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706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湿机,在开口了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内具备从吸气口吸气并从排气口排气的送风机、从送风机所供给的空气中进行吸湿的转子;使转子旋转的驱动部、使再生空气在转子的一部分中旋转的循环路径及循环风扇、在循环路径中向转子照射辐射热从而使水分从转子中放出的加热器、以及用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冷却含有转子所放出来的水分的再生空气并使其凝结的冷凝器、为使从吸气口吸引进来的空气在转子和冷凝器分流之后一同吸入到送风机中再从排气口排出,而将转子和冷凝器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在壳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承载了吸湿剂的转子吸收水分,并将吸收了的水分作为冷凝水回收的除湿机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将用转子吸收了的水分作为冷凝水回收的除湿机,具有如下结构,即、 用加热器加热转子吸收了的水分并使其放出到高温的再生空气中,将含有该放出来的水分的高湿的再生空气在冷凝器中冷却并回收冷凝水,使除去水分后的再生空气返回到加热器并使其进行循环。就该再生空气循环型结构而言,由于高湿的再生空气不排出到装置外部, 所以具有可高效除湿的优点。为了提高该除湿效率,将加热器的热量高效地给予转子并以较少的能量进行水分放出的同时,尽可能抑制从用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的再生空气的循环系统的泄漏是很重要的。另外,就这种再生空气循环型结构而言,由于还可利用在从再生空气中回收水分时所得到的冷凝热,所以具有可快速干燥衣物等之类的优点。为了提高该干燥效率,在增加对干燥对象物供给的空气的风量的同时,尽可能供给高温低湿的干燥空气是很重要的。作为这种将加热器的热量高效地给予转子的方法,日本专利第29似932号公报公开了以下技术,即,将加热器紧挨转子的低压侧,即相对于应除湿的空气的风向的风下游侧进行安装,利用该加热器的辐射热和用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的再生空气使水分从转子中放出。这种情况,加热器的辐射热被用于放出位于保有水分比较少的转子的除湿空气风下游侧部分的水分,另外,用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的再生空气被用于放出位于保有水分比较多的转子的除湿空气风上游侧部分的水分。但是,在这种现有的方法中,由于可给予非常高的温度的辐射热被用于放出位于保有水分比较少的转子的除湿空气风下游侧部分的水分,因而存在无法高效利用加热器的热来放出水分、除湿效率较低的问题。另外,由于在转子的低压侧配置加热器,所以有必要在用于容纳加热器并使再生空气流动的加热器外壳和转子之间设置间隙的场合,例如,为了实现节省维护作业实现长时间无维护运转的场合,存在用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的再生空气从该加热器外壳和转子的间隙向转子的风下游侧泄漏,产生加热器的热损耗,除湿效率降低的问题。另外,日本特开2000-U6498号公报作为用于这种干燥用途的除湿机,公开了以下技术即,将由送风机送出的空气首先供给到冷凝器,通过冷却高湿的再生空气,从而给予冷凝热变为高温,其后,再供给转子除去湿气的同时,给予吸附热变为高温低湿,并供给到干燥对象物。但是,就这种结构而言,由于在冷凝器中给予冷凝热而使温度上升的空气供给到转子,所以存在转子的吸湿效率降低的问题。另外,日本特开2000-U6498号公报公开了以下技术,S卩,将由送风机送出的空气首先供给到转子除去湿气的同时,给予吸附热变为高温低湿,其后,供给到冷凝器,通过冷却高湿的再生空气,从而给予冷凝热进一步变为高温,供给到干燥对象物。但是,在该结构中,由于在转子中温度因吸附热等上升后的空气供给到冷凝器,所以存在冷凝器的冷却效率降低的问题。另外,日本特开2000-U6498号公报公开了以下技术,S卩,将由送风机送出的空气分流到转子和冷凝器,分流到转子一侧的空气除去湿气的同时,给予吸附热变为高温低湿供给到干燥对象物,分流到冷凝器一侧的空气通过冷却高湿的再生空气从而给予冷凝热变为高温,再供给到干燥对象物。但是,在该结构中,需要在装置内部形成用于将从送风机送出来的空气分流到转子和冷凝器的风道,装置结构大型化的同时,由于风道的通风阻力也变高,所以存在无法对大量的空气进行送风、干燥效率低的问题。另外,日本特开2002-361026号公报公开了以下技术,S卩,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空气,将一方的空气供给到冷凝器,由高湿的再生空气给予冷凝热变为高温,将另一方的空气供给到转子在除去湿气的同时,给予吸附热变为高温低湿,将用冷凝器变为高温的空气和用转子变为高温低湿的空气一起用送风机送向干燥对象物。但是,在该结构中,为了从不同的方向导入空气,有必要在两处设置吸气口,所以需要用于在开有两处吸气口的主体的两面侧顺利地吸入空气的吸入空间,存在设置场所被限定,使用方便性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在开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内,具备从吸气口吸气并从排气口排气的送风机,从送风机所供给的空气中进行吸湿的圆盘状的转子,使转子旋转的驱动部,形成为使再生空气在转子的一部分中循环的循环路径,使再生空气在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循环风扇,在循环路径中使水分从转子中放出的加热器,由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冷却含有转子所放出来的水分的再生空气并使水分凝结的冷凝器;加热器的设置使得向着转子的保有较多水分的部分照射辐射热。根据这种结构,通过送风机的运转将空气从吸气口吸引到壳体内并供给到转子和冷凝器。供给到转子的空气被吸湿而除去湿气的同时给予吸附热变为高温低湿。另一方面, 从空气中吸湿后的转子向再生空气放出水分,该再生空气由驱动部驱动沿循环路径移动, 由加热器加热并在循环路径中流动。在此,由于加热器对转子的保有水分较多的部分照射辐射热,所以因辐射热的作用而增加从转子放出的水分量。转子所放出来的水分包含在用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的再生空气中并流入到冷凝器中。在冷凝器中再生空气被由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冷却而使水分饱和,该饱和了的水分便作为冷凝水回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在吸入面一侧沿铅直方向切断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长边一侧的剖视图。图4是在与吸入面相反一侧沿铅直方向切断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长边一侧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内部主要零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安装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上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安装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上的冷凝器的简易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安装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上的冷凝器的固定保持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安装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上的加热器外壳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运转动作的简易水平剖视图。图中1-壳体,2-过滤器,3-吸气口,4-容器,7-排气口,8_风向改变部,11-分隔壁,12-转子,13-冷凝器,14-加热器,15-加热用开口部,16-加热器外壳,17-循环风扇,18-循环壳体,19-腔室,20-送风机,21-吸入口,22-送出口,27-第一管道,28-第二管道,29-循环路径,30-排水口,31-挡块,32-连通管,33-泄水孔,34-圆形开口部,35-矩形开口部,37-周壁面,38-连接口,39-隔热板,45-隔热部件,46-吸湿剂,47-吸湿元件,48-齿轮,49-框架A,50-外圈,51-中心孔,52-内圈,53-肋,54-框架B,55-轴承部,56-驱动部,57-齿轮,58-驱动马达,59-第一遮蔽壁,60-第二遮蔽壁,61a、61b_传热板,62-内部通道,63-外部通道,64a、64b_间隔肋,72-流入部,73-箱体,74-扇形开口面,75-盖体,76-凸缘部,77-弯曲部,80-突出面,81-加热器框,84-分支风道,85-反射板,86-通风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立体图,图2是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及图2中,形成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在开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内,具备:从上述吸气口吸气并从上述排气口排气的送风机,从上述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中进行吸湿的圆盘状的转子,使上述转子旋转的驱动部,在上述转子的一部分上以使再生空气循环的方式形成的循环路径,使再生空气在上述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循环风扇,在上述循环路径中使水分从上述转子中放出的加热器,利用上述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冷却含有上述转子所放出来的水分的上述再生空气并使水分凝结的冷凝器;上述转子和上述冷凝器在上述壳体中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从上述吸气口吸引的空气分流到上述转子和上述冷凝器中之后,一同被吸入到上述送风机中再从上述排气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05.10.04 JP 2005-290953;2005.10.04 JP 2005-29095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在开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内,具备 从上述吸气口吸气并从上述排气口排气的送风机, 从上述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中进行吸湿的圆盘状的转子, 使上述转子旋转的驱动部,在上述转子的一部分上以使再生空气循环的方式形成的循环路径, 使再生空气在上述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循环风扇, 在上述循环路径中使水分从上述转子中放出的加热器,利用上述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冷却含有上述转子所放出来的水分的上述再生空气并使水分凝结的冷凝器;上述转子和上述冷凝器在上述壳体中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从上述吸气口吸引的空气分流到上述转子和上述冷凝器中之后,一同被吸入到上述送风机中再从上述排气口排出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相对上述送风机的送风方向前后划分上述壳体内部的分隔壁,在上述分隔壁上开有嵌插上述转子的圆形开口部和嵌插上述冷凝器的矩形开口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圆形开口部的内径为上述转子的外径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子至少由以下部件构成具有承载了吸湿剂的多个通道的环状吸湿元件, 形成为环状并沿着外周设置了外环齿轮的框架A,从环状的外圈向与上述吸湿元件的中心孔配合的内圈呈放射状架设肋的框架B, 嵌插到上述吸湿元件的中心孔中的轴承部; 由上述框架A和上述框架B从两轴侧夹持并容纳上述吸湿元件, 从上述框架B的相反一侧将上述轴承部嵌入到上述中心孔中,将上述框架A和上述框架B在其外周部固定,将上述除湿机做成将上述轴承部与上述框架B的上述内圈固定的结构, 上述驱动部由与上述外环齿轮啮合的齿轮和使上述齿轮旋转的驱动马达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B用厚度0. 1 0. 3mm范围的金属板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以覆盖上述外环齿轮的凹状部的方式沿着上述外环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胜见佳正藤井泰树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