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体能恢复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1042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下肢体能恢复舱,包括机架、密封舱、移动座椅和电气控制系统,机架上设置有真空泵或风机以及暖风机;密封舱上设置有开口大小可以调节的软帘密封门,电气控制系统与暖风机以及真空泵或风机的控制电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实现密封舱内中药熏蒸功能的蒸汽机,该蒸汽机的蒸汽输出管路与密封舱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体能恢复舱有效地实现了负压-大气压相交替的环境与中药熏蒸环境的有机结合;在加快运输代谢产物的同时,也使其处于一个下肢血管扩张、新陈代谢加快、温通血脉、消肿止痛、消除疲劳的中药熏蒸状态,对消除训练带给运动员的疲劳和快速恢复运动员的体能有明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肢体能恢复舱,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将负压血管扩张技术与中药熏蒸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下肢体能恢复舱。
技术介绍
下体负压是研究血液动力学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无创性生理学研究方法,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负压封闭治疗技术由苏联、德国和美国创伤外科专家提出并很快应用在临床治疗中。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对化脓的感染创面进行引流,能显著地降低创面的细菌负荷,明显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另外,也有用此技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性功能障碍等病例的报道。近几年德国利用该技术原理研制出了一种体能再生系统,主要应用在竞技训练中和康复治疗中。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下体负压定量改变下体的血容量和血流分布,从而加快促进运动所产生的血乳酸和肌酸激酶的代谢,使运动员的体能得到快速恢复。目前德国研制的该系统由于价格较为昂贵,且功能单一,在我国只应用于极个别的国家级运动队。熏蒸疗法属于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利用煮沸后产生的气雾通过预先配制好的中药进行熏蒸,药力携热力直接作用于所熏部位,达到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的新陈代谢、温通血脉、消肿止痛,最后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体能恢复舱,包括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的机架(1)、固定于机架一端的密封舱(2)、设置于机架另一端的移动座椅(3)以及电气控制系统,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使密封舱(2)成负压状态的真空泵或风机(4)以及用于对密封舱进行干燥的暖风机(6);密封舱上设置有与人体相配合的且开口大小可以调节的软帘密封门(12),所述电气控制系统与暖风机以及真空泵或风机的控制电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实现密封舱(2)内中药熏蒸功能的蒸汽机(5),该蒸汽机的蒸汽输出管路与密封舱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平范玉存刘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动之美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