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2695 阅读:7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通用机箱,包括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为长方形,其左侧与右侧向上折弯构成两个侧边,在U型底座上设置功能部件装配区域,在另外两个边缘上设置前边框与后边框,所述的通用机箱还包括前面板与后面板,所述的前面板与后面板分别设置在前边框与后边框上,所述的通用机箱还包括机箱盖,所述的机箱盖包括箱盖与簧片,所述的前面板粘贴在前边框上,所述的后面板通过螺钉与后边框连接,所述的前面板为透明塑料板,在其表面设置底面丝印,所述的指示灯包括LED灯、灯座、灯板,LED灯通过灯座与灯板连接,所述灯座至少设置四个,灯板通过螺钉与U型底座连接,所述开关采用揿压式电源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机箱的前后面板与前后边框设置为分离结构,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的选取,从而增加了机箱的适用范围;且机箱设计紧凑,规划合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产品的1U、2U、…、5U规格的通用机箱,属于电气制造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民用电气产品的迅猛发展,对1U、2U、…、5U规格机箱的产品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市场的1U、2U、…、5U规格的机箱类产品都是依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定制,具体的说,是依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对面板及机箱内部的结构进行定制,一旦客户的产品发生改变,则制作的机箱由于结构不一致便无法使用。特别是在客户产品品种多、产量不大的情况下,由于更换结构便需要更换模具,这样一来生产成本剧增,且在生产管理上存在诸多不便。因此开发一种通用机箱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市场1U、2U、…、5U机箱类产品用机箱的通用性、标准化存在的严重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价比高、可靠性好、同级别通用性强的通用机箱。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通用机箱,包括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为长方形,其左侧与右侧向上折弯构成两个侧边,在U型底座上设置功能部件装配区域,在另外两个边缘上设置前边框与后边框,所述的通用机箱还包括前面板与后面板,所述的前面板与后面板分别设置在前边框与后边框上。所述的侧边上设置有内凹搭接头,在所述内凹搭接头处铆接螺母,所述的前边框与后边框上设置通孔,其位置与内凹搭接头上螺母的位置相对应,在前边框的顶端设置限位折弯,在所述侧边中部设置楔型折弯。所述的功能部件装配区域包括电源装配区域、元件装配区域、指示灯及开关装配区域,在所述的装配区域内设置压铆螺柱或压铆螺钉。所述的通用机箱还包括机箱盖,所述的机箱盖包括箱盖与簧片,所述簧片设置在机箱盖的前侧与左右两侧,所述机箱盖的后侧设置折弯。所述的簧片的位置与大小与前面板设置的限位折弯及侧边设置的楔形折弯相对应。所述的前面板粘贴在前边框上,所述的后面板通过螺钉与后边框连接,所述的前面板为透明塑料板,在其表面设置底面丝印。所述的指示灯包括LED灯、灯座、灯板,LED灯通过灯座与灯板连接,所述灯座至少设置四个,灯板通过螺钉与U型底座连接,所述开关采用揿压式电源开关。本技术中所述机箱的前后面板与前后边框设置为分离结构,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的选取,从而增加了机箱的适用范围;且机箱设计紧凑,规划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U型底座结构示意图;图2为前边框结构示意图;图3为前边框结构俯视图;图4为前面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后边框结构示意图;图6为后面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机箱盖结构示意图;图8为揿压式电源开关结构示意图图9为指示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首先根据机柜安装尺寸,确定机箱长度优选440mm,宽度优选320mm,高度选用标准高度尺寸44mm、88mm、132mm、176mm、220mm。本技术以IU通用机箱作为例子加以说明,图1为分离式U形底座总体结构示意图,所述U型底座该结构能有效保证箱体刚性与制造工艺的通用性。底座前后边框装配位置分别压铆四个M3x6螺钉,在底座的左右做折弯并构成机箱两端主面以及与前后边框装配的内凹搭接头。在内凹搭接头内表面压铆上相同的四组共十六个螺母,同时在左右折弯中间段分别设计三个楔形折弯,用作机箱盖的定位与压紧。在底座内部的右方为电源装配区域1,设计有四个M3x6压铆螺钉。不同规格的电源通过与一个通用的转接板4装配后,再与这四个螺钉装配,然后用螺母压紧。底座内部的左上方为电路板等器件的装配区域2,设计十六个规则排布的M3压铆螺柱,供不同产品进行电路板等器件设计时安装尺寸的选择。在底座前边框装配区域的右部(靠近前边框电源开关装配位置),设计两个M3压铆螺柱,用作产品运行指示灯部件的装配区域3。本技术的结构同时适用于1U、2U、…、5U规格的机箱,由于机箱长度与宽度相对固定,因此机箱盖可完全共用,而且很多内部件也可实现互换。图2、图5分别为前、后边框结构示意图。前后边框正面设计1. 2mm深度的沉台面, 底面设计与底座压铆螺钉配合的装配孔,两端面设计与底座左右折弯配合的搭接及装配沉头过孔。同时,前边框正面右方设计电源开关按扭部件装配孔与M2规格内安装压铆螺柱, 上端面设计与机箱盖配合的限位折弯;后边框沉台面的左、右上角各开一个Φ4. 5的通孔,上边缘位置左、右对称压铆两个M3螺母,下边缘开有四个后面板装配卡槽。通过M3x5 的沉头螺钉、M3螺母,实现底座与前后边框组合。图4、图6分别为前、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前、后面板为是机箱的可替换件。前面板用透明塑料板材,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制作不同底面丝印并留出指示灯透光区,在底面附双面胶,与前边框采用粘贴的装配方式,此设计既可提高产品档次又降低该件的制造成本。后面板装配在后边框上,按其与后边框装配孔、槽的对应位置,在左、右上角压铆M3x6螺钉,上边缘开两个螺钉装配过孔,下边缘做4个卡脚。后面板装配时先将下边缘卡脚斜插入后边框卡槽中,装配到位后从机箱内侧在左、右上角压铆的2个M3x6螺钉上装上螺母拧紧即可。通过更换前后面板本技术可以实现同规格级、多品种机箱产品机箱的共用, 不同产品只需做前后面板的变更或更换。同时由于不同产品前后面板的不同,又可体现不同产品的特点。图7为机箱盖结构示意图。机箱盖由箱盖与前、侧卡簧片构成。在箱盖的左、前、 右方分别压铆3组共9个M3x4螺钉,分别装配2个侧卡簧片,1个前卡簧片,并用M3螺母压紧;在机箱盖的后方直边段做相对适宜的小宽度垂直折弯,并在折弯面上开与后边框压铆螺母装配的螺钉沉头过孔。机箱盖与机箱的装配为从后向前的滑装式,滑装行程约为机箱总宽的1/6。滑装到位后,在机箱盖后端折弯面的螺孔内装入M3x5沉头螺钉拧紧即可。图8为揿压式电源开关结构示意图,电源开关部件由开关8-1、开关板8-2、弹簧 8-3、导柱、导套8-4、按键帽8-5组成。导套8-4装配于前边框上并通过两个导柱压紧;按键帽8-5通过两个导向孔装于导柱上;弹簧8-3套装在按键帽8-5的止口上用作按键帽8-5 复位;开关8-1先固定于开关板8-2上,再将开关板8-2与两个导柱装配,用螺母压紧。图9为指示灯结构示意图。指示灯隐藏于前面板后,指示灯部件由LED灯9-1、标准灯座9-2、灯板9-3组成。灯座9-2将LED灯9_1与灯板9_3连接固定,同时起到集中光源的作用。灯板上开有四个灯座装配孔,可同时设置最多四盏LED灯作为指示灯。当指示灯多于四盏时,只需要修改灯板开孔设计即可。本技术中所述灯板利用M3x5的螺钉装配于U形底座所对应压铆螺柱上。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范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参照实施范例对本技术进行的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如果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机箱,包括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为长方形,其左侧与右侧向上折弯构成两个侧边,在U型底座上设置功能部件装配区域,在另外两个边缘上设置前边框与后边框,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用机箱还包括前面板与后面板,所述的前面板与后面板分别设置在前边框与后边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机箱,包括U型底座,所述U型底座为长方形,其左侧与右侧向上折弯构成两个侧边,在U型底座上设置功能部件装配区域,在另外两个边缘上设置前边框与后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用机箱还包括前面板与后面板,所述的前面板与后面板分别设置在前边框与后边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怀文张靖宇姚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