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5931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照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以上LED模组、外壳,所述的外壳包括侧梁组件、头部组件和尾部组件,头部组件、侧梁组件、尾部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的LED模组包含散热器,所述的散热器两侧带有导热支撑架,导热支撑架至少有一末端为“几”型挂扣;侧梁组件内侧有“凵”型卡槽,散热器与侧梁组件的连接是通过所述的“几”型挂扣与所述的“凵”型卡槽进行啮合固定、且形成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具有良好散热效果;具有免工具维护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应用和封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LED以其节能环保、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有取代传统白炽灯、荧光灯的趋势。在现有的LED照明灯具中,尤其是道路照明和隧道照明灯具,往往采用整体式设计,即将LED光源焊接到一整块铝基板上,然后固定散热器上,再封闭到灯壳中。由于LED 光源30%的电能转化为光能,70%的电能转化为了热能。因而,整体式LED灯具热量集中, 封闭灯体无法对流,导致LED灯具工作温度高,光衰快,寿命低。此外,整体式灯具,不易拆装,当灯具损坏需要维修时,必须将整灯运回生产厂家才可以维护,耗时长,费用昂贵。现有的模组化LED灯具,同样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散热方面,虽然对流散热加强,但是传导散热几乎没有;而且大部分模组化灯具,同样存在不易维护的问题。总之,现有LED灯具存在散热效果不佳,不易维护,防护等级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良好、免工具维护、 密封效果良好、低成本的LED照明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LED照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以上LED模组、外壳,所述的外壳包括侧梁组件、 头部组件和尾部组件,头部组件、侧梁组件、尾部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的LED模组包含散热器,所述的散热器两侧带有导热支撑架,导热支撑架至少有一末端为“几”型挂扣;所述的侧梁组件包含左侧梁和右侧梁,左右侧梁有“ U,,型卡槽,散热器与侧梁组件的连接是通过所述的“几”型挂扣与所述的“U”型卡槽进行啮合固定、且形成面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的LED模组还包括LED光源,透镜组、电路板、密封硅胶,所述透镜组平面上有数个透镜,每个透镜对应一个LED光源,LED光源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的电路板以面接触的形式安装在散热器上,密封硅胶安装在透镜组上,所述的安装有电路板的散热器与安装有密封硅胶的透镜组固定安装在一起。作为优选,所述的密封硅胶包括安装在透镜组上的固体硅胶圈,以及涂在固体硅胶圈侧边的液体硅胶形成的凝胶硅胶圈。作为优选,所述的固体硅胶圈侧边对应的透镜组平面的位置上,开有凹槽,用于涂液体硅胶。作为优选,侧梁组件包含左侧梁,右侧梁,压杆,转轴,定位装置、卡扣。压杆一端通过转轴与左右侧梁固定,压杆可以以转轴为中心旋转。压杆另一端安装有卡扣,当压杆与左右侧梁闭合时,卡扣勾住侧梁,使压杆与左右侧梁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装置固定在左右侧梁上,所述LED模组设计有对应的通孔,安装时,定位装置穿过通孔,定位装置限定LED模组的前后自由度;左右侧梁的“U”型卡槽与散热器的“几”型挂扣啮合,限定LED模组左右自由度;压杆通过转轴、卡扣与左右侧梁固定,限定LED模组的上下自由度。作为优选,所述的LED模组上设有横截面为台阶状的通孔,防水线从通孔穿过,在通孔与防水线的间隙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的定位装置、防水线、密封圈所述的另一侧锲形部分,三者之间的空隙填有密封胶。作为优选,所述的密封圈为双向锲形的密封圈,一侧锲形部分安装在通孔与防水线的间隙中,另一侧锲形部分与通孔壁间通过定位装置向下固定安装,使所述的通孔与防水线间通过密封圈贴合。作为优选,所述的左右侧梁由型材制成,可方便更改设计长度;尾部组件包括后端下部和后端上部;头部组件和后端下部通过螺钉与侧梁组件紧固,形成支撑框架。作为优选,所述的尾部组件包括后端上部和后端下部,所述的LED照明装置还包含有第一整灯上盖,所述后端上部和第一整灯上盖为一件压铸成型的整体部件,所述左右侧梁、头部组件和后端下部为一件压铸成型的整体部件,构成支撑框架。作为优选,所述的后端下部设置有密封电气盒,用于安装所述LED照明装置的驱动电源。作为优选,所述LED照明装置的驱动电源两侧带有导热支撑架,驱动电源通过所述的导热支撑架安装于侧梁组件上,且和LED模组间有空隙。作为优选,所述的LED照明装置,所述的整灯上盖安装在LED照明装置的上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外还安装有第二整灯上盖、整灯下盖,所述的第二整灯上盖、整灯下盖分别覆盖安装在LED照明装置的上、下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LED照明装置,具有良好散热效果。首先,LED模组与LED模组之间设计有散热间隙,且整灯上盖有通风孔,整个灯具, 空气对流通畅,对流散热效果明显。其次,LED模组与左右侧梁,左右侧梁与前后端盖之间,以面接触的形式紧密配合。 LED模组的热量不仅通过散热器散热,而且通过传导途径,将热量传递至整个灯具框架,加大了散热面积,传导散热效果显著。再则,LED模组鳍片可以涂有高辐射散热漆,加强辐射效果。因此,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散热途经,达到灯具的良好散热效果。2、本技术的LED照明装置,具有免工具维护的效果。LED模组通过定位装置和压杆固定,LED模组与驱动电源之间通过带螺纹接口的防水线连接,整灯上盖以手拧螺钉固定。因而,整个灯具,可以实现免工具维护。现场维护方便简单,维护成本低。3、本技术的LED照明装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本技术将灯具大面积整体密封分解为多个小型的LED模组,LED模组之间通过防水线连接,从而提高LED模组的密封性能即可达到整灯的密封性能,而且相比整灯,LED模组由于密封边圈周长短,更易于达到密封效果。LED模组的散热器和透镜组的贴合处,设置有固体硅胶 圈,并且在固体硅胶圈侧边涂有液体硅胶,到达双层防护作用。在LED模组背面防水线出线孔处,采用锲形硅胶圈和金属螺母紧固。从而实现LED模组的高防护等级,达到整灯的密封效果。4、本技术的LED照明装置,具有低成本的优势。本技术的通过搭配不同的LED模组数量,满足不同的整灯功率要求,模具数量少,费用低。此外,由于整灯的散热设计,使用的散热铝材料相对较少。因而,整灯在模具费用和零部件费用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效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ED模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ED模组出线孔结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杆打开效果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外观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仰视外观图;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LED模组或驱动电源与侧梁固定安装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0是LED模组,11是左侧梁,111是通孔,12是右侧梁,13是压杆,14是头部组件,141是头部组件2,15是后端下部,151是尾部组件2,16是后端上部,17是第一整灯上盖,170是铰链,171是整灯下盖,172是第二整灯上盖,18是灯杆固定件,19是驱动电源,21是LED光源,22是电路板,23是透镜组,231是固定倒扣,24是散热器,241 是“几”型挂扣,25是密封硅胶,31是防水线,32是螺母,33是密封圈,41是卡扣,42是转轴,51是定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LED照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以上LED模组10、外壳,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照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以上LED模组(10)、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包括侧梁组件、头部组件和尾部组件,头部组件、侧梁组件、尾部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的LED模组(10)包含散热器(24),所述的散热器(24)两侧带有导热支撑架,导热支撑架至少有一末端为“几”型挂扣(241);所述的侧梁组件包含左侧梁(11)和右侧梁(12),左侧梁(11)和右侧梁(12)有“凵”型卡槽,散热器(24)与左侧梁(11)和右侧梁(12)的连接是通过所述的“几”型挂扣(41)与所述的“凵”型卡槽进行啮合固定、且形成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黄建明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普永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