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7064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配合热收缩机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框架、从支撑框架外框部向下延伸的若干支撑脚及并排设置于支撑框架框体内的一系列棍轮,支撑框架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坡度,棍轮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内末端处的至少一支阻尼棍及转动设置于支撑框架内的至少一支滚动棍,并于支撑框架外靠近阻尼棍处加设有储物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却装置延长了经热收缩后产品的输送时间,使得产品能够完全冷却,保证产品不变形,让操作工免受高温之苦,而且,加设在支撑框架外的储物平台,还可以防止产品因拿取不及时而掉到地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辅助配合热收缩机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热收缩机是利用热收缩膜在受热状态下,原分子之间不规则的排列发生了变化, 在红外线等热辐射下,塑料分子重新紧密排列,从而使原有面积大大缩小,紧附于产品表面达到包装目的。通常情况下,热收缩后的产品未经完全冷却,就必须由操作工抱走,这样容易烫伤操作工,并造成产品变形;若拿取不及时,还会掉到地上摔坏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装置,用于辅助配合热收缩机,能够延长产品的冷却时间,并防止产品掉到地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框架、从支撑框架外框部向下延伸的若干支撑脚及并排设置于支撑框架框体内的一系列棍轮,支撑框架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坡度,棍轮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内末端处的至少一支阻尼棍及转动设置于支撑框架内的至少一支滚动棍,而且阻尼棍的数量少于滚动棍的数量,并于支撑框架外靠近阻尼棍处加设有储物平台。本技术冷却装置延长了经热收缩后产品的输送时间,使得产品能够完全冷却,保证产品不变形,让操作工免受高温之苦,而且,加设在支撑框架外的储物平台,还可以防止产品因拿取不及时而掉到地上。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冷却装置辅助配合热收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框架;2-支撑脚;3-棍轮;31-阻尼棍;32-滚动棍;4_储物平台。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冷却装置,包括中间镂空的支撑框架1及从支撑框架1外框部向下延伸的若干支撑脚2,该等支撑脚2自左向右长度逐渐变长而使得支撑框架1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坡度。支撑框架1的框体内并排设置有一系列棍轮3,该等棍轮3 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1内末端处的至少一支阻尼棍31及转动设置于支撑框架1内的至少一支滚动棍32,而且,阻尼棍31的数量少于滚动棍32的数量。支撑框架1外靠近阻尼棍31处加设有储物平台4。图2所示为本技术冷却装置辅助配合热收缩机的结构示意图,产品经过热收缩包装后,借助支撑框架1与地面形成的斜坡,经由滚动棍32向下滑行,当产品滑行至阻尼棍31上时,由于阻尼棍31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1内,因此会对产品产生阻力,使产品的滑行速度减慢,并最终使产品停留在储物平台4上。综上所述,在热收缩机上配备本技术冷却装置后,延长了产品的输送时间,使得产品能够完全冷却,保证产品不变形,让操作工免受高温之苦,而且,加设在支撑框架1 外的储物平台4,还可以防止产品因拿取不及时而掉到地上。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从支撑框架外框部向下延伸的若干支撑脚及并排设置于支撑框架框体内的一系列棍轮,所述支撑框架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坡度, 所述棍轮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内末端处的至少一支阻尼棍及转动设置于支撑框架内的至少一支滚动棍,所述阻尼棍的数量少于滚动棍的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外靠近阻尼棍处加设有储物平台。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配合热收缩机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框架、从支撑框架外框部向下延伸的若干支撑脚及并排设置于支撑框架框体内的一系列棍轮,支撑框架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坡度,棍轮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内末端处的至少一支阻尼棍及转动设置于支撑框架内的至少一支滚动棍,并于支撑框架外靠近阻尼棍处加设有储物平台,本技术冷却装置延长了经热收缩后产品的输送时间,使得产品能够完全冷却,保证产品不变形,让操作工免受高温之苦,而且,加设在支撑框架外的储物平台,还可以防止产品因拿取不及时而掉到地上。文档编号B65B61/28GK202115751SQ20112019872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周继成, 芦家滿 申请人:湖北华文包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从支撑框架外框部向下延伸的若干支撑脚及并排设置于支撑框架框体内的一系列棍轮,所述支撑框架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坡度,所述棍轮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内末端处的至少一支阻尼棍及转动设置于支撑框架内的至少一支滚动棍,所述阻尼棍的数量少于滚动棍的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继成芦家滿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文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