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的笛头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1297 阅读:4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萨克斯的笛头调节结构,包括号口管、固定芯、尾部与脖管固定连接的调节芯、调节螺母和圆环形锁母,所述的固定芯包括可匹配地固定设置在号口管上的圆环以及导键,所述的调节芯包括可匹配地套设在号口管的套筒,形成在套筒一端且其环周面上形成螺纹的凸环,以及贯通套筒外表面的沿轴向设置且与导键匹配的导槽;所述的调节螺母包括同轴设置的两部分直径不同的圆筒结构,其中小直径部分的内腔壁上形成有与凸环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大直径部分将圆环包容其内并与设置在与导键相异侧的锁母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笛头调节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紧凑,减少每次使用前调试音准步骤和提高调整精度,便于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西洋乐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萨克斯的笛头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萨克斯又称萨克斯管,是技术者根据波姆式长笛的发音原理所技术,此乐器用单簧片吹奏,开闭音孔的构造及音域与单簧管相似,管体为铜制的,因此又可属铜管乐器。其音色介于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之间,既有铜管乐的燎亮,又有木管乐的柔和,音色变化美妙,深沉而平静,富有感情,轻柔而忧伤,不但能出色地演奏古典音乐,而且更善于演奏爵士音乐、轻音乐,是目前颇受音乐界人士喜爱的一种乐器。萨克斯的结构通常包括金属制抛物线形圆锥管体、与单簧管类似的笛头、波姆体系音键系统、吹嘴以及号口,管体两端分别安装笛头及号口,笛头与管体之间安装吹嘴,管体自笛头所在端至号口所在端管径逐渐增大。目前,除降B调高音萨克斯管采用直管外,其余萨克斯管均弯成烟斗形,包括中音萨克斯、次中音萨克斯、上低音萨克斯。萨克斯为纯手工制作,萨克斯组装完毕后,并不能马上拿出来演奏,需要调音,调音也并不是要把萨克斯上的螺丝等使劲柠紧就行,而是要调节到一个适合的度。而且每次乐队合奏前,一般用标准音A校音,校音时中音萨克斯大林奏升F,次中音奏B。倘若萨克斯音高偏低,笛头往脖管的软木上多插一些;倘若萨克斯音偏高时,笛头从脖管的软木处向外拔一些,直到音高较准为止。对于笛头处的调节,需要调节笛头的插入深度,靠手动调节难度大很难找打合适的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快速简单调节笛头插入脖管深度,准确完成音高校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萨克斯的笛头调节结构,包括号口管、固定芯、尾部与脖管固定连接的调节芯、调节螺母和圆环形锁母,所述的固定芯包括可匹配地固定设置在号口管上的圆环以及设置在一侧沿号口管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导键,所述的导键为圆弧形燕尾结构且与号口管间隔设置;所述的调节芯包括可匹配地套设在号口管的套筒,形成在套筒一端且其环周面上形成螺纹的凸环,以及贯通套筒外表面的沿轴向设置且与导键匹配的导槽;所述的调节螺母包括同轴设置的两部分直径不同的圆筒结构,其中小直径部分的内腔壁上形成有与凸环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大直径部分将圆环包容其内并与设置在与导键相异侧的锁母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笛头调节结构还包括一个尾部带有侧挡板收口结构的圆筒形外罩,其可匹配地套设在调节芯上且厚度等于或者小于凸环相对于套筒的高度,该外罩可以有效保护外观不受影响。在所述的调节螺母小直径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增加摩擦效果的凸点或者螺纹。所述的固定芯在与导键相异侧沿轴向向前凸出地形成有用以支撑锁母的凸环。所述锁母的外环周面上形成有螺纹,所述的调节螺母的大直径部分端部内腔壁上形成与之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的调节螺母和锁母间设置有贯穿的固定针,将锁母与调节螺母端部固定连接,借助固定芯圆环的限位,即可实现本技术的调节效果。所述锁母的外环周面上形成有凸环或凹槽,所述的调节螺母的大直径部分端部内腔壁上形成与之匹配的凹槽或凸环,借助凹槽和凸环的配合,实现锁母与调节螺母端部的可转动固定连接,同样可以实现本技术之目的。本技术的笛头调节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紧凑,利用两个套管间的相对滑动调节笛头位置,不会导致漏气,不影响音质效果,且操作简单能精细调节,提高产品档次,且其可以有效保证位置的准确性,使用时只需将笛头插入软木层底部即可,减少每次使用前调试音准步骤和提高调整精度,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号口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芯结构侧视图;图3为图2所示固定芯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芯结构侧视图;图5为图4所示调节芯的右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调节螺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外罩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笛头调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8所示,本技术的笛头调节结构包括号口管1、固定芯2、调节芯3、调节螺母4,锁母6以及外罩7。如图1所示所述的号口管1为变直径铜管结构,其小直径端外表面形成有软木层 11以与笛头相插接,在软木层11的尾部固定设置有固定芯2,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固定芯2包括可匹配地固定设置在号口管1上的圆环21,设置在圆环21临近软木层一侧向前凸出的凸环22,以及设置在远离软木层一侧的两个间隔对称设置的导键23,所述的导键23为圆弧形燕尾结构且与中心的号口管1间隔设置。所述的锁母6可匹配地套设在固定芯2的凸环22之上,为便于与在后描述的调节螺母相连接,所述锁母6的外环周面上形成有螺纹。如图4、5所示,所述的调节芯3包括可匹配地套设在号口管1的套筒31,形成在套筒左端的凸环32,以及贯通套筒31外表面的对称设置的两个与导键23匹配的导槽33,所述的凸环32相对于套筒31环周面向外凸出并且在所述的凸环32的环周面上形成螺纹。如图6所示,所述的调节螺母4包括同轴设置的两部分圆筒结构,大直径部分41 和小直径部分42,在该两部分圆筒内部均形成有内螺纹,其中小直径部分42的内螺纹与调节芯3的凸环32上的外螺纹相匹配,大直径部分41的内螺纹与套设在固定芯2凸环22的锁母6的外螺纹相配合。为便于调节避免旋转时发生打滑现象,在所述的调节螺母4小直径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增加摩擦效果的凸点或者螺纹。为避免调节芯在旋转过程中旋出调节螺母影响外观,如图7所示,本技术的外罩7为尾部带有侧板收口结构的圆筒形结构,其可匹配地套设在调节芯3的右端,所述的外罩7的厚度以等于或者小于凸环32相对于套筒31的高度,以避免其与调节螺母发生干涉。进一步地,为提高调节过程中调节螺母与锁母的固定配合,防止两者脱离连接,两者之间设置有贯穿的固定针,借助固定针将两者固定连接,在调节螺母旋转时,带动锁母绕凸台旋转而不会引发调节螺母相对于固定芯的位置变化。下面将通过具体的组装以其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阐述和说明。首先将固定芯2套设在号口管1上并焊接固定,固定芯插入号口管1的长度以大于导键的长度为宜,然后将调节芯匹配地插入固定芯之上,导槽与导键的配合提高了两者之间的稳定性,然后将外罩及调节螺母依次套设调节芯上并旋转调节螺母使其大直径部分延伸到固定芯圆环的左侧,自左侧将锁母与调节螺母的大直径部分螺纹配合连接,最后将固定芯的尾部与脖管90端部焊接连接即完成本技术调节结构的组装。在本技术的笛头在需要调节时,只需要左右旋转调节螺母,因为调节螺母的前端被锁母所限位,调节螺母只能旋转而不能相对于固定芯发生移动,调节螺母的相对于调节芯的旋转即可使得调节芯相对于固定芯沿其导槽向前或者向后移动,因为调节芯与萨克斯的脖管固定连接,即实现了号口管1相对于脖管的插入或者拉出,完成笛头的调节。由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萨克斯的笛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号口管(1)、固定芯O)、尾部与脖管固定连接的调节芯(3)、调节螺母(4)和圆环形锁母(6),所述的固定芯( 包括可匹配地固定设置在号口管(1)上的圆环以及设置在一侧沿号口管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导键 (23),所述的导键03)为圆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萨克斯的笛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号口管(1)、固定芯(2)、尾部与脖管固定连接的调节芯(3)、调节螺母(4)和圆环形锁母(6),所述的固定芯(2)包括可匹配地固定设置在号口管(1)上的圆环(21)以及设置在一侧沿号口管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导键(23),所述的导键(23)为圆弧形燕尾结构且与号口管(1)间隔设置;所述的调节芯(3)包括可匹配地套设在号口管(1)的套筒(31),形成在套筒一端且其环周面上形成螺纹的凸环(32),以及贯通套筒(31)外表面的沿轴向设置且与导键(23)匹配的导槽(33);所述的调节螺母(4)包括同轴设置的两部分直径不同的圆筒结构,其中小直径部分(42)的内腔壁上形成有与凸环(32)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大直径部分(41)将圆环(21)包容其内并与设置在与导键相异侧的锁母(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存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宝乐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