漏斗4……,直至筒体5底部配有数只由大滴漏斗7、小滴漏斗4组成的滴漏装置,其小滴漏斗4的锥顶固定在洒水管6的管体外周,大滴漏斗7的周边固定在筒体5内侧面上;在其中一只小滴漏斗4除锥顶固定在洒水管6的管体外周外,其底部的外周边上设有圆周等分的4个连接块25,通过连接块25将小滴漏斗4底部的外周固定在筒体5的内侧面上,使洒水管6的管体支撑在筒体5的孔中心轴线上;在筒体5下端的锥体筒26内设有空心圆台形滴漏斗3,漏斗3的锥顶向下,滴漏斗3的上口外周固定在筒体5内的底侧面上。第二实施例将出气口2设在筒体5上部的侧面,进口10设在筒体5下的锥体筒26的侧面上;在筒体5内上下配有5层喷淋装置,在每层喷淋装置下设有螺纹贝壳过滤装置;在每层螺纹贝壳过滤装置的筒体5上,相对应地设有检修门14。喷淋装置与筒体5侧面进水管24的连通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三实施例筒体5内在顶部喷淋装置下的中心轴线上设有洒水管6,洒水管6的上端伸出筒体5外与进水管24相连通,洒水管6的下端伸至筒体5的底部并将下口封闭,在洒水管6的管体上设有若干个洒水孔23;在筒体5的上下依次配有数只小滴漏斗4、大滴漏斗7、小滴漏斗4、大滴漏斗7……组成的滴漏装置,其小滴漏斗4的锥顶固定在洒水管6的管体外周,大滴漏斗7的周边固定在筒体5内侧面上;在其中一只小滴漏斗4除锥顶固定在洒水管6的管体外周外,其底部的外周边上设有4个在圆周上等分的连接块25,通过连接块25将小滴漏斗4底部的外周固定在筒体5的内侧面上,使洒水管6的管体支撑在筒体5的孔中心轴线上。出气口2、进口10与筒体5连接位置,及喷淋装置与筒体5侧面进水管24相连通等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综上所述,筒体5外形可以是方形、圆形、椭圆形及其它任意形状。螺纹贝壳过滤装置、小滴漏斗4、大滴漏斗7组成的滴漏装置及洒水管6,可配在筒体5内上下任意位置或单独重复使用上述其任一装置,均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之内。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在出气口2引风机的作用下,充满烟尘浓烟从除尘器的进口10进入筒体5内除尘。第一次除尘在筒体5内顶部喷淋系统的作用下,使部分灰尘转换成泥浆,泥浆、烟尘下落在螺纹贝壳18与滤网15组成的过滤装置上,由于螺纹贝壳具有气体穿透快,灰尘粘性高,具有结露粘尘的功能,因此,当气体穿透与泥浆的重力作用下,落在螺纹贝壳过滤装置上时,螺纹贝壳过滤装置起到滴漏交叉除尘作用;第二次除尘再经喷淋系统的作用下,当烟尘与泥浆继续下落,经小滴漏斗4、大滴漏斗7组成的滴漏装置的两次碰撞后滴到正在旋转的叶轮8上,使灰尘、泥浆受到旋转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向四周撒出,达到又一次除尘的作用,同时受叶轮8产生上升气流的作用向上扬起烟尘、泥浆、水花,悬浮在螺旋浆叶轮以上,在筒体5内起到对烟尘多次循环喷淋转换成泥浆的过程,实现进一步除尘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密螺旋滴漏除尘器,含在筒体(5)下配有锥体筒(26),在锥体筒(26)下面设有污水出口(1),进口(10)设在筒体(5)上部的侧面,出气口(2)设在筒体(5)下的锥体筒(26)侧面上;在筒体(5)的侧面配有进水管(24),在进水管(24)上设有压力水进口(16);配与筒体(5)体内的喷淋管道(9),通过法兰盘(22)接头与进水管(24)相连通,在圆环形喷淋管道(9)上设有喷淋水龙头(17)组成喷淋装置,在筒体(5)的侧面设有检修门(1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筒体(5)内顶部设有喷淋装置下设有螺纹贝壳过滤装置,在螺纹贝壳过滤装置下,又配有一层喷淋装置;在筒体(5)体外上面配有电机(13),电机(13)通过动力输送装置,带动固定在筒体(5)体内中心轴上的叶轮(8)旋转,叶轮(8)位于下一层喷淋装置下;在下一层喷淋装置与叶轮(8)之间依次设有一对由小滴漏斗(4)在上、大滴漏斗(7)在下组成的滴漏装置,小滴漏斗(4)的锥顶向上,锥顶固定在叶轮轴的轴套(11)上,大滴漏斗(7)呈空心圆台状,大滴漏斗(7)锥顶向下,大滴漏斗(7)的周边固定在筒体(5)内侧面上;在筒体(5)其叶轮(8)下至筒体(5)底部内孔中心轴线上配有洒水管(6),洒水管(6)的上端伸出筒体(5)外与进水管(24)相连通,洒水管(6)的下端口封闭,在洒水管(6)的管壁体上设有若干个洒水孔(23);在叶轮(8)下依次设有大滴漏斗(7)、小滴漏斗(4)、大滴漏斗(7)、小滴漏斗(4)……,直至筒体(5)底部配有数只由大滴漏斗(7)、小滴漏斗(4)组成的滴漏装置,其小滴漏斗(4)的锥顶向上,锥顶固定在洒水管(6)的管体外周,大滴漏斗(7)锥顶向下,大滴漏斗(7)的周边固定在筒体(5)内侧面上;在其中一只小滴漏斗(4)除锥顶固定在洒水管(6)的管体外周外,其底部的外周边上设有数个连接块(25),通过连接块(25)将小滴漏斗(4)底部的外周固定在筒体(5)的内侧面上,使洒水管(6)的管体支撑在筒体(5)的孔中心轴线上;在筒体(5)下端的锥体筒(26)内设有圆台形滴漏斗(3),漏斗(3)的锥顶向下,滴漏斗(3)的上口外周固定在筒体(5)内的底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新领
申请(专利权)人:倪新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