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钢管升降式外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7927 阅读:6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方钢管升降式外脚手架涉及一种方钢管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升降式脚手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提升梁、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框架、架体和防坠落装置构成,至少3个提升梁等距排列,提升梁由挂板和槽钢组成,挂板通过至少两个穿墙螺栓与外墙壁固定连接,槽钢与挂板连接根部固定连接有加强三角板;提升梁中部设有防坠落装置,其下方安装有电动葫芦;提升梁端部焊接有槽钢挡板,挡板上连接有导轮,导轮位于竖向主框架的槽钢导轨的凹槽内,与导轨滑动接触连接,水平支承框架由方钢管焊接而成的桁架,与其上部的架体连接并与竖向主框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可靠,外架体是通过焊接拼装成型,整体性能好,且消防安全效果明显;安装简便快捷,高空作业安装速度快,架体提升速度快,在一个半小时内能平稳顺利提升到位,施工操作时环境秩序井然,有利于创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外架体一次性加工成型,重量轻,可多次周转使用,技术先进,施工管理单一,无卡扣件等零星施工材料,省工省料,经济实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方钢管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升降式脚手架。 技术背景现有的扣件钢管脚手架采用扣件连接圆钢管构造而成,这种脚手架现场安装工序繁琐、耗时长、安全系数低、钢材使用量大并且对工地环境污染大,且自身重量重,耗材运输工作量大,扣件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现有脚手架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自身重量轻、安全系数高、对施工环境污染小的升降式外脚手架。本技术所述的方钢管升降式外脚手架,由提升梁、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框架、架体和防坠落装置构成,提升梁由挂板和槽钢组成,挂板通过至少两个穿墙螺栓与外墙壁固定连接,槽钢与挂板连接根部固定连接有加强三角板;提升梁中部设有防坠落装置,其下方安装有控制架体升降的电动葫芦;提升梁端部焊接有槽钢挡板,挡板上连接有导轮,导轮位于竖向主框架的槽钢导轨的凹槽内,与导轨滑动接触连接,起到架体升降导向的作用; 水平支承框架由方钢管焊接而成的桁架,与其上部的架体连接并与竖向主框架相连。竖向主框架的导轨与防坠装置中的楔形装置相碰,起到防坠落的作用所述的方钢管升降式外脚手架,所述的架体由内栏片和外栏片构成,外栏片与内栏片均由主管和横管连接而成的框,外栏片的框架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网,外栏片与内栏片之间为过道,在外栏片与内栏片之间连接有斜撑杆。所述的方钢管升降式外脚手架,架体的平面由外栏片和内栏片连接而成的框,在架体的拐角处连接有灯笼架,灯笼架为四方体结构。所述的内栏片的框架上有孔,相邻内栏片之间的孔位置一一对应,螺栓通过框架上的孔将相邻的内栏片固定连接成片。所述的外栏片的框架上有孔,相邻外栏片之间的孔位置一一对应,螺栓通过框架上的孔将相邻的外栏片固定连接成片。内栏片与内栏片、外栏片与外栏片之间的连接缝相互错开。所述的孔上连接有加强片。在框架上有对角斜加强筋。所述的提升梁的导轨与主框架的纵向方钢管连接,最低连接高度为12. 6-16. an。所述的方钢管升降式外脚手架架体的内栏片与外栏片之间为过道,在过道内连接有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安全方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升降式外脚手架,可根据脚手架的宽度,安装至少3根等距排列的提升梁,以实现对整个脚手架的整体提升,提升梁中部设有防坠落装置,其下方安装有控制架体升降的电动葫芦,当需要对架体进行提升时,松开电动葫芦的铰链,启动电动葫芦即可实现对整个架全的提升,当提升到位则将电动葫芦用铰链固定即可,如果发生固定电动的铰链脱开或断裂时,承受电动葫芦重量的防坠落装置的弹簧弹起,楔形卡片落下,卡住主框架导轨,从而有效地防止整个架体的坠落,可提升的架体采用方钢管制作,而架体在加工厂预制焊接成内栏片框架和外栏片框架,为了加强框架的抗压能力,在框架的四个角或者对角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外栏片框架上的防护网采用金属网,在金属网的四边采用压条和自攻螺栓固定,也可以焊接,以加强到防护网的防护能力,在受较大外力的冲击下也不易破损,能防止较大重量的物品坠落,且改变了传统的尼龙网不防火的缺陷,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生产安全,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护网的防护效果,在框架上固定加强筋上,再通过螺栓连接加固压条即可,预制焊接成框架外栏片和内栏片在施工现场只需用螺栓将框架上的孔连接起来即可组装成脚手架,为了保护反复使用不产生形变,在框架的孔上固定连接了加强片,安装时,上一排栏片与下一排栏片之间错缝安装,使整个脚物架的受力均勻,进一步保证了脚手架的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用体积小的外栏片杠架、内栏片框架组装成型,减少了工地施工时的污染,在安装使用时无需对整个建筑进行大包围,架体的高度仅为建筑层高的3-5层,根据施工的高度需求提升或下降,实现了灵活调整。脚手架可以是平面结构,也可以是方形结构。当脚手架为方形结构时,脚手架的拐角处连接灯笼架,灯笼架为方钢管焊接而成的四方体框架,在相邻的两个面的架体上有与内栏片和外栏片位置对应的孔,另外两个面上则固定连接防护网,安装时,只需通过孔用螺栓即可固定,保证了脚手架的整体安全性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钢管升降式外脚手架,整个架体耗材用量与传统钢管升降脚手架相比节约钢材百分之六,并节省卡扣件材料用量,如将卡扣件重量计入,则方钢管架体只有圆钢管架体总重量的百分之七十九。采用方钢管外架节能环保效果显著,起到促进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此外,本技术安全可靠,外架体是通过焊接拼装成型,整体性能好, 整个升降过程中有一防护网、防坠落装置等多重安全保护,做到万无一失,且消防安全效果明显;安装简便快捷,外架体在地面分段组装成型,外栏片和内栏片通过横钢杆连接成框架,高空作业安装速度快,架体提升速度快,在一个半小时内能平稳顺利提升到位,施工操作时环境秩序井然,安全度大,立面清爽,美观大方,有利于创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外架体一次性加工成型,重量轻,可多次周转使用,技术先进,施工管理单一,无卡扣件等零星施工材料,省工省料,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升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升梁结构示意图。图4为为本专利技术提升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竖向主框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内栏片结构示意图。图8为外栏片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架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提升梁,2-竖向主框架,3-架体,4-挂板,5-槽钢,6-三角板,7_挡板, 8-导轮,9-导轨,10-内栏片,11-外栏片,12-主管,13-横管,14-斜撑杆,15-孔,16-加强筋,17-加强片,18-防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9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钢管升降式外脚手架,由提升梁1、竖向主框架2、 水平支承框架、架体3和防坠落装置构成,提升梁1由挂板4和槽钢5组成,挂板4通过至少两个穿墙螺栓与外墙壁固定连接,槽钢5与挂板4连接,根部固定连接有加强三角板6 ; 提升梁1中部设有防坠落装置,其下方安装有控制架体升降的电动葫芦;提升梁1端部焊接有槽钢挡板7,挡板7上连接有导轮8,导轮8位于竖向主框架2的槽钢导轨9的凹槽内,与导轨9滑动接触连接,起到架体升降导向的作用;水平支承框架由方钢管焊接而成的桁架, 与其上部的架体3连接并与竖向主框架2相连,架体3与竖向主框架2连接。竖向主框架 2的导轨9与防坠装置中的楔形装置相碰,起到防坠落的作用。所述的架体3由内栏片10 和外栏片11构成,外栏片11与内栏片10均由主管12和横管13连接而成的框,外栏片11 的框架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8,外栏片11与内栏片10之间为过道,在外栏片与内栏片之间连接有斜撑杆14。所述的方架体的平面由外栏片11和内栏片12连接而成的框,在架体的拐角处连接有灯笼架,灯笼架为四方体结构。所述的内栏片10的框架上有孔15,相邻内栏片之间的孔15位置一一对应,螺栓通过框架上的孔将相邻的内栏片固定连接成片。所述的外栏片11的框架上有孔15,相邻外栏片之间的孔15位置一一对应,螺栓通过框架上的孔将相邻的外栏片固定连接成片。内栏片10与内栏片10、外栏片11与外栏片11之间的连接缝相互错开,如图9所示。所述的孔15上连接有加强片17。在框架上有对角斜加强筋16。 所述的提升梁1的导轨与主框架的纵向方钢管连接,最低连接高度为12. 6-16. 2m。所述的方钢管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钢管升降式外脚手架,由提升梁、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框架、架体和防坠落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至少3个提升梁等距排列,提升梁由挂板和槽钢组成,挂板通过至少两个穿墙螺栓与外墙壁固定连接,槽钢与挂板连接根部固定连接有加强三角板;提升梁中部设有防坠落装置,其下方安装有电动葫芦;提升梁端部焊接有槽钢挡板,挡板上连接有导轮,导轮位于竖向主框架的槽钢导轨的凹槽内,与导轨滑动接触连接,水平支承框架由方钢管焊接而成的桁架,与其上部的架体连接并与竖向主框架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西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