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超层高结构外脚手架连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46661 阅读:14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大跨度、超层高结构外脚手架连墙方法,大空间混凝土主体结构(1)边缘梁柱上预埋连接件(2),作为连墙点(3),当遇超层高结构时,采用竖向斜拉钢管(5)与外脚手架(4)连接,竖向斜拉钢管(5)与主体结构(1)间夹角为45-60°,当遇大跨度结构时,采用横向斜拉钢管(7)使外脚手架(4)与主体结构(1)形成可靠连接,横向斜拉钢管(7)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外脚手架(4)平面呈45-60°夹角。解决了大跨度、超层高结构的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问题,适用于大跨度、超层高连墙件固定困难的公共建筑工程,能够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满足施工要求,有效利用资源,降低工程投资,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E04G脚手架、模壳;模板施工用具或其它建筑辅助装置
涉及脚手架搭设施工技术、预埋件安装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尤其是。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脚手架是重要的施工设备,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具有承载力大、装拆方便、搭设灵活、经济适用等优点,其双排脚手架体系已被广泛推广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一般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外脚手架连墙件与主体结构连接较容易,而在大跨度、超层高结构中外脚手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缺少连墙点,常规的施工技术很难解决此类问题,这就需要一种新的连墙件实施技术,确保外脚手架能够满足安全性和施工需求。公知技术中,随着经济建设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大开间、大跨度、大体量建筑逐年增多。由于这类建筑的柱网尺寸、建筑层高、水平构件的竖向间距较大,使建筑施工脚手架连墙件的布置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以下简称《规范》)等技术标准的要求,给脚手架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大空间的定义当柱网尺寸、建筑层高和水平构件的竖向间距大于脚手架立杆的 3步或3跨,连墙件的布置不能满足《规范》规定时,即认为柱网尺寸、建筑层高和水平构件, 简称柱网尺寸、建筑层高、竖向间距较大,脚手架的设计和施工应当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脚手架如同垂直放置的构格式平板,其厚度远小于纵向长度和竖向高度,侧向刚度很小,只能依靠连墙件与建筑物的可靠连接来保持整体稳定,架体宽度越小,脚手架的侧向刚度越小,风荷载作用下的侧向变形就越大,当脚手架处于悬臂状态时,架体宽度对脚手架稳定的影响更为明显,高宽比越大,稳定性越差;在混凝土柱子的模板支撑、钢筋帮扎、混凝土施工阶段,由于不能安装连墙件或建筑结构还不能承受脚手架因风荷载产生的水平推力,脚手架如同悬臂构件,悬臂长度越大、高度越高,稳定性越差。在柱子施工缝以上部位进行模板、 钢筋和混凝土施工时,下部脚手架顶端的连墙件将要承受包括脚手架悬臂部分传来的风荷载,对连墙件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架体高度较大的悬臂式脚手架,即使高宽比合理,在风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不足时,仍将对架体的整体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在上述三种工况条件下,若大面积张挂密目式安全网,对脚手架的稳定是极为不利的。连墙件设置间距和位置的影响在脚手架的侧向平面内,连墙件作为中间支座,可以阻止脚手架整体侧向位移,防止脚手架向内或向外倾覆,连墙件设置的间距和位置对脚手架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在风荷载作用下,脚手架将产生整体弯曲变形,使立杆成为压弯构件。连墙件的竖向间距越大,这种变形也就更大,立杆的工作条件越差,承载力越低。连墙件与脚手架主节点的距离也是影响立杆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由于作用于脚手架的风荷载是通过连墙件,以集中力的形式传给工程结构的,这个集中力对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显然是不利的,水平集中力越大、距脚手架主节点的距离越大,影响就越严重。提高脚手架整体稳定和立杆承载力的技术措施包括框架结构工程的脚手架立杆,应根据柱网布局进行布置。即在每个柱子部位布置一排立杆,中间按照<计算跨度的原则平均设置立杆,将连墙件布置在柱子上,为满足有关连墙件设置部位、间距的《规范》规定创造条件。在框架结构的柱子和水平构件上设置连墙件。 连墙件设置间距垂直方向不大于2步,水平方向不大于3跨。应采用刚性连墙件,并按在最不利工况条件下连墙件实际承担的水平荷载进行承载力计算。楼面结构或水平构件上的连墙件宜设置在梁柱的外侧,以便调节连墙件位置,使之与主节点的距离满足《规范》的要求, 必要时可适当调节脚手架步距,使水平构件上连墙件的设置位置与脚手架主节点重合或尽可能靠近主节点,以减少水平力对立杆受力的不利影响,改善立杆的受力性能。在框架结构柱子的模板、钢筋和混凝土施工阶段,脚手架应与楼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连成一体,以确保架体的稳定。在楼面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前应及时安装脚手架连墙件、 设置横向和水平斜撑,以保证脚手架与建筑物的可靠连结和减少架体的横向变形。横向斜撑的设置位置应与连墙件位置一致,垂直横向斜撑的间距宜氺3跨,水平斜撑的间距宜氺2 步架。必要时可同时采取适当加大脚手架横向宽度的方法,提高架体的横向刚度。垂直横向斜撑立杆连墙件水平横向斜撑楼面梁板楼面梁板楼面梁板连墙件柱水平斜撑垂直横向斜撑垂直横向斜撑连墙件楼面梁板连墙件水平斜撑柱柱连墙件水平斜撑垂直横向斜撑水平斜撑垂直横向斜撑柱网间距彡4跨层高氺3步柱网间距彡4跨,层高彡4步。例如,专利申请号201020272052 —种高大空间顶部施工的桁架式平台提升装置, 它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它是由桁架平台(1)和电动升降平台( 组成,桁架平台(1) 的两相对的侧边设置有电动升降平台O),电动升降平台⑵与桁架平台⑴固定连接。它能为高空间顶部施工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施工平台,与传统落地满搭脚手架的施工工艺相比,大大减少了原材料的用量,具有安全可靠,提高施工效率的优点,不但施工速度大大提高,也为施工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大跨度、大空间混凝土建筑的外脚手架连接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大空间混凝土主体结构边缘梁柱上预埋连接件,作为连墙点,当遇超层高结构时,外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件设置不能满足两步三跨要求时,在主体结构上预埋连接件,采用竖向斜拉钢管与外脚手架连接,竖向斜拉钢管与主体结构间夹角为45-60°,竖向斜拉钢管在楼面上的投影垂直于脚手架平面; 当遇大跨度结构时,采用横向斜拉钢管使外脚手架与主体结构形成可靠连接,横向斜拉钢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外脚手架平面呈45-60°夹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大跨度、超层高结构的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问题, 适用于大跨度、超层高连墙件固定困难的公共建筑工程,能够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满足施工要求,有效利用资源,降低工程投资,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连接件安装位置示意2是专利技术中外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示意3是图2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主体结构1,连接件2,连墙点3,外脚手架4,竖向斜拉钢管5,钢管连接 6,横向斜拉钢管7,楼面上预埋连墙件与外脚手架连接点8。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大空间混凝土主体结构1边缘梁柱上预埋连接件2,作为连墙点3,当遇超层高结构时(附图1),外脚手架4与主体结构1的连接件2设置不能满足两步三跨要求时,在主体结构1上预埋连接件2,采用竖向斜拉钢管5与外脚手架4连接,竖向斜拉钢管5与主体结构1间夹角为45-60°,竖向斜拉钢管5在楼面上的投影垂直于脚手架平面;当遇大跨度结构时(附图2),采用横向斜拉钢管7使外脚手架4与主体结构1形成可靠连接,横向斜拉钢管7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外脚手架4平面呈45-60°夹角。主体结构1边缘梁柱上预埋连接件2作为连墙点3,连墙点3与外脚手架4最近的结构间通过钢管连接6水平连接。主体结构1上的楼面上预埋连墙件与外脚手架连接点8,该点与外脚手架4之间通过竖向斜拉钢管5和横向斜拉钢管7连接。大空间混凝土主体结构1为大跨度、超层高时,梁上连接件2和楼面连接件2采用两步三跨设置,即两步三跨一拉结,两步就是两步大横杆,每一根横杆是一步;三跨就是每三根立杆为三跨,每一根立杆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大跨度、超层高结构外脚手架连墙方法,其特征是:大空间混凝土主体结构(1)边缘梁柱上预埋连接件(2),作为连墙点(3),当遇超层高结构时,外脚手架(4)与主体结构(1)的连接件(2)设置不能满足两步三跨要求时,在主体结构(1)上预埋连接件(2),采用竖向斜拉钢管(5)与外脚手架(4)连接,竖向斜拉钢管(5)与主体结构(1)间夹角为45-60°,竖向斜拉钢管(5)在楼面上的投影垂直于脚手架平面;当遇大跨度结构时,采用横向斜拉钢管(7)使外脚手架(4)与主体结构(1)形成可靠连接,横向斜拉钢管(7)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外脚手架(4)平面呈45-60°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亚伦侯济胜赵建雷叶强李强苏晓强王成军来德志缪建国朱成慧龚兵鲁德乔生辉王川王海森王双喜段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