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无级调节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531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无级调节扳手,属于手动工具,现有活动扳手调节慢、操作不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个长形的手柄,该手柄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多边形孔;一螺旋驱动杆,其呈杆状并在其上设有螺旋结构,其可转动地轴向定位于手柄上,其轴向与手柄的长度方向一致;一推钮,其可沿手柄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安装在手柄上并与螺旋驱动杆的螺旋结构配合来驱动螺旋驱动杆转动;与多边形孔对应并由螺旋驱动杆通过传动螺纹驱动的调整滑块,调整滑块可沿手柄的长度方向伸缩地装配在手柄上,调整滑块的前端面与对应的多边形孔的孔壁之间构成夹持张口。该扳手夹持张口的张开、缩小的方向与推钮的移动方向一致,便于操作,调节快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手动工具,具体是一种快速无级调节扳手
技术介绍
可调节的扳手如活动扳手等,使用时拨动拨轮来改变其夹持张口尺寸以适用于旋拧相应规格的螺栓、螺母,而且预先调整的夹持张口往往不能与螺栓、螺母完全匹配,要么夹持张口偏小难以将螺栓、螺母置入夹持张口,要么夹持张口偏大导致不能旋拧螺栓、螺母或者损坏螺栓、螺母的六角头平面,虽然可以先将扳手的夹持张口套在螺栓或者螺母的六角头上再拨动拨轮直至夹持张口完全抱紧螺栓、螺母,但是此过程较慢,且调整过程中往往因扳手的移位导致前功尽弃,而且,拨轮的旋向与夹持张口的张开、缩小的方向不一致,会造成误操作,如此等等造成现有活动扳手调节慢、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活动扳手调节慢、操作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无级调节扳手。为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快速无级调节扳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一个长形的手柄,该手柄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多边形孔;一螺旋驱动杆,其呈杆状并在其上设有螺旋结构,其可转动地轴向定位于所述的手柄上,其轴向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一致;—推钮,其可沿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的手柄上并与所述螺旋驱动杆的螺旋结构配合来驱动所述的螺旋驱动杆转动;与所述的多边形孔对应并由所述的螺旋驱动杆通过传动螺纹驱动的调整滑块,所述的调整滑块可沿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伸缩地装配在所述的手柄上,所述调整滑块的前端面与对应的多边形孔的孔壁之间构成夹持张口。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传动螺纹由分别设于所述的调整滑块上和与所述的调整滑块对应的与所述螺旋驱动杆的端部装配的传动件上的外螺纹、内螺纹构成。进一步的, 所述的传动件具有轴颈,所述的手柄上设有支撑部,所述的轴颈安置在所述的支撑部上实现所述螺旋驱动杆在所述的手柄上的转动和轴向定位。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传动螺纹由分别设于所述的调整滑块上和所述螺旋驱动杆的端部上的外螺纹、内螺纹构成。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手柄上设有支撑部,所述的螺旋驱动杆通过轴颈安置在所述的支撑部上实现其在所述的手柄上的转动和轴向定位。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手柄包括柄体和紧固在柄体上的盖板,所述的盖板上具有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一致的长形孔,所述长形孔的两边缘形成轨道,所述的推钮装配在所述的长形孔内并与所述的轨道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的推钮包括推持部和安装在所述推持部上的用于与所述螺旋驱动杆的螺旋结构配合的驱动部,所述的驱动部上设有位于所述轨道内侧的限位部,所述的推持部位于所述轨道的外侧。所述的柄体上设有用于安置所述的螺旋驱动杆的容纳空间,所述的盖板盖设所述的容纳空间。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螺旋结构为螺旋槽,所述的推钮上设有推柱,所述的推柱位于所述的螺旋槽内实现所述的推钮对所述螺旋驱动杆的驱动。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螺旋结构为螺旋凸楞,所述的推钮上设有推柱,所述的推柱分别位于所述螺旋凸楞的两侧实现所述的推钮对所述螺旋驱动杆的驱动。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调整滑块呈棱柱状,所述的手柄内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棱柱槽,所述的调整滑块位于对应的棱柱槽内实现其沿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伸缩。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手柄的设有多边形孔的端部具有底平面,所述底平面的外侧向上倾斜,所述调整滑块的前端面及对应的多边形孔的孔壁与它们所在手柄该端的底平面垂直。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调整滑块的前端面为一个平面,所述的与该前端面对应的多边形孔具有一个与该平面平行的孔壁。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调整滑块的前端面为两个形成夹角的平面,所述的与该前端面对应的多边形孔具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的两个平面平行的孔壁,且该两个孔壁形成夹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推钮实现夹持张口的变化,而且推钮的移动方向可与调整滑块的伸缩方向一致,从而保证夹持张口的张开、缩小的方向与推钮的移动方向一致,便于操作;使用时先将扳手的夹持张口套在螺栓或者螺母的六角头上可一次推动推钮直至夹持张口完全抱紧螺栓、螺母,调节快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图5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柄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B-B向剖视图。图6是图3的左视图。图7是图3的C-C向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D-D向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一调整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E-E向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推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左视图。图14是图12的后视图。图15是图12的F-F向剖视图。图16是本技术螺旋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G-G向剖视图。图20是图16的左视放大图。图18是本技术另一调整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的H-H向剖视图。图21是技术调整滑块的前端面与对应的多边形孔的孔壁之间构成另一结构形式的夹持张口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手柄,11-柄体,12-盖板,13-支撑部,Ia-多边形孔,Ib-多边形孔的孔壁, Ic-多边形孔,Id-多边形孔的孔壁,Ie-长形孔,If-轨道,Ig-容纳空间,Ih-棱柱槽,Ij-底平面,Ik-底平面;2-螺旋驱动杆,2a-螺旋结构,2b_方柱;3-推钮,31-推持部,32-驱动部,3a-限位部,3b-推柱;4-调整滑块,4a-调整滑块的内螺纹,4b-调整滑块前端面;5-调整滑块,5a-调整滑块的内螺纹,5b_调整滑块前端面;6-夹持张口 ;7-夹持张口 ;8-传动件,8a-轴颈,8b_外螺纹,8c-方孔;α-调整滑块的前端面为两个形成夹角,β-孔壁形成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快速无级调节扳手,如图1、2、5所示,其包括一个长形的手柄1,该手柄1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多边形孔(图示为两个端部均设多边形孔,可分别称之为多边形孔Ia和多边形孔lc,为了能够适用于较宽规格范围的螺栓、螺母,两个多边形孔的规格可不同,显然的,可以仅在一个端部设多边形孔);一螺旋驱动杆2 (参见图16_17、23),其呈杆状并在其上设有螺旋结构加,其可转动地轴向定位于手柄1上,其轴向与手柄1的长度方向一致,因此其可在手柄1上转动;一推钮3 (参见图12-15),其可沿手柄1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安装在手柄1上并与螺旋驱动杆2的螺旋结构加配合来驱动螺旋驱动杆2转动;与多边形孔la、lc对应并由螺旋驱动杆2通过传动螺纹驱动的调整滑块(参见图 10-11、18-19,调整滑块为两个,分别标号为4、5,为了能够适用于较宽规格范围的螺栓、螺母,两个调整滑块的规格分别适应于对应的多边形孔,当仅在手柄的一个端部设多边形孔时,调整滑块为一个即可),调整滑块可沿手柄的长度方向伸缩地装配在手柄上,调整滑块的前端面4b、5b (朝向手柄外端方向的端面)与对应的多边形孔的孔壁lb、ld之间构成夹持张口(图示夹持张口为两个,分别标号为6、7,鉴于对应的多边形孔和调整滑块的规格,夹持张口 6、夹持张口 7的工作范围可有所不同)。该结构的快速无级调节扳手,使用时手握手柄1,用手指推动或者拉动推钮3在手柄1上滑动,即可驱动螺旋驱动杆2转动,并进一步通过传动螺纹驱动调整滑块4、5伸缩来调整夹持张口 6、7的大小,便于操作,调节快速。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速无级调节扳手,其特征是包括:一个长形的手柄(1),该手柄(1)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多边形孔(1a、1c);一螺旋驱动杆(2),其呈杆状并在其上设有螺旋结构(2a),其可转动地轴向定位于所述的手柄(1)上,其轴向与所述手柄(1)的长度方向一致;一推钮(3),其可沿所述手柄(1)的长度方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的手柄(1)上并与所述螺旋驱动杆(2)的螺旋结构(2a)配合来驱动所述的螺旋驱动杆(2)转动;与所述的多边形孔(1a、1c)对应并由所述的螺旋驱动杆(2)通过传动螺纹驱动的调整滑块(4、5),所述的调整滑块(4、5)可沿所述手柄(1)的长度方向伸缩地装配在所述的手柄(1)上,所述调整滑块(4、5)的前端面(4b、5b)与对应的多边形孔(1a、1c)的孔壁(1b、1d)之间构成夹持张口(6、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闻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