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碳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9457 阅读:14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摩托车碳罐,其包括罐体、固定在罐体两端的上盖与下盖及脱附控制阀,罐体的内腔充满炭粉;罐体的上部形成将上盖与罐体内腔间隔开的间隔部,间隔部设有连通罐体内腔的吸附口及脱附通道,上盖设有脱附口,上述脱附控制阀设置在上盖与间隔部之间而密封脱附通道,开启脱附控制阀才能连通脱附口与脱附通道。上述结构使得本碳罐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碳罐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碳罐,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碳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加强,对摩托车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 2006年就完成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标准的初稿,2007 年7月19正式发布《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2008年7月1 日开始实施《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GB209982007)。为达到上述燃排标准的要求,目前一般采取如图1所示的方案它包括燃油箱70、碳罐71、单向阀 72、进气岐管73、化油器74、空滤器75、发动机76及油汽蒸发管路等。燃油箱70与碳罐71 之间连接有防倾倒阀81,防倾倒阀通过油管与碳罐的吸附口 711相连,碳罐脱附口 712通过单向阀72与化油器74相连,化油器74 —端与空滤器75连接,另一端通过进气岐管73与发动机76相连,碳罐71的PCV阀接口 82连接到进气岐管73,通过进气岐管处的负压进行开启动作。其工作原理是当燃油箱70内的燃油受热蒸发时会在燃油箱内形成蒸汽压力,当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时,蒸汽会随着蒸发管路流经防倾倒阀81,从吸附口 711进入碳罐71 内被活性炭吸收。当发动机76启动时,进气岐管73处产生一定的负压,这时碳罐71的PCV 阀82被打开,碳罐71内腔与脱附口 712连通,由于脱附口与化油器之间有一单向阀72, 单向阀的开启需要一定的压力,因此碳罐71的脱附口 712与与化油器74连通的前题条件是化油器处的负压要大于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当化油器处的负压要大于单向阀的开启压力时,大气通过碳罐71的通大气口 713进入碳罐,再从碳罐71的脱附口 712流经单向阀到化油器,进入进气岐管到发动机燃烧室,这时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油蒸汽脱附随空气进入到发动机参与燃烧。以上方案存在下列不足a、发动机76进气岐管处的负压变化大,在不同的工况形成的负压可由IOKPa到60KPa,甚至更高,因此会降低PCV阀附件的使用寿命;b、存在功能浪费,碳罐71的PCV阀的功能就是控制油蒸汽在碳罐内的吸收和脱附,保证油蒸汽吸附时不直接从碳罐的吸附口 711到脱附口 712,防止油蒸汽逃逸,而单向阀的作用是控制碳罐油蒸汽的脱附,又由于它的开启需要一定的压力,因此它也可起到防止碳罐71内的油蒸汽逃逸的作用,两者功能重复;C、连接复杂,不易安装。所以,希望设计出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新型的摩托车碳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碳罐,其结构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碳罐,其包括罐体、 固定在罐体两端的上盖与下盖及脱附控制阀,罐体的内腔充满炭粉;其特征在于罐体的上部形成将上盖与罐体内腔间隔开的间隔部,间隔部设有连通罐体内腔的吸附口及脱附通道,上盖设有脱附口,上述脱附控制阀设置在上盖与间隔部之间而密封脱附通道,开启脱附控制阀才能连通脱附口与脱附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碳罐内侧设有脱附控制阀,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技术进一步包括脱附控制阀包括密封垫及弹簧,密封垫的下表面在弹簧的预紧力作用下贴合在脱附通道上而密封脱附通道,在脱附口处于负压时,密封垫脱离间隔部的上表面而使得脱附口与脱附通道连通。本技术进一步包括脱附通道的下表面突伸出插入脱附通道的导向柱。防止密封垫及弹簧错位。本技术进一步包括密封垫相对导向柱的上表面突伸出弹簧固定部,弹簧一端固定在弹簧固定部,而另一端固定在上盖。本技术进一步包括脱附控制阀进一步包括密封圈,该密封圈辅助密封上盖与罐体。本技术进一步包括间隔部的下侧设置有小焦棉垫,下盖与罐体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表面贴合有大焦棉垫,炭粉位于大焦棉垫与小焦棉垫之间的罐体内。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摩托车碳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处于吸附工作状态。图4是本技术摩托车碳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处于脱附工作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图2,给出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摩托车的燃油蒸发控制装置包括燃油箱 11、碳罐3、化油器12、空滤器13及发动机14,各元件通过油汽蒸发管路连接。燃油箱11与碳罐3之间由油汽蒸发管路21连接,管路上设有防倾倒阀15。碳罐的一端设有吸附口 301 及脱附口 302,防倾倒阀通过管路与吸附口 301相连;碳罐相对脱附口 302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 303及通大气口 304。碳罐的脱附口 302通过管路22跟化油器12相连。化油器12 — 侧与空滤器13连接,另一侧则通过进气岐管23与发动机14相连。本创作的碳罐3跟化油器12仅通过管路22实现脱附作用,而无需现有技术的双根管路。下面介绍摩托车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在摩托车的发动机14不工作时, 当燃油箱11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燃油箱11内产生燃油蒸汽,当燃油箱11内油蒸汽产生的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油蒸汽通过管路21经防倾倒阀15从碳罐吸附口 301进入到碳罐3的内腔,被碳罐3内腔的活性炭吸附,储存在碳罐3内。由于碳罐3内腔通过通大气口 304与大气相通,所以燃油箱11内的压力容易得到平稳。当摩托车起动后,化油器12连接碳罐脱附口 302的管路22内的负压达到一定数值,碳罐3内的脱附控制阀31(参图3及图4,具体工作原理将在下文详细描述)开启,大气由碳罐3的通大气口 304进入碳罐3内腔,经过活性炭室时,对吸附在活性炭表腔的油蒸汽进行脱附,脱附后的油蒸汽随大气到脱附控制阀31后流经脱附口 302,再到化油器12进入到发动机14燃烧室参与燃烧作用,完成碳罐内油蒸汽的脱附,达到对燃油箱油蒸汽的控制。本技术将现有技术的PCV控制及单向阀的功能整合入碳罐的脱附口 302上,形成与脱附口一体的脱附控制阀31,使得碳罐结构简单。下面将介绍摩托车碳罐3的具体结构所示,参图3及图4,碳罐3包括圆桶状的罐体32、上盖33、下盖34及脱附控制阀31。罐体的外侧设有固定套322以固定碳罐,其内腔充满炭粉321。下盖34呈漏斗状,两侧密封在罐体的下端,下端设有通大气口 341(即图2 中的通大气口 304),罐体与下盖之间还设有隔板351,隔板上表面贴有大焦棉垫352,罐体的上端亦对应设有小焦棉垫353,以便密封炭粉321。罐体在小焦棉垫上端设有起配合控制密封的间隔部36。间隔部的中间设有圆柱型脱附通道362,该脱附通道贯穿其上下表面而连通罐体内腔及上盖,间隔部的一侧则设有连通内腔与外侧的管道361,即形成上述的吸附口 301。上盖33固定在罐体上,上盖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外侧的管道332,即形成前述的脱附口 302。脱附控制阀31则包括密封垫311及弹簧312,密封垫包括位于中间的弹簧固定部 3111,弹簧固定部的四周则延伸出翼片3112,该弹簧固定部3111的下侧则突伸出圆柱型的导向柱3113。弹簧的上端固定在上盖上,下端则固定在密封垫的弹簧固定部3111上,该导向柱3113插入在脱附通道362内。而翼片与弹簧固定部的下表面借由弹簧的预紧力而贴合在间隔部36的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碳罐,其包括罐体、固定在罐体两端的上盖与下盖及脱附控制阀,罐体的内腔充满炭粉;其特征在于:罐体的上部形成将上盖与罐体内腔间隔开的间隔部,间隔部设有连通罐体内腔的吸附口及脱附通道,上盖设有脱附口,上述脱附控制阀设置在上盖与间隔部之间而密封脱附通道,开启脱附控制阀才能连通脱附口与脱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碳罐,其包括罐体、固定在罐体两端的上盖与下盖及脱附控制阀,罐体的内腔充满炭粉;其特征在于罐体的上部形成将上盖与罐体内腔间隔开的间隔部,间隔部设有连通罐体内腔的吸附口及脱附通道,上盖设有脱附口,上述脱附控制阀设置在上盖与间隔部之间而密封脱附通道,开启脱附控制阀才能连通脱附口与脱附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碳罐,其特征在于脱附控制阀包括密封垫及弹簧,密封垫的下表面在弹簧的预紧力作用下贴合在脱附通道上而密封脱附通道;在脱附口处于负压时,密封垫脱离间隔部的上表面而使得脱附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利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