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766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边过滤边再生,也可以进行间歇式再生的膜过滤装置,包括原液罐、原液泵、膜组件和净液罐,原液罐通过原液泵与膜组件的入口连接,膜组件的出口与净液罐连接,在膜组件的入口处连接有加球槽,在膜组件的出口处连接有球液分离器,加球槽通过输球泵与球液分离器连接,球液分离器的另一端与原液罐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过滤能力,降低能耗,延长膜元件的过滤周期和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它是一种具有极大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膜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膜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膜过滤的研究和使用已有多年,从事膜过滤元件研究、生产的机构或企业以及使用这些元件组合生产膜过滤机的制造企业也很多。膜过滤元件的技术发展很快,膜过滤元件的价格也大大降低,但膜过滤机技术却没有太大的进展,主要由于现有技术所生产的设备,不能充分发挥膜过滤元件的性能,无法最大限度提高过滤能力、延长膜过滤元件连续工作时间和使用寿命,从而无法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使得膜过滤的使用范围不能进一步扩大。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现有技术对膜元件的再生没有取得技术上的突破。现在大多数膜过滤装置采用的是反冲洗再生方法,其工作流程如下,见图2原液自原液罐1由原液泵4输入膜组件2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净液进入净液罐3,经过膜组件2的原液被浓缩后返回原液罐1;膜组件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附着在过滤面上固相杂质逐渐增多,过滤速度越来越慢,必须停止过滤,进行反冲再生处理;反冲洗泵9从净液罐抽取小部分净液打入膜组件的净液腔,反向通过膜过滤面,将附着在膜滤面上固相杂质冲离过滤面,经浓缩液管进入原液罐,膜过滤面得到再生,可以进行下一周期的过滤操作。这种周期性反冲洗再生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使用了部分净液作为反冲洗液,这部分液体还要进行再次过滤处理,从而降低了整机处理能力,增加了能耗;如使用其它液体作为反冲洗液,在反冲前要么将膜组件内的液体排空,要么将膜组件中的液体反冲洗液混合,造成物料浪费;在反冲洗液操作完成后,还必须将膜组件内的液体排放干净,才能进行下一周期的过滤操作,减少了有效工作时间,使整机效率下降;2、在一个过滤周期中,附着在过滤面上的固相杂质被逐渐压实有一部分被挤入过滤微孔内,这是不能被完全反冲出来的,膜组件的过滤能力随之降低,随着失去过滤作用的微孔的增多,这些过滤微孔将被完全堵塞,失去了过滤作用,整个膜元件最终将会报废;3、膜组件的寿命取决于原液固相杂质含量、反冲洗过程的技术参数、整体设计水平等等。对于固相杂质含量较多的原液,必须缩短过滤周期,增加反冲洗次数才能维持过滤操作,这时膜元件的寿命将大大缩短。总之,膜过滤的反冲洗再生方法,降低了膜组件的工作效率,增加了能耗,减少膜组件的寿命,限制了膜过滤的使用范围。有许多必须用膜过滤提高过滤精度的物料,由于杂质较多,膜元件寿命太短,不能直接使用膜过滤,使得膜过滤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边过滤边再生,也可以进行间歇式再生的膜过滤装置,本专利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膜过滤的连续工作时间和单位时间的过滤能力;延长膜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并可用于一些过去想使用膜过滤装置来提高过滤效果、降低过滤成本,但由于现有膜过滤技术不能达到目的或使用效果不好的场合,扩大了膜过滤装置的使用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膜过滤装置,包括原液罐、膜组件、净液罐和原液泵,原液罐通过原液泵与膜组件的入口连接,膜组件的一个出口与净液罐连接,其特征是在膜组件的入口处连接有加球槽,在膜组件的另一出口处连接有球液分离器,加球槽通过输球泵与球液分离器连接,球液分离器的另一端与原液罐连接。本专利技术中,膜组件可由一个膜组件或多个膜组件组成,球液分离器、输球泵和加球槽也可根据需要采用一组或多组。当采用两个膜组件时,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的出口均与净液罐连接,第一膜组件的另一出口与第二膜组件的入口相连接,在第一膜组件的入口处连接有加球槽;在第二膜组件的出口处连接有球液分离器,第二膜组件的出口通过球液分离器、输球泵和加球槽与第一膜组件的入口连接。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新的无机膜过滤再生方法,在膜组件过滤过程同时,随原液一起打入一定数量的再生球,用再生球对过滤面进行清洁,这样膜过滤装置就能边过滤边再生,也可以进行间歇式再生,因而能大幅度提高膜过滤装置的连续工作时间和单位时间的过滤能力;延长膜过滤元件的寿命;同时扩大了膜过滤装置的使用范围,可用于一些过去想使用膜过滤装置来提高过滤效果、降低过滤成本,而现有膜过滤技术不能达到目的或使用效果不好的场合。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膜过滤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见图1过滤前在加球槽装入适量的再生球,原液自原液罐由原液泵输入膜组件进行过滤,同时输球泵将加球槽内的再生球打入原液管道,和原液一起进入膜元件;再生球在原液通道内被挤压变形对通道壁即过滤面产生一定挤压力,在再生球被原液推动向前的同时,就对过滤面有了清洁作用;再生球前面的原液通过过滤面产生的少量的、还没有完全附着在过滤面上的固相杂质被吸附在再生球上或被再生球向前推赶,和再生球一起通过原液通道离开膜组件;在膜组件的浓缩液出口处,装有球液分离器,让浓缩的原液返回原液罐,再生球则在球液分离器内清洗后进入输球泵,重新被打入膜组件;过滤后的净液进入净液罐。本专利技术采用膜过滤的再生球再生方法克服了原有再生方法的诸多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具以下优点1、边过滤边再生,增加了膜过滤机的有效工作时间,可以在相长的时间内连续工作;2、不再大量使用净液或其它液体进行反冲,净液可以全部作为成品使用,没有了排空反冲液的时间,提高整机的过滤能力、效率,并降低了能耗;3、由于是边过滤边再生,因而固相杂质不能附着在过滤面上,再生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再生方法,膜元件过滤能力的下降被大幅度延缓,进一步提高了膜元件单位时间的过滤量,提高了过滤效率;4、没有了固相杂质被压实在过滤面的过程,过滤面部分微孔被堵塞的情况大大减少,膜元件的寿命被有效延长,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5、采用边过滤边再生方法,固相杂质不附着在过滤面上,使采用再生球再生方法的膜过滤可以处理固相杂质含量较多的,用反冲洗法不能处理的原液,扩大了膜过滤装置的使用范围。综上所述,膜过滤的再生球再生法是一个全新的、更有效的再生方法,膜过滤装置采用这种再生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膜过滤装置的过滤能力,降低能能耗,延长膜元件的过滤周期和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扩大了膜过滤装置的使用范围。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膜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前膜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膜过滤装置,包括原液罐1、膜组件2、净液罐3和原液泵4,原液罐1通过原液泵4与膜组件2的入口连接,膜组件2的一个出口与净液罐3连接,在膜组件2的入口处连接有加球槽5,在膜组件2的另一出口处连接有球液分离器7,加球槽5通过输球泵6与球液分离器7连接,球液分离器7的另一端与原液罐1连接。工作时,首先在加球槽5装入适量的再生球,再生球可以是胶球。原液自原液罐1由原液泵4输入膜组件2进行过滤,同时输球泵6将加球槽5内的再生球打入原液管道,和原液一起进入膜元件2;再生球在原液通道内被挤压变形对通道壁即过滤面产生一定挤压力,在再生球被原液推动向前的同时,就对过滤面有了清洁作用;再生球前面的原液通过过滤面产生的少量的、还没有完全附着在过滤面上的固相杂质被吸附在再生球上或被再生球向前推赶,和再生球一起通过原液通道离开膜组件2;在膜组件2的浓缩液出口处,装有球液分离器7,让浓缩的原液返回原液罐1,再生球则在球液分离器7内清洗后进入输球泵6,重新被打入膜组件2;过滤后的净液进入净液罐3,完成一轮过滤。实施例2另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过滤装置,包括原液罐(1)、膜组件(2)、净液罐(3)和原液泵(4),原液罐(1)通过原液泵(4)与膜组件(2)的入口连接,膜组件(2)的一个出口与净液罐(3)连接,其特征是:在膜组件(2)的入口处连接有加球槽(5),在膜组件(2)的另一出口处连接有球液分离器(7),加球槽(5)通过输球泵(6)与球液分离器(7)连接,球液分离器(7)的另一端与原液罐(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姚华
申请(专利权)人:高邮市铸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