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裕静专利>正文

双面立体珠绣饰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9472 阅读:7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面立体珠绣饰品,包括第一珠绣面、基料层以及第二珠绣面;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由珠区构成,所述珠区包括珠粒区、珠片区以及珠管区,所述珠粒区、珠片区、珠管区分别由多种颜色的珠粒、珠片以及珠管绣制形成装饰图案;所述珠区为立体面呈浮雕状绣制于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上;所述第一珠绣面或所述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设有起针结;所述第一珠绣面或所述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设有收针结。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从正反两个面欣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正反两个珠绣面图案不同,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以及工艺水准,同时采用立体图案作为珠绣的主体,更能体现层次感和立体感,采用藏针法,实现在画面任何位置起针和收针而不影响画面观赏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珠绣,尤其涉及一种双面立体珠绣饰品
技术介绍
珠绣饰品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饰品,一般珠绣画多为单面且为平面装饰物,缺乏立体感,现有的双面珠绣也均为平面图案且前后图案相同,无法展示珠绣工艺的层次美感。 单面珠绣为防止背面绣线收缩导致图案变形还需上胶,容易出现虫蛀的问题。现有珠绣饰品为半珠绣,画面除主体之外部分是采用绣线绣制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立体珠绣饰品。可展现珠绣工艺的立体感和层次美感,包括包括第一珠绣面、基料层以及第二珠绣面;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由珠区构成,所述珠区包括珠粒区、珠片区以及珠管区,所述珠粒区、珠片区、珠管区分别由多种颜色的珠粒、珠片以及珠管绣制形成装饰图案;所述珠区为立体面呈浮雕状绣制于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上;所述第一珠绣面或所述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设有起针结;所述第一珠绣面或所述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设有收针结。其中,所述第一珠绣面及所述第二珠绣面分别位于所述基料层两个外表面。较佳地,所述珠区采用绣线将不同颜色的珠粒、珠片以及珠管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绣面而成。较佳地,所述绣线通过在珠区上珠粒、珠片或珠管与基料层的缠绕形成起针结将所述绣线起始位置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上,所述起针结位于所述基料与所述珠区之间。较佳地,所述绣线通过在珠区上珠粒、珠片或珠管与基料层的缠绕形成收针结将所述绣线起始位置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上,所述收针结位于所述基料与所述珠区之间。较佳地,所述第一珠绣面与所述第二珠绣面绣制的图案不同。较佳地,所述珠区与所述基料层之间设有夹棉层。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可以从正反两个面欣赏,本技术可实现正反两个珠绣面图案不同,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以及工艺水准,同时采用立体图案作为珠绣的主体,更能体现层次感和立体感,采用藏针法,实现在画面任何位置起针和收针而不影响画面观赏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面全珠绣饰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双面全珠绣饰品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珠绣面1、基料层3以及第二珠绣面2。所述第一珠绣面1以及所述第二珠绣面2采用不同颜色的珠粒、珠片或者珠管用绣线绣制成不同的图案。较佳地,本技术采用全珠绣的形式,所述第一珠绣面1以及所述第二珠绣面2 上的图案全部由珠粒、珠片或者珠管构成,所述绣线只起到连结所述珠粒、珠片或者珠管的作用。更佳地,本技术为立体绣,所绣制的图案为立体呈浮雕状绣制于所述第一珠绣面1以及所述第二珠绣面2上。更佳地,本技术采用藏针法将绣线的起针位结与收针结藏于绣制的珠粒或珠管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起针结与收针结可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的任意位置,无需像传统珠绣饰品一样有特定的起针位置与收针位置,提高了绣制时的灵活性,简化绣制工艺。更佳地,本技术所述的第一珠绣面1与所述第二珠绣面2上所绣制的图案不相同,使双面珠绣工艺更具观赏价值,同时突破了传统的双面珠绣工艺手法。更佳地,为了使所述珠绣面更具立体效果,在所述珠区与所述基料层之间设置夹棉层,所述珠粒、珠片与珠管绣于所述夹棉层之上。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双面立体珠绣饰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珠绣面、基料层以及第二珠绣面;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由珠区构成,所述珠区包括珠粒区、珠片区以及珠管区,所述珠粒区、珠片区、珠管区分别由的珠粒、珠片以及珠管绣制形成装饰图案;所述珠区为立体面呈浮雕状绣制于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上;所述第一珠绣面或所述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设有起针结; 所述第一珠绣面或所述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设有收针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立体珠绣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珠绣面及所述第二珠绣面分别位于所述基料层两个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立体珠绣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区采用绣线将的珠粒、珠片以及珠管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绣面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立体珠绣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绣线通过在珠区上珠粒、珠片或珠管与基料层的缠绕形成起针结将所述绣线起始位置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上,所述起针结位于所述基料与所述珠区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立体珠绣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绣线通过在珠区上珠粒、珠片或珠管与基料层的缠绕形成收针结将所述绣线起始位置固定于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上,所述收针结位于所述基料与所述珠区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立体珠绣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珠绣面与所述第二珠绣面绣制的图案不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立体珠绣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区与所述基料层之间设有夹棉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面立体珠绣饰品,包括第一珠绣面、基料层以及第二珠绣面;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由珠区构成,所述珠区包括珠粒区、珠片区以及珠管区,所述珠粒区、珠片区、珠管区分别由多种颜色的珠粒、珠片以及珠管绣制形成装饰图案;所述珠区为立体面呈浮雕状绣制于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上;所述第一珠绣面或所述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设有起针结;所述第一珠绣面或所述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设有收针结。采用本技术,可以从正反两个面欣赏,本技术可实现正反两个珠绣面图案不同,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以及工艺水准,同时采用立体图案作为珠绣的主体,更能体现层次感和立体感,采用藏针法,实现在画面任何位置起针和收针而不影响画面观赏性。文档编号B44C1/00GK202115238SQ20112020711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洪裕静 申请人:洪裕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立体珠绣饰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珠绣面、基料层以及第二珠绣面;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由珠区构成,所述珠区包括珠粒区、珠片区以及珠管区,所述珠粒区、珠片区、珠管区分别由的珠粒、珠片以及珠管绣制形成装饰图案;所述珠区为立体面呈浮雕状绣制于所述第一、第二珠绣面上;所述第一珠绣面或所述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设有起针结;所述第一珠绣面或所述第二珠绣面任意位置设有收针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裕静
申请(专利权)人:洪裕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