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赤泥处理燃煤烟气中SO*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437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赤泥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涉及一种冶炼过程废弃物利用及燃煤烟气的净化方法,特别是利用生产氧化铝废弃物赤泥脱除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赤泥作为吸收剂来脱除烟气中的SO↓[2]有害气体成分,将赤泥用水调配成液固比L/S(重量比)为10~15∶1的赤泥稀释浆,在填料吸收塔中与燃煤烟气逆流接触,吸附、吸收燃煤中的SO↓[2]气体成分,在经过循环吸收至赤泥浆的pH值为中性时,外排沉降分离,分离后的脱硫赤泥作为建材生产原料而循环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有效地中和掉赤泥中的碱、碱土金属离子,从而为赤泥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更好的条件。成为建材生产的原料资源,进而实现清洁文明生产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赤泥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涉及一种冶炼过程废弃物利用及燃煤烟气的净化方法,特别是利用生产氧化铝废弃物赤泥脱除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
技术介绍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的废弃产物,化学成份极其复杂,碱性很高,其附液的PH值大于12.5,污水综合排放划分为超标废水。赤泥的排出量很大,每生产一吨氧化铝即排出一吨左右的赤泥。2000年国内氧化铝产量700万吨,排出赤泥约700万吨;2005年国内氧化铝产量850万吨,排出赤泥约850万吨;2006年国内氧化铝预计产量1130万吨,排出赤泥约1130万吨;赤泥(含附液)属于有害的强碱性废渣。目前世界各国大多氧化铝厂采用堆存的方式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和农田,耗费较多的堆场建筑和维护费用,赤泥中残留的强碱成分,对地下水系和环境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和潜在危害。由于赤泥特有的理化性质,化学和物相组成复杂,且还有强碱性组分,一直是氧化铝工业三废治理的难点和重点。如何最大程度的限制赤泥的环境危害,多渠道的综合利用赤泥,成为氧化铝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年耗量巨大,燃煤所排放的SO2气体对大气环境构成沉重的压力和危害。我国当前的大气污染物中SO2的87%,粉尘的71%来自煤炭燃烧。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4年全国SO2排放量为2254.9万吨,居世界之首。随着SO2排放量的逐年上升,酸雨区呈逐年扩大之势,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而燃煤烟气脱硫还近乎空白。因此抓住燃煤烟气SO2排放这一主要危害大气环境的源头并加大烟气脱硫治理力度,是控制SO2污染的重要环保技术措施。在《赤泥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何伯泉、周国华等,《轻金属》2001年第2期)中,介绍了完善赤泥的堆存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在综合利用方面主要有红色颜料、酸性土壤调节剂、有价值元素回收、铸铁生产、建筑材料(水泥、砖)应用、橡胶和塑料工业填料、废水废气的处理等,其中应用赤泥治理废水废气,“以废治废”的研究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国外在利用赤泥治理废水废气方面的应用技术专利数量较多。在废气治理方面多采用预处理过的赤泥作吸附剂或吸收剂,脱除废气中的SO2、H2S、NOx等酸性污染气体。国内在赤泥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水平较低,仅有个别氧化铝厂用赤泥来生产水泥,其余多以堆存方式处理,尤其在利用赤泥治理废水、废气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在《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技术研讨》(关多娇、徐有宁《环境保护》2005年第8期)中,分析评述了从国外引进的烟气脱硫技术的特点及相关工艺指标。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烟气脱硫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创新,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技术工艺。采用炉内喷钙脱硫与烟气脱硫相结合以简化工艺,提高烟气脱硫效率。在《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研究》(杨亭阁《化学工程师》2002年第1期)中,介绍了以炉内和炉后两次固硫的喷钙脱硫技术的机理性研究,从脱硫技术原理入手,探讨了影响脱硫剂对SO2吸附能力的因素。提出加入碱金属化合物及Cr2O3,改善石灰石的高温脱硫效率。并提出了应用水膜离子反应模型解释低温下Ca(OH)2与SO2反应机理的新观点,分析计算了炉内喷钙脱硫运行热效率的影响程度。相关资料显示对于燃煤烟气脱硫的基础性研究,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固硫特性和固硫机理上的研究相当深入,在工业应用上已相当成熟。在固硫剂石灰石吸收SO2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理论研究方面相当广泛和深入,并提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它们以不同角度描述了CaO的固硫特性。国内在这方面工作相当滞后,基础理论研究及相关数据较为匮乏。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在燃煤烟气脱硫方面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积累经验及数据,为工业设计及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解决氧化铝厂赤泥堆积产生的问题,燃煤烟气中SO2的产生的问题仍是目前工业上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利用赤泥减少堆积产生的问题,又能有效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利用赤泥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赤泥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赤泥作为吸收剂来脱除烟气中的SO2有害气体成分。一种利用赤泥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过程为将赤泥用水调配成液固比重量比L/S为10~15∶1的赤泥稀释浆,在填料吸收塔中与燃煤烟气逆流接触,吸附、吸收燃煤中的SO2气体成分,在经过循环吸收至赤泥浆的PH值为中性时,外排沉降分离,分离后的脱硫赤泥作为建材生产原料而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赤泥稀释液作为吸收剂来脱除烟气中的SO2有害气体成分,在经过多次的循环后,赤泥浆的PH值接近或达到中性时,可外排沉降分离。分离后的脱硫赤泥亦可作为建材生产原料而循环利用。燃煤烟气脱硫技术原理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利用赤泥中包含的有害环境的碱金属离子及碱土金属离子,对燃煤烟气中有害的SO2、NOx等酸性气体成分进行吸附、吸收。在达到削减燃煤烟气中有害环境的SO2排放量的同时,也能有效地中和掉赤泥中的碱、碱土金属离子,从而为赤泥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更好的条件。成为建材生产(如水泥、砖)的原料资源,进而实现“以废治废,循环利用”的清洁文明生产的目标。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利用赤泥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将赤泥作为吸收剂来脱除烟气中的SO2有害气体成分,将赤泥用水调配成液固比重量比L/S为10~15∶1的赤泥稀释浆,在填料吸收塔中与燃煤烟气逆流接触,吸附、吸收燃煤中的SO2气体成分,在经过循环吸收至赤泥浆的PH值为中性时,外排沉降分离,分离后的脱硫赤泥亦可作为建材生产原料而循环利用。实施例1将赤泥用水调配成液固比L/S(重量比)为10∶1的赤泥稀释浆,在填料吸收塔中以喷淋形式与燃煤烟气逆流接触,吸附、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吸收前燃煤烟气中SO2浓度为980mg/m3,吸收后燃煤烟气中SO2浓度为190mg/m3,脱硫率为80.6%。经过循环吸收赤泥浆的PH值近中性时,赤泥浆外排沉降分离,分离后的脱硫赤泥符合作为建材生产原料标准。实施例2将赤泥用水调配成液固比重量比L/S为12∶1的赤泥稀释浆,在填料吸收塔中以喷淋形式与燃煤烟气逆流接触,吸附、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吸收前燃煤烟气中SO2浓度为920mg/m3,吸收后燃煤烟气中SO2浓度为180mg/m3,脱硫率为80.4%。经过循环吸收赤泥浆的PH值为中性时,赤泥浆外排沉降分离,分离后的脱硫赤泥符合作为建材生产原料标准。实施例3将赤泥用水调配成液固比重量比L/S为15∶1的赤泥稀释浆,在填料吸收塔中以喷淋形式与燃煤烟气逆流接触,吸附、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吸收前燃煤烟气中SO2浓度为950mg/m3,吸收后燃煤烟气中SO2浓度为160mg/m3,脱硫率为84.2%。经过循环吸收赤泥浆的PH值为中性时,赤泥浆外排沉降分离,分离后的脱硫赤泥符合作为建材生产原料标准。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赤泥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赤泥作为吸收剂来脱除烟气中的SO2有害气体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赤泥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过程为将赤泥用水调配成液固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赤泥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赤泥作为吸收剂来脱除烟气中的SO↓[2]有害气体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熙慧吕子剑吴钢吴红应黄健何静华安松琦郭显锋张剑辉李春潮张育新海胜利朱花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