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箱箱门的四方锁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8275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险箱箱门的四方锁定结构,包括箱门、前端连接有前闩头的前滑板、后端连接有后闩头的后滑板、上端连接有上闩头的上滑板、下端连接有下闩头的下滑板;箱门上设有驱动前滑板和后滑板作同步反向滑移的驱动结构;上滑板和下滑板均通过联动结构与前滑板相连,该联动结构可使前滑板横向滑移带动上滑板和下滑板同步反向滑移;其特征在于:驱动结构包括设于箱门背面由手柄驱动旋转的齿轮、固定在前滑板上的前齿板,固定在后滑板上的后齿板,前齿板和后齿板均横向并上下间隔相对设置,齿轮位于前齿板和后齿板之间,并同时与前齿板和后齿板上的齿部啮合。本结构通过齿轮带动,其比用拨叉带动更轻便省力,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险箱的锁定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保险箱箱门的四方锁定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保存贵重物品或各种重要文件,保险箱(柜)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传统的保险箱(柜)其结构主要包括带有门框的箱体、与门框相配并轴销连接在门框上的箱门、及可将箱门和门框锁定在一起的门闩机构。传统的门闩结构包括设置在门板背面的滑板、与滑板联动的前门闩,及驱动滑板移动的驱动机构。为增强打闩机构锁定的牢靠性,有的打闩机构也设置有上、下滑板,及与上、下滑板联动的上、 下闩头,该上、下滑板可在滑板横向滑移过程中随其上下移动,这种打闩机构不但可在前侧将门板锁定,还可在上下两个方向将箱门锁定。为进一步加强门框与箱门之间的相互结合的牢固程度,来达到较好的防盗性能,一种具有上、下门闩以及前、后门闩的打闩机构被专利技术出来,如一专利号为 ZL032^270. 8(公告号为C拟613570Y)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保险箱门结构》披露了这样一种保险箱门结构,包括上门闩、下门闩、另一侧门闩和上、下转块,上、下转块上分别设有相互呈三角形布置的二个长槽孔和使转块相对于门板转动的支点,上门闩、下门闩分别通过所述的上、下转块上的其中一可提供其移动余量的长槽孔与上、下转块配合连接,锁板的上、下侧则分别通过所述上、下转块上的另一可提供其移动余量的长槽孔与上、下转块相连,而另一侧门闩通过联动机构与锁板相联动。因此,随着锁芯的转动,带动锁板移动时,可使转块及联动机构相应的发生动作,从而使上、下门闩及侧门闩相应地伸缩于箱体内,而将门板四面牢固地结合于箱体上,从而增加了被撬的难度,加强了保险箱的安全性,以满足人们对保险箱的要求。现有的这种四方锁定结构均通过转动手柄带动拨叉的旋转,拨叉的旋转带动前滑板的前后移动,而上、下滑板及后滑板则通过前滑板的左右滑移而被带动,拨叉开启箱门的方式为保险箱较为常用的带动结构,这种拨叉的开启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优点, 但这种开启方式,在转动手柄时比较费力,尤其是在这种箱门的四方锁定结构中由于要带动四块滑板进行滑移,因此转动手柄更加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带动机构动作更为轻便的保险箱箱门的四方锁定结构,其同样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优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险箱箱门的四方锁定结构,包括箱门、前端连接有前闩头的前滑板、后端连接有后闩头的后滑板、上端连接有上闩头的上滑板、下端连接有下闩头的下滑板;前滑板和后滑板约束在箱门背面仅能左右横向滑移,箱门上设有驱动前滑板和后滑板作同步反向滑移的驱动结构;上滑板和下滑板约束在箱门背面仅能上下纵向滑移,上滑板和下滑板均通过联动结构与前滑板相连,该联动结构可使前滑板横向滑移带动上滑板和下滑板同步反向滑移;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于箱门背面由手柄驱动旋转的齿轮、固定在前滑板上的前齿板,固定在后滑板上的后齿板,所述前齿板和后齿板均横向并上下间隔相对设置,所述齿轮位于前齿板和后齿板之间,并同时与前齿板和后齿板上的齿部啮合。上述前齿板通过螺钉和螺母与前滑板锁紧固定。上述后齿板通过螺钉和螺母与后滑板锁紧固定。便于安装和调节齿板。上述前滑板上开有两开口朝下的供所述固定前齿板的螺钉穿过的条形缺口。通过调节螺钉在条形缺口内的上下位置,实现前齿板上下位置的微调,可调节性增强,便于组装齿板和齿轮部件。上述后齿板上开有横向设置的行程限位孔,所述箱门背面固定有限位柱,该限位柱穿设在所述行程限位孔内。通过限位柱与行程限位孔的前后挡位配合,实现对后齿板行程的调节,防止齿轮转动过头而导致后齿板移动过头,实际上其也起到对后滑板的滑移限位作用。上述前滑板的前端固定有前连接板,所述前闩头有三个,均固定在所述前连接板上并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后滑板的后端固定有后连接板,所述后闩头有两个,均固定在所述后连接板上并上下间隔设置。这个左右两个锁定部分可根据箱门的高度不同可配设多个左、右闩头,提高锁定结构的防撬性。上述箱门背面的上部固定有供所述上闩头穿过并对其进行导向的上凳板,箱门背面的下部固定有供所述下闩头穿过并对其进行导向的下凳板,箱门背面的前部固定有供所述前闩头穿过并对其进行导向的前凳板,箱门背面的后部固定有供所述后闩头穿过并对其进行导向的后凳板。凳板起到对闩头的定位导向作用,确保机构整体运行更平稳。上述上滑板和下滑板与前滑板之间的联动机构为,在上滑板和下滑板上各开有一倾斜设置的上导向槽孔和下导向槽孔,上导向槽孔的上端朝后倾斜,下导向槽孔的上端朝前倾斜,所述前滑板上固定有向上凸起并活动插设在上导向槽孔和下导向槽孔内的推动柱;在上闩头和下闩头伸出箱门外时,推动柱位于上导向槽孔底部,同时位于下导向槽孔的顶部;在上闩头和下闩头缩进箱门内时,推动柱位于上导向槽孔的顶部,同时位于下导向槽孔的底部。该联动机构无需额外的连接片结构即可实现当前滑板横向前后滑移时,能带动上下滑板纵向上下滑移,故该联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涉及部件少且能很好地使前滑板、上滑板、下滑板同时按照需要相对门板平稳运动。当然其也可采用现有的各种其它联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结构通过齿轮与前齿板和后齿板的啮合,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前滑板和后滑板作同步左右反向滑移,同时前滑板的滑移会带动上滑板和下滑板同步上下反向滑移,最终使上、下闩头和前、后闩头相应地伸缩出门板, 将门板的四个面锁定增加了该打闩机构被撬的难道,增强了安全性;另外整个结构通过齿轮带动,其比用拨叉带动更轻便省力,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各闩头外伸状态);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各闩头内缩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保险箱箱门的四方锁定结构,包括有箱门1、前端连接有前闩头21的前滑板 2、后端连接有后闩头31的后滑板3、上端连接有上闩头41的上滑板4、下端连接有下闩头 51的下滑板5 ;前滑板2的前端固定有前连接板23,本实施例中前闩头21有三个,均固定在所述前连接板23上并上下间隔设置;后滑板3的后端固定有后连接板32,本实施例中后闩头31有两个,均固定在所述后连接板32上并上下间隔设置,上闩头41和下闩头51各有一个。前滑板2和后滑板3约束在箱门1背面仅能左右横向滑移,上滑板4和下滑板5 约束在箱门1背面仅能上下纵向滑移,各滑板一般通过轴槽导向配合结构约束在箱门1的背面,其为现有保险箱箱门的锁定结构所采用的常规方式。箱门1背面的上部固定有供所述上闩头41穿过并对其进行导向的上凳板12,箱门 1背面的下部固定有供下闩头51穿过并对其进行导向的下凳板13,箱门1背面的前部固定有供前闩头21穿过并对其进行导向的前凳板14,箱门1背面的后部固定有供后闩头(31) 穿过并对其进行导向的后凳板15。箱门1上设有驱动前滑板2和后滑板3作同步反向滑移的驱动结构;本技术的最主要改进点在于驱动结构包括设于箱门1背面由手柄驱动旋转的齿轮6、固定在前滑板5上的前齿板7,固定在后滑板5上的后齿板8,前齿板7和后齿板8均横向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险箱箱门的四方锁定结构,包括箱门(1)、前端连接有前闩头(21)的前滑板(2)、后端连接有后闩头(31)的后滑板(3)、上端连接有上闩头(41)的上滑板(4)、下端连接有下闩头(51)的下滑板(5);前滑板(2)和后滑板(3)约束在箱门(1)背面仅能左右横向滑移,箱门(1)上设有驱动前滑板(2)和后滑板(3)作同步反向滑移的驱动结构;上滑板(4)和下滑板(5)约束在箱门(1)背面仅能上下纵向滑移,上滑板(4)和下滑板(5)均通过联动结构与前滑板(2)相连,该联动结构可使前滑板(2)横向滑移带动上滑板(4)和下滑板(5)同步反向滑移;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于箱门(1)背面由手柄驱动旋转的齿轮(6)、固定在前滑板(5)上的前齿板(7),固定在后滑板(5)上的后齿板(8),所述前齿板(7)和后齿板(8)均横向并上下间隔相对设置,所述齿轮(6)位于前齿板(7)和后齿板(8)之间,并同时与前齿板(7)和后齿板(8)上的齿部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邦保险箱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