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535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具改良结构。包括:一灯壳,外部设有安装定位部、内部具容设空间;一透光面板,设于灯壳的光线投射口;一反射罩,设于灯壳容设空间,包括投射端框缘、弧形反射面、一个以上弧凸状反射条纹及斜扩状反射面;投射端框缘位于反射罩光线射出端;弧形反射面包括弧形内缘部及二扩缘部,二扩缘部外端与投射端框缘其中相对二侧相接;弧凸状反射条纹设于弧形内缘部与扩缘部内侧表面;斜扩状反射面外端与投射端框缘的另外其中相对二侧相接,二斜扩状反射面内侧与弧形反射面相对二侧相接;二斜扩状反射面表面设有防炫光纹路;二斜扩状反射面的相对夹角为80°至100°。以此设计,提升反射罩的反射扩散效果,防止炫光产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涉及一种灯具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灯具结构设计上,其反射罩构件为影响灯具使用效果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因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有绝大部份仰赖所述反射罩的反射作用,使光线达到预期某种程度的扩散增益效果,而此种反射扩散效果对于投射用灯具产品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灯具的投射效果,这点是使用者能够明显辨识的状态。综观现有投射灯具的反射罩结构设计,发现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缺憾,例如由于反射罩的反射面斜倾度不足,进而造成投射范围广度不符所需的缺憾,或是因为反射罩的反射面平滑型态而产生炫光现象的问题等等,均有待相关业界再加以思索突破。所以,针对上述现有灯具反射罩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为使用者所企盼,也是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能够提升反射罩的反射扩散效果,而且能够防止炫光产生的灯具改良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灯具改良结构,包括一灯壳,为具有一光线投射口的中空壳体型态,该灯壳外部设有一安装定位部,灯壳内部具有一容设空间;一透光面板,设于该灯壳的光线投射口,该透光面板具有透光性;一反射罩,设于该灯壳的容设空间中,包括一投射端框缘、一弧形反射面、一个以上弧凸状反射条纹以及二斜扩状反射面;该投射端框缘设呈矩形,位于该反射罩的光线射出端;该弧形反射面呈弧形面态样,包括一弧形内缘部以及互呈相对斜向外扩的二扩缘部,该二扩缘部外端与该投射端框缘的其中相对二侧相衔接;该弧凸状反射条纹一体形成于弧形反射面的弧形内缘部与扩缘部内侧表面呈平行间隔排列型态,各该反射条纹的断面呈弧凸状;该斜扩状反射面呈相对外扩的斜面态样,该二斜扩状反射面外端与投射端框缘的另外其中相对二侧相衔接,该二斜扩状反射面内侧与弧形反射面相对二侧相衔接,至少一斜扩状反射面开设有发光体穿设孔;该二斜扩状反射面表面一体设有防炫光纹路,该防炫光纹路呈凹型或凸型纹路;该二斜扩状反射面之间的相对夹角为80°至100°。该灯壳的光线投射口的外侧一个以上间隔分布位置处设有活动式勾扣组件,光线投射口处设有环状内凹肩部以透光面板嵌组,各活动式勾扣组件向内勾扣抵靠于透光面板。该反射罩的投射端框缘间隔分布位置设有一个以上定位穿孔,该灯壳的容设空间各相对应位置凸设有一螺孔柱,螺栓穿组所述定位穿孔螺锁于螺孔柱。该防炫光纹路为无规则状或有规则状的网格式纹路型态。该弧形反射面的二扩缘部之间的相对夹角,与该二斜扩状反射面之间的相对夹角范围相同。该弧形反射面的背侧凸设有一个以上间隔分布的肋缘。本技术的灯具改良结构,通过采用反射罩的二斜扩状反射面表面设有所述防炫光纹路、以及该二斜扩状反射面之间相对夹角设成介于80°至100°之间的宽扩夹角型态的创新设计,使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而言,利用所述防炫光纹路以及该斜扩状反射面的表面形成网状密布的光线折射构造,使光线均勻化,有效避免炫光现象产生;另一方面,还通过该二斜扩状反射面之间相对夹角为介于80°至100°之间宽扩夹角型态设计, 使反射罩的光线反射扩散范围、扩散宽广度进一步扩大,满足多元化的使用需求;所以,本技术设计能达到使反射罩的反射扩散效果进一步提升且防止炫光产生的实用进步性。 再者,通过采用该弧形反射面的背侧凸设有所述肋缘的结构设计,增进该弧形反射面及反射罩的结构强度,同时通过肋缘的凸起型态增加表面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灯具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反射1I较佳实施例的前视角度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反射1I较佳实施例的背视角度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反射1I较佳实施例的平面侧视图一。图5为本技术反射1I较佳实施例的平面侧视图二。图6为本技术反射1I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一。图7为本技术反射1I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二。图8为本技术的防炫光纹路型态另一实施例图。图9为本技术反射1I型态另一实施例图。图10为本技术灯具应用于路灯的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灯具改良结构的较佳实施例,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 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所述灯具结构包括一灯壳70,为具有一光线投射口 71的中空壳体型态,该灯壳70外部设有一安装定位部72,灯壳70内部则具有一容设空间73 ;一透光面板80,组装定位于该灯壳70的光线投射口 71,该透光面板80具有透光性,为玻璃板所构成;—反射罩A,容设定位于该灯壳70的容设空间73中,包括一投射端框缘10,设呈矩形(包含方形、长方形),位于该反射罩A预定的光线射出端;一弧形反射面20,呈弧形面态样,该弧形反射面20包括一弧形内缘部21以及互呈相对斜向外扩的二扩缘部22,该二扩缘部22外端与该投射端框缘10的其中相对二侧相衔接;多数弧凸状反射条纹30,一体形成于该弧形反射面20的弧形内缘部21与扩缘部22内侧表面,呈平行间隔排列型态,各该反射条纹的断面呈弧凸状;二斜扩状反射面40,呈相对外扩的斜面态样,该二斜扩状反射面40的外端与该投射端框缘10的另外其中相对二侧相衔接,该二斜扩状反射面40的内侧与该弧形反射面20 的相对二侧相衔接,该至少一斜扩状反射面40开设有一发光体穿设孔41,用以供灯具的发光体42 (如卤素灯泡、LED灯泡等,仅标示于图1所示)组装时穿入反射罩A内部;防炫光纹路50,一体形成于该二斜扩状反射面40表面呈凹型或凸型纹路态样,用以达到防止炫光的作用;其中,该二斜扩状反射面40之间的相对夹角Xl (标示于图4所示)介于80°至 100°之间。如图1所示,该灯壳70的光线投射口 71的外侧数个间隔分布位置处设有活动式勾扣组件74,光线投射口 71处形成有环状内凹肩部75,以供透光面板80嵌组其中,并通过各活动式勾扣组件74向内勾扣抵靠于透光面板80顶面,以使该透光面板80达成组装定位状态。如图1所示,该反射罩A的投射端框缘10间隔分布位置设有数个定位穿孔11,该灯壳70的容设空间73各相对应位置凸设形成有一螺孔柱76,以此利用螺栓77穿组所述定位穿孔11复螺锁于螺孔柱76,使反射罩A达成定位状态。其中,该防炫光纹路50设为不规则状的网格式纹路型态(如图2所示);或者如图8所示的防炫光纹路50B,设成规则状的网格式纹路型态,如井字、方格、蜂巢状等。如图5所示,该弧形反射面20的二扩缘部22之间的相对夹角X2,与该二斜扩状反射面40之间的相对夹角Xl范围相同。如图6所示,该弧形反射面20的背侧凸设有复数间隔分布的肋缘60,以此肋缘60 的设置,能够增进该弧形反射面20以及反射罩A构造的结构强度,同时可通过肋缘60的凸起型态增加表面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如图9所示的投射端框缘10B,为设呈长方形态样的变化实施例,本实施例由于弧形反射面20的宽度拉长,使得该二斜扩状反射面40间距相对变大,以此适应较长规格发光体(或者较宽投射范围)的组装需求。补充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灯具实际应用上除了可作为如图1所示投射灯产品之外,也可如图10所示,作为一路灯产品;因此本技术所指灯具并不局限于单一种灯具,特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具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灯具结构包括:一灯壳,为具有一光线投射口的中空壳体型态,该灯壳外部设有一安装定位部,灯壳内部具有一容设空间;一透光面板,设于该灯壳的光线投射口,该透光面板具有透光性;一反射罩,设于该灯壳的容设空间中,包括一投射端框缘、一弧形反射面、一个以上弧凸状反射条纹以及二斜扩状反射面;该投射端框缘设呈矩形,位于该反射罩的光线射出端;该弧形反射面呈弧形面态样,包括一弧形内缘部以及互呈相对斜向外扩的二扩缘部,该二扩缘部外端与该投射端框缘的其中相对二侧相衔接;该弧凸状反射条纹一体形成于弧形反射面的弧形内缘部与扩缘部内侧表面呈平行间隔排列型态,各该反射条纹的断面呈弧凸状;该斜扩状反射面呈相对外扩的斜面态样,该二斜扩状反射面外端与投射端框缘的另外其中相对二侧相衔接,该二斜扩状反射面内侧与弧形反射面相对二侧相衔接,至少一斜扩状反射面开设有发光体穿设孔;该二斜扩状反射面表面一体设有防炫光纹路,该防炫光纹路呈凹型或凸型纹路态样;该二斜扩状反射面之间的相对夹角为80°至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铭晓
申请(专利权)人:劦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