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器装置及使用其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7845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过滤器装置及使用了该空气过滤器装置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在利用旋转刷的旋转来捕捉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空气过滤器装置中,通过强化空气过滤器的刚性来避免尘埃除去性能的降低及不均。在具备空气吸入用的开口部的基体构件上安装有第一空气过滤器和清扫部,该清扫部具体而言为自行式清扫部,该清扫部具有在刮取附着在第一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同时在第一空气过滤器的上风侧表面部移动的旋转刷。另外,为了抑制因旋转刷的按压力而引起的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变形,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周边框部及将过滤器面划分成多个的框架部由其它构件支承。例如,将基体构件作为其它构件,在基体构件上形成有开口部及跨该开口部的框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过滤器装置及使用了该空气过滤器装置的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尤其涉及具备自行式清扫部的空气过滤器装置中的空气过滤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通常使用冷却空气来冷却光源灯、光阀等光学系统设备。另外,使用设备外空气作为冷却空气,在外装壳体的一面上设有用于将设备外空气取入到设备内的空气吸入口。然而,若作为冷却空气而被取入的空气中含有尘埃,则尘埃附着在液晶面板等光学系统设备的表面而导致影像的质量降低。因此,在空气吸入口通常设有用于捕捉空气中的尘埃的空气过滤器,利用该空气过滤器来捕捉空气中的尘埃。然而,安装于空气吸入口的空气过滤器若长期使用,则会发生孔眼堵塞。另外,在空气过滤器发生孔眼堵塞的情况下,产生如下问题空气吸入口的通风阻力增加而向光学系统设备取入的冷却空气量不足,光源灯、液晶面板等光学系统设备的冷却能力降低。因此,不得不频繁地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清扫以防孔眼堵塞。然而,通过手动作业进行该清扫很麻烦。尤其在将该空气过滤器用于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由于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以各种姿态设置,因此根据设置位置及设置状态的不同,存在作业变得繁杂的情况。因此,近年来,开发出如下技术,即,通过具备自动地清扫空气过滤器的空气过滤器装置,从而减轻了空气过滤器的更换、清扫等维护。作为一例,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该技术将能够自动地清扫预滤器的过滤器单元以从外部可拆下的方式设置在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空气吸入口(在专利文献1中为外部气体的取入口)。该过滤器单元包括安装成清扫时在空气吸入面上沿固定方向移动的预滤器;用于使预滤器移动的驱动机械单元;配置成从上风侧和下风侧将预滤器夹入的、用于除去尘埃的刷子;用于捕获微小尘埃的第二空气过滤器。此外,在该过滤器单元中,刷子安装成以其长度方向与预滤器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式在预滤器的移动区域的中央部从两面将空气过滤器夹入。另外,自动地捕捉被空气过滤器捕捉到的尘埃的空气过滤器装置也作为空气调节器用而被开发。其理由在于,空气调节器中的空气过滤器也会因长期使用而发生孔眼堵塞, 因此当空气过滤器发生孔眼堵塞时,产生如下问题空气吸入口的通风阻力增加,因吸入空气量的降低而无法发挥正常的空气调节能力。因此,对空气调节器的空气过滤器而言,也不得不频繁地进行清扫以防孔眼堵塞。然而,通过手动作业进行空气调节器中的空气过滤器的清扫也很麻烦,因此与所述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的情况同样地使空气过滤器的清扫自动化。专利文献2为其中一例。专利文献2的空气调节器具备尘埃除去机构,该尘埃除去机构具备除去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旋转刷(旋转清扫体)、贮存被旋转刷除去的尘埃的集尘箱以及电动机等。并且,该尘埃除去机构在空气过滤器的上风侧表面上下移动的同时利用旋转刷除去附着在空气过滤器的上游侧表面的尘埃。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6502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_拟837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1中,由于必须在将预滤器的表面相对于固定在过滤器单元的中央部的刷子擦蹭的同时使预滤器移动,因此存在预滤器的收纳空间变大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不像专利文献1那样使空气过滤器移动,而使具备旋转刷、 集尘箱、电动机等的尘埃除去机构在空气过滤器的上风侧表面部沿上下方向移动,因此,与专利文献1相比,具有空气过滤器的收纳空间小就足矣这样的优点。然而,在该专利文献2 中,存在如下问题。S卩,在专利文献2中,由于通过旋转刷在旋转的同时按压空气过滤器面来除去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因此存在空气过滤器向按压力作用的方向退避而发生变形的可能性。需要说明的是,在空气过滤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无法从旋转刷对空气过滤器作用充分的按压力,因此旋转刷的尘埃除去性能降低。另外,由于空气过滤器的变形在中央部变大而在周边部变小,因此该尘埃除去性能在空气过滤器的中央部与周边部产生不均。因此, 在像专利文献2那样采用从旋转刷对空气过滤器面施加按压力的尘埃除去机构的情况下, 需要考虑强化空气过滤器的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课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利用旋转刷的旋转来捕捉附着在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空气过滤器装置中,通过强化空气过滤器的刚性来避免尘埃除去性能的降低及不均。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过滤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空气过滤器,其捕捉吸入空气中的尘埃;基体构件,其具备空气吸入用的开口部,并且在该开口部的上风侧且在该开口部的周围的框部安装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清扫部,其以清扫时在第一空气过滤器的上风侧表面部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基体构件上,该清扫部包括旋转刷,该旋转刷在通过旋转而刮取附着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同时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的上风侧表面上移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具有周边框部和将过滤器面划分成多个部分的框架部,并且,该第一空气过滤器通过所述周边框部及框架部与下风侧的其它构件抵接而被支承,从而与从所述旋转刷向所述过滤器面作用的按压力相对。根据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过滤器装置,通过清扫部所包括的旋转刷在第一空气过滤器的上风侧表面部移动,由此能够除去附着在第一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从而,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使第一空气过滤器在基体构件上移动,因此第一空气过滤器的收纳空间变小。另外,旋转刷构成为在通过旋转而刮取附着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同时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的上风侧表面上移动,因此从第一空气过滤器除去尘埃的尘埃除去效率得以提高。另外,由于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周边框部及框架部与其它构件抵接而被支承,从而与从旋转刷向所述过滤面作用的按压力相对,因此抑制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变形量。S卩,当第一空气过滤器承受旋转刷的按压力时,第一空气过滤器的框架部与其它构件接触,因此,作为维持与旋转刷的按压力相对的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刚性的构件的强度, 在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强度的基础上加有其它构件的强度,因此抑制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变形量。另外,通过抑制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变形量,由此第一空气过滤器相对于旋转刷的按压力的反作用力变大,发挥期望的清扫性能。此外,为了增大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刚性,虽然考虑过通过增大第一空气过滤器的框架部的厚度或在框架部上设置肋等方法来提高强度,但在采用上述方法的情况下,厚度方向的尺寸变大,并且成为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优选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中,所述周边框部、所述框架部、捕捉尘埃的过滤材料部通过树脂材料一体成形。也可以与框架部和周边框部不同体地形成过滤材料部, 但与这种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刚性。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基体构件上形成有跨所述开口部的框架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构成为,将该基体构件作为其它构件,该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周边框部及框架部被所述基体构件中的所述开口部的框部及跨所述开口部的框架部支承。若这样构成,则由于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周边框部及框架部被所述基体构件的框部及框架部支承,因此抑制第一空气过滤器的变形量。另外,在这样构成的空气过滤器装置中,优选在所述基体构件的开口部形成的框架部的壁厚与形成该开口部的开口部周边的框部的壁厚大致相同。若这样构成,则由于框架部的壁厚不比开口部周边的框部的壁厚大,因此不会因在基体构件上形成框架部而导致基体构件的空气流动方向上的尺寸变大。从而,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过所述周边框部及框架部与下风侧的其它构件抵接而被支承,从而与从所述旋转刷向所述过滤器面作用的按压力相对。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基体构件上,该清扫部包括旋转刷,该旋转刷在通过旋转而刮取附着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上的尘埃的同时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的上风侧表面上移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具有周边框部和将过滤器面划分成多个部分的框架部,并且,该第一空气过滤器通1.一种空气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空气过滤器,其捕捉吸入空气中的尘埃;基体构件,其具备空气吸入用的开口部,并且在该开口部的上风侧且在该开口部的周围的框部安装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清扫部,其以清扫时在第一空气过滤器的上风侧表面部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畑阳介宫永明有冈庆治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