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606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扁管,多组扁管设置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每组扁管上设置有翅片,每组扁管包括第一扁管、连接件和第二扁管,第一扁管的一端插入到连接件的一端,与连接件的内周相接,第一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流管相接,第二扁管的一端插入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连接件的内周相接,第二扁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流管连接,连接件的内部除了设置有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插入空间外,还设置有空腔,该空腔位于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之间,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外轮廓尺寸不相同,连接件的一端的外轮廓尺寸与连接件的另一端的外轮廓尺寸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灵活、阻力小、换热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主要由具有多个微通道的扁管、设置在两根扁管之间的翅片、两端集流管、以及制冷剂进出的输入管和输出管等组成,夹在两根集流管之间均是内通道前后没有变化的扁管,然而,制冷剂在换热器的流动换热,进行的是两相变化的过程,制冷剂的比容变化很大,这时,换热扁管仍然采用内通道没有变化的结构,明显不合适。 例如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制冷剂进入扁管中换热,逐渐从液态变为气态,而气态的比容远远大于液态的比容,这时如果制冷剂流通通道没有变化,那么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将迅速增大, 明显不利于蒸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阻力小、换热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平行流换热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扁管,多组扁管设置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每组扁管上设置有翅片,其特征是每组扁管包括第一扁管、连接件和第二扁管,第一扁管的一端插入到连接件的一端,与连接件的内周相接,第一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流管相接,第二扁管的一端插入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连接件的内周相接,第二扁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流管连接,连接件的内部除了设置有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插入空间外,还设置有空腔,该空腔位于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之间,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外轮廓尺寸不相同,连接件的一端的外轮廓尺寸与连接件的另一端的外轮廓尺寸不同,第一扁管的内通道总横截面积与第二扁管的内通道总横截面积不同。所述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具有不同的宽度、相同的厚度以及相同的内孔数量,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内孔的大小不同;或者,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具有不同的宽度、相同的厚度以及相同的内孔大小,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内孔的数量不同;或者,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具有不同的宽度、相同的厚度,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内孔大小和数量均不同。所述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上的翅片具有相同的高度,且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上的翅片的宽度分别与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具有相同的宽度、不同的厚度以及相同的内孔数量,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内孔的大小不同;或者,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具有相同的宽度、不同的厚度以及相同的内孔大小,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内孔的数量不同;或者,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具有相同的宽度、不同的厚度,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内孔大小和数量均不同。所述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上的翅片具有相同的宽度、不同的高度;第一扁管上的翅片的高度加上第一扁管的厚度后得到的节距,与第二扁管上的翅片的高度加上第二扁管的厚度后得到的节距相同。所述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具有不同的宽度、不同的厚度以及相同的内孔数量,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内孔的大小不同;或者,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具有不同的宽度、不同的厚度以及相同的内孔大小,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内孔的数量不同;或者,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具有不同的宽度、不同的厚度,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内孔大小和数量均不同。所述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上的翅片的宽度分别与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宽度相同,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上的翅片的高度不同;第一扁管上的翅片的高度加上该第一扁管的厚度后得到的节距,与第二扁管上的翅片的高度加上该第二扁管的厚度后得到的节距相同。所述每组扁管还包括第三扁管,第一扁管、连接件、第二扁管、连接件和第三扁管依次相接;其中,第一扁管的内通道总横截面积 > 第二扁管的内通道总横截面积> 第三扁管的内通道总横截面积,或者,第一扁管的内通道总横截面积<第二扁管的内通道总横截面积<第三扁管的内通道总横截面积。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其另一端之间的夹角为0 180°。本专利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通过中空的连接件将具有不同的外形尺寸、不同的内孔大小或数量的两段或多段扁管连接在一起,实现内通道总横截面积的逐渐变化,从而适应制冷剂在平行流换热器的内部两相转换时比容的变化,降低流速,减小流动阻力,进而改善平行流换热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比如制热状态时,制冷剂在扁管中逐渐蒸发,液态制冷剂逐步转变为气态制冷剂, 比容迅速增大,流速将增大,阻力增大,这时,内通道总横截面积由小变大,可以使流速降低,从而减小流动阻力,降低节流效应,提高系统制热量。相反地,制冷状态时,制冷剂刚进入扁管时为气态,比容大,流速比较大,较大的内通道总横截面积就可以使流速降低,从而减小流动阻力。然后气态制冷剂逐步转变为液态制冷剂,比容减小,流速降低,阻力也降低,这时减小内通道总横截面积,可以增加流速,增强换热效果。本专利技术将两根集流管之间的若干扁管均分成内通道总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或多段,扁管的外轮廓的尺寸不同,扁管的内通道总横截面积或数量也不同,然后用一种中空的两端的外轮廓与不同外轮廓的第一扁管、第二扁管相配合的连接件将其连接,使制冷剂从液态到气态变化的过程实现内通道总横截面积由小变大,这样可以降低制冷剂的流速,从而减小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同理,制冷剂反向流动同样也可以减小制冷剂的流动阻力,提高制冷或制热效果。本专利技术也可在不同段的扁管上,也就是第一扁管、第二扁管上,设置不同片型和片距的翅片,根据不同段的换热量的不同而进行调节,优化换热。本专利技术也可通过将第一扁管或第二扁管变宽度或者变厚度的连接组合,实现平行流换热器1 2排,即1点几排之间的灵活设置。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阻力小、换热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B-B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的C-C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的D-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8中的E-E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8中的F-F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为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第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5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6中的G-G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5的H-H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5的I-I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1为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2为第四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25为图23中的J-J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6为图22的K-K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7为图22的L-L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8为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9为第五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0为图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1为图四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2为图30中的M-M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3为图四中的N-N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4为图四中的0-0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5为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6为第六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7为图3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8为图3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9为图36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0为第六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扁管,2为连接件,3为第二扁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扁管,多组扁管设置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每组扁管上设置有翅片,其特征是每组扁管包括第一扁管(1)、连接件(2)和第二扁管(3),第一扁管(1)的一端插入到连接件(2)的一端,与连接件(2)的内周相接,第一扁管(1)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流管相接,第二扁管(3)的一端插入到连接件(2)的另一端,与连接件(2)的内周相接,第二扁管(3)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流管连接,连接件(2)的内部除了设置有第一扁管(1)和第二扁管(3)的插入空间外,还设置有空腔,该空腔位于第一扁管(1)和第二扁管(3)之间,第一扁管(1)和第二扁管(3)的外轮廓尺寸不相同,连接件(2)的一端的外轮廓尺寸与连接件(2)的另一端的外轮廓尺寸不同,第一扁管(1)的内通道总横截面积与第二扁管(3)的内通道总横截面积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云程志明张智冬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