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安全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7302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医用安全针,能有效地防止意外针刺,从而避免医护人员因意外针刺而感染疾病的风险。它包括针管(10)和使用前插入固定在针管(10)前段上的护套(11),所述针管(10)的后部固定设置与其形成铰接的安全保护构件(20),安全保护构件(20)具有容纳针管(10)前段的凹槽(24),并具有将针管(10)固定在该凹槽(24)内的锁止结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针,特别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止意外针刺的安全针,适用于采血针或输液针。
技术介绍
在医务界中,意外针刺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意外针刺经常发生于将污染针头重新套护套时,或在刚用完针后或作安全处理之前。这种针刺容易造成病毒交叉感染。针管不重新套护套,夹在病床、衣服和垃圾桶中的未盖护套的针管造成更多的意外刺伤,使医护人员蒙受危险。在处置一次性使用后废弃的针管时,一般是套回原护套,护套为内径细小的管套,而持原护套的手指肯定在已被污染针管的前方,套回的过程中或因疲惫、忙碌、亮度不足、碰撞,会产生偶然针刺伤,容易造成病毒交叉感染。由于意外刺伤可能造成致命的疾病。 因此,设计一种带有安全机构的安全针,对废弃的针管进行保护,避免划伤人,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市场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安全针,能有效地防止意外针刺,从而避免医护人员因意外针刺而感染疾病的风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医用安全针,包括针管和使用前插入固定在医用针前段的护套,其特征是所述针管的后部固定设置与其形成铰接的安全保护构件,安全保护构件具有容纳针管前段的凹槽,并具有将针管固定在该凹槽内的锁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血或输液结束后,将安全保护构件向前翻转,使穿刺使用过的针管前段容纳入凹槽,并由锁止结构将其锁定在凹槽内,能有效地防止意外针刺, 从而避免医护人员因意外针刺而感染疾病的风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五幅附图图1是本技术医用安全针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医用安全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A向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医用安全针使用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针管10、护套11、安全保护构件20、 翼板21、连接部22、扣槽23、凹槽24、止回片2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的医用安全针,包括针管10和使用前插入固定在针管10前段的护套11。参照图2和图3,所述针管10的后部固定设置与其形成铰接的安全保护构件 20,安全保护构件20具有容纳针管10前段的凹槽24,并具有将针管10固定在该凹槽24内的锁止结构。采血或输液结束后,将安全保护构件20向前翻转,使穿刺使用过的针管10前段容纳入凹槽24,并由锁止结构将其锁定在凹槽24内,能有效地防止意外针刺,从而避免医护人员因意外针刺而感染疾病的风险,而且结构简单,操作十分方便。所述锁止结构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图3和图5中示出的是其中结构最为简单、生产最为容易的结构,即所述锁止结构是设置在凹槽24—侧内壁上的止回片25,止回片25倾斜向凹槽24槽底延伸。止回片25与安全保护构件20—体成型,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参照图 4和图5,在外力作用下针管10前段进入止回片25下表面与凹槽24底壁之间的空间后,止回片25回弹复位,使针管10前段不能从凹槽24内退出。参照图2,为使用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安全保护构件20通过其前端的插接部22与针管10后部插接连接,安全保护构件20本体与插接部22通过薄筋相连,薄筋起着铰链的作用。参照图3和图5,为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所述安全保护构件20在凹槽24底壁外的外壁上设置有扣槽23,医用针使用前,连接在针管10后端的医用软管被卡止在该扣槽 23上。参照图1,为能方便和省力地将安全保护构件20为前翻转,所述安全保护构件20可在凹槽24两侧壁外的外壁上设置一对向外延伸的翼板21。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医用安全针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医用安全针,包括针管(10)和使用前插入固定在针管(10)前段的护套(11),其特征是所述针管(10)的后部固定设置与其形成铰接的安全保护构件(20),安全保护构件 (20)具有容纳针管(10)前段的凹槽(24),并具有将针管(10)固定在该凹槽(24)内的锁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安全针,其特征是所述锁止结构是设置在凹槽(24)—侧内壁上的止回片(25),止回片(25)倾斜向凹槽(24)槽底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安全针,其特征是所述安全保护构件(20)通过其前端的插接部(22)与针管(10)后部插接连接,安全保护构件(20)本体与插接部(22)通过薄筋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安全针,其特征是所述安全保护构件(20)在凹槽(24)底壁外的外壁上设置有扣槽(2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安全针,其特征是所述安全保护构件(20)在凹槽(24)两侧壁外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对向外延伸的翼板(21)。专利摘要医用安全针,能有效地防止意外针刺,从而避免医护人员因意外针刺而感染疾病的风险。它包括针管(10)和使用前插入固定在针管(10)前段上的护套(11),所述针管(10)的后部固定设置与其形成铰接的安全保护构件(20),安全保护构件(20)具有容纳针管(10)前段的凹槽(24),并具有将针管(10)固定在该凹槽(24)内的锁止结构。文档编号A61B5/15GK202113075SQ20112020393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专利技术者徐兰馨, 王友顺, 王德永, 王柯, 蓝云锋 申请人:成都普什医药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用安全针,包括针管(10)和使用前插入固定在针管(10)前段的护套(11),其特征是:所述针管(10)的后部固定设置与其形成铰接的安全保护构件(20),安全保护构件(20)具有容纳针管(10)前段的凹槽(24),并具有将针管(10)固定在该凹槽(24)内的锁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云锋王德永王友顺徐兰馨王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普什医药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