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RFID功能的超声诊断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386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RFID功能的超声诊断仪器,包括换能器和超声诊断模块,换能器接收来自超声诊断模块的控制信号,并将采集到的诊断信息上传给超声诊断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RFID接收模块,RFID接收模块接收来自RFID标签的射频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上传给超声诊断模块。在预先对RFID标签进行写入的情况下,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反复校对,使得识别信息能够准确写入,确保重新从RFID标签读出的准确性;在对被测对象进行检测(诊断)时,在诊断的同时读取被测对象的识别信息,无需花较多的时间进行繁琐的录入操作,使得检测过程更加流畅,大大提高具备RFID功能的超声诊断仪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声诊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备RFID功能的超声诊断仪器
技术介绍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fcidio Frequency Identif ication,RFID),或称射频识别技术,是从二十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一套RFID识别系统,通常包括RFID标签、RFID接收器和RFID发射器;对于RFID标签,通过RFID发射器,以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作为载体(即是发射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预先对代表被测对象(包括人体、 动物或其它物体)的序列号进行调制、编码,并写入到RFID标签中;而RFID接收器,接收 RFID标签发出的射频信号,对其进行解码,还原出相应的代表被测对象的序列号,即是通过 RFID接收器,读取RFID标签,获得被测对象的信息,从而识别被测对象。RFID发射器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 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许多优点。根据RFID标签工作频率的不同,通常可分为低频(30kHz 300kHz)、中频 (3MHz 30MHz)和高频系统(300MHz 3GHz)。RFID识别系统的常见工作频率有低频 125kHz、134. 2kHz,中频 13. 56MHz,高频 860MHz 930MHz、2. 45GHz、5. 8GHz 等。低频系统特点是RFID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较少,阅读距离较短,阅读天线方向性不强等,主要用于短距离、低成本的应用中;中频系统则用于需传送大量数据的应用系统;高频系统的特点是电子RFID标签及阅读器成本均较高,RFID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较大,阅读距离较远(可达十几米),适应物体高速运动,性能好。目前的超声诊断仪器,一般只具备采集被测对象的诊断信息的功能,对于被测对象的种类、名称或其它基本特征等识别信息,则需要采用键盘的方式进行手工录入,手工录入比较繁琐,而且对于超声诊断仪器的利用率降低,导致整体的工作效率低,在检测现场进行手工录入还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RFID功能的超声诊断仪器,这种具备 RFID功能的超声诊断仪器能够准确读取被测对象的识别信息,并且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RFID功能的超声诊断仪器,包括换能器和超声诊断模块,换能器接收来自超声诊断模块的控制信号,并将采集到的诊断信息上传给超声诊断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RFID接收模块,RFID接收模块接收来自RFID标签的射频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上传给超声诊断模块。上述超声诊断模块对换能器发出控制信号(电信号),并收集来自换能器的诊断信息和来自RFID接收模块的识别信息(射频信号经解码后得到识别信息),将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综合为一条完整的记录,同时对诊断信息进行分析和作相应的处理。上述换能器将超声诊断模块传来的控制信号(电信号)转换为超声波发射到被测对象,并将被测对象返回的超声波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信号传输方式(非超声波)传输到超声诊断模块,提供相关诊断信息,以便超声诊断模块进行诊断信息的收集、管理、分析和处理。上述RFID接收模块接收来自RFID标签的射频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并上传给超声诊断模块。上述换能器与超声诊断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式可以采用有线传输,也可以采用无线传输;RFID接收器与超声诊断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方式可以采用有线传输,也可以采用无线传输。工作原理预先将被测对象的识别信息(种类、名称或其它基本特征等)写入 RFID标签中,并由被测对象携带;当被测对象携带RFID标签经过具备RFID功能的超声诊断仪器时,换能器发出超声波,并接收返回的超声波,转换为电信号,作为被测对象的诊断信息上传给超声诊断模块;RFID接收器则接收被测对象上RFID标签发出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作为被测对象的识别信息上传给超声诊断模块;超声诊断模块接收诊断信息和识别信息,将两者合并为一条完整的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对诊断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在预先对RFID标签进行写入的情况下,时间比较充裕,而且环境轻松,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反复校对,使得识别信息能够准确写入,确保重新从RFID标签读出的准确性;对于同一类被测对象,其识别信息大体相同,均有较小的区别,可以成批复制,并按顺序稍作修改,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对被测对象进行检测(诊断)时,在诊断的同时读取被测对象的识别信息,无需花较多的时间进行繁琐的录入操作,使得检测过程更加流畅,大大提高具备RFID功能的超声诊断仪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还包括RFID发射模块,RFID发射模块接收来自超声诊断模块的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对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进行调制、编码,然后发射相应的射频信号,将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写入到RFID标签中。在被测对象检测完毕后,将被测对象的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写入到RFID标签中,RFID标签中就存有关于被测对象的完整记录,在下次读取RFID标签时,就能够获得被测对象之前的诊断信息。对于被测对象为材料、部件或其它物品尤为简单,只要读取RFID标签就可以。而对于被测对象为人体、动物、植物等,在读取RFID标签时,就能够获得被测对象的病史,以方便与当前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作出更为准确的诊断,这在研究人体、动物的遗传史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增加RFID发射模块的情况下,上述RFID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解调、解码后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纯的识别信息,二是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这只要在超声诊断模块中加以区分,并分别收集就可以。一般情况下,对于某个被测对象的检测,是先获取被测对象的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在检测即将结束,再将识别信息写入RFID标签中,因此,RFID发射模块可以均接收来自超声诊断模块的诊断信息,并将诊断信息写入到相应识别信息的RFID标签中,但为了避免发生对应上的错误,确保写入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写入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最为准确。当然,如果对于只读的RFID标签,则只能读取RFID标签中的相关fe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RFID接收模块设于换能器中。将RFID接收模块设于换能器中(即超声诊断仪器的探头中),移动换能器靠近被检测对象,RFID接收模块也就很方便地靠近被检测对象,这样一方面减少电磁干扰,确保读取识别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由于RFID接收模块靠近被检测对象,因此,RFID接收模块的接收天线能够做得很小,这又确保将RFID接收模块设置在换能器中后,换能器的体积变化不大,便于携带、 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RFID接收模块和RFID发射模块均设于换能器中。将RFID接收模块和RFID发射模块均设于换能器中(即超声诊断仪器的探头中),移动换能器靠近被检测对象,RFID接收模块和RFID发射模块也就很方便地靠近被检测对象,这样一方面减少电磁干扰,确保写入、读取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由于RFID接收模块和RFID发射模块靠近被检测对象,因此,RFID接收模块和RFID发射模块的接收、发射天线能够做得很小,这又确保将RFID接收模块和RFID发射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RFID功能的超声诊断仪器,包括换能器和超声诊断模块,换能器接收来自超声诊断模块的控制信号,并将采集到的诊断信息上传给超声诊断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RFID接收模块,RFID接收模块接收来自RFID标签的射频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上传给超声诊断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仪器,其特征是:还包括RFID发射模块,RFID发射模块接收来自超声诊断模块的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对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进行调制、编码,然后发射相应的射频信号,将识别信息和诊断信息写入到RFID标签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诊断仪器,其特征是:所述RFID接收模块设于换能器中。4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诊断仪器,其特征是:所述RFID接收模块和RFID发射模块均设于换能器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鹏陈亚沛李德来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