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6681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包括芯杆、活塞和外筒,芯杆插入外筒中,活塞设置于外筒内,活塞设置于芯杆的前端;外筒包括一个筒身和设置在筒身前端的锥头以及设置在筒身后端用于手把持的卷边,锥头的前端与注射针座连接,其芯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槽;卷边上设置嵌入凹槽的限位片,限位片与卷边活动连接;芯杆后部设置被限位片闭锁的环形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简单,注射可靠,携带安全,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具体涉及一种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具有注射预定剂量后自锁、可多次、多种预定剂量注射、注射终结后自动对注射器毁型的功能,属于医疗器械的

技术介绍
自从胰岛素问世以来,对糖尿病的治疗进入根本的替代治疗,彻底改善了糖尿病病人依靠其他以降低血糖方法以控制血糖水平来维持生命延续的被动和尴尬局面。因为胰岛素以外的任何控制血糖的方法,都使病人生活在非常的人生中,时时处处都还是一个病人;而胰岛素的应用,则可使糖尿病病人生活在近乎正常人的环境之中。目前,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世界发病率平均在3 5% ;中国儿童发病率在3%,青年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7%。50岁人群以上发病约10%。治疗方面,其中II 型(非胰岛素依赖性)发病约2000万人,多采用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接近正常值,可减缓并发症的发生;而I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则必须使用胰岛素注射的方法,控制血糖。注射(生理需求量)胰岛素被认为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最有效、最科学、最接近人胰腺分泌胰岛素的替代疗法。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需要注射或经静脉输注的方法摄入人体发挥作用。(粘膜下吸收方法正在实验研究);静脉输注繁琐不便,目前多采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注射的方法。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普遍采用的是最普通的1.0ml —次性使用注射器,其不足是残留量大,不可多次使用,携带不便,糖尿病人每天需要注射2 3次固定剂量的胰岛素,这样反而造成治疗费用增加;国外发达国家病人 (国内也有进口)则多采用可多次注射的诺和灵注射器,其芯杆是含胰岛素的容器(需要更换),在更换专用的胰岛素注射针(一盒7只)后,可重复使用,便于携带;不足是成本过高,(近百元一只,可使用7次左右),不便普及。目前,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有胰岛素注射泵出现,数万元一台,在发达国家也未普及。由上可知,市场上需要一种价廉、制造容易、使用简单、安全可靠的胰岛素注射器。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见到能够完全解决上述不足的一种胰岛素注射器的技术方案被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胰岛素注射器,以解决现有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本技术在普通一次性使用注射器(三件套)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同的构型,使之具有微残留、多次注射,每次注射预定剂量后自动闭锁,全部药液注射完毕后,注射器闭锁自毁,不能被重复使用。具有制造容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成本低廉,利于普及。该技术适用于胰岛素的更换注射针头后可多次、重复、固定剂量的注射使用。本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包括芯杆、活塞和外筒,所述芯杆插入所述外筒中,所述活塞设置于外筒内,所述活塞设置于芯杆的前端;所述外筒包括一个筒身和设置在筒身前端的锥头以及设置在所述筒身后端用于手把持的卷边,所述锥头的前端与注射针座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卷边上设置嵌入所述凹槽的限位片, 所述限位片与卷边活动连接;所述芯杆后部设置被限位片闭锁的环形片。所述限位片铰接在所述卷边上,在所述卷边上设置卷边小孔,在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凸起,所述限位片通过嵌入所述卷边小孔中的凸起固定在所述卷边上。所述限位片上设置一突出的锁舌,所述锁舌在所述芯杆推送过程中嵌入到不同的凹槽内。所述芯杆为十字交叉型芯杆,在所述的十字交叉型芯杆的每一支架侧臂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不同支架侧臂上的凹槽交错排布,不同支架侧臂上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相等或不等。在所述的十字交叉型芯杆的每一支架侧臂上设置与所述支架侧臂的臂面呈锐角的若干卷页,每一卷页设置在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相邻两卷页的卷绕方向相反且对称。所述活塞的前端设置一与锥头相匹配的芯柱。所述芯杆的后端设置一压柄,所述压柄上设置增大摩擦的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普通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结构基本一样,材料相同,制造工艺相同,成本没有增加;与现有的注射胰岛素的设备相比,具有制造容易,成本低廉,经济实用的特点, 尤其利于基层普及使用。本技术的芯杆采用十字交叉型芯杆,并且在十字交叉型芯杆的每一支架侧臂上间隔制有凹槽,并且在所述外筒的卷边制有可折翻扣合或可转动的限位片,限位片上设置一突出的锁舌,通过锁舌与不同凹槽的配合锁定,使注射器外筒与芯杆可形成多次(可以相同或不同)固定剂量的设置,使得本技术用于胰岛素注射时,便于对剂量的设置、 控制。另在芯杆上设置有环形片,该环形片可以被限位片自锁,将整个胰岛素注射器锁定于自毁位置,药液全部注射完毕后注射器闭锁自毁,不被再次使用。本技术采用了突出的芯柱型活塞,芯柱进入外筒锥头内孔,可减少药物残留, 提高药物利用率,使注射剂量准确,保证治疗预期效果的实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简单,注射可靠,携带安全, 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外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4100为芯杆,110为环形片,120为卷页,130为支架侧臂,140为凹槽,150为压柄, 200为活塞,210为芯柱;300为外筒,310为锥头,320为筒身,330为卷边,331为限位片,332 为锁舌,333为卷边小孔,334为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的一种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包括芯杆100、活塞200和外筒300,芯杆 100插入外筒300中,活塞200设置于芯杆100的前端。如图3所示,外筒300包括一个筒身320,筒身320的前端设置有锥头310,后端设置有卷边330。锥头310的前端与注射针座连接,在锥头310中心有孔。卷边330的设计是方便用手握持。筒身320、锥头310、卷边330可设置成一体化结构。在卷边330上设置限位片331,限位片331铰接在卷边330上,在卷边330上设置卷边小孔333,在限位片331上设置有凸起334,限位片331使用时,将限位片331绕铰接点向内翻转至使用位置,凸起334嵌入到卷边小孔333中,使得限位片331与卷边330能够保持紧密连接。限位片331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安装在卷边330上,一种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 限位片331通过插入到卷边小孔333内的安装在卷边330上,限位片331使用时,将限位片 331绕凸起向内转动至使用位置,不使用时,将限位片331绕凸起向外转动。另一种方式如图3所示,,不使用时,将限位片331绕铰接点向外翻转。如图1、2、4所示,芯杆100为十字交叉型芯杆,在十字交叉型芯杆的每一支架侧臂 160上间隔设置与支架侧臂160的臂面呈45°角的若干卷页120,相邻两卷页120的卷绕方向相反且对称。在相邻两卷页120设置有凹槽140。不同支架侧臂160上的凹槽140交错排布,不同支架侧臂160上的相邻凹槽140之间的间距相等或不等。在限位片331上设置一突出的锁舌332,锁舌332与凹槽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包括芯杆、活塞和外筒,所述芯杆插入所述外筒中,所述活塞设置于外筒内,所述活塞设置于芯杆的前端;所述外筒包括一个筒身和设置在筒身前端的锥头以及设置在所述筒身后端用于手把持的卷边,所述锥头的前端与注射针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卷边上设置嵌入所述凹槽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卷边活动连接;所述芯杆后部设置被限位片闭锁的环形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双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