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裙板手动校形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4044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铁裙板手动校形工装,属于机械领域。其结构是底座及胶质滑轮支架分别与工装台架固定连接,胶质滑轮设置于胶质滑轮支架的内部,底座上固定连接弧形板支架,弧形板支架的边缘设置压杆移动槽,该压杆移动槽与压杆滑动连接,压板固定于压杆靠近待加工裙板的一端,弧形板支架的上部和下部沿待校形裙板弧度设置裙板固定板。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快速地修复裙板表面缺陷。实践表明,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校形工装校形后的裙板可恢复裙板形状,达到工程质量要求,大幅度降低废品率,并且校形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校形工装,尤指适合高铁裙板的缺陷修复、广泛应用于各类曲面表面恢复的高铁裙板手动校形工装
技术介绍
高铁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列为“大国技术”。三十多年以来,这一世界的主宰者只有法国、日本和德国。而今,中国人也掌握了这个秘密,并且刷新了世界纪录。建成与在建的高铁350km/h近一万两千公里,300km/h两千多公里,250km/h七千多公里。中国高铁, 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冲。一个2004年还曾出巨资向国外购买高速列车的技术引进国,正在转身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短短几年的时间,“大国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高速列车的研制在整体体现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可靠性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水平的同时,综合考虑了经济性因素。基于对高速列车地面效应的认识,重点解决好车体外露部件的气动性能,如裙板、风挡、受电弓、转向架、车灯、扶手等设备。高铁裙板用量大、表面质量和加工工艺要求高,在实际生产或者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裙板扭曲、凸起或者凹陷,从而形成产品缺陷,导致废品率升高。为保证工程质量,提升企业效益,急需采取一定的方法及装置恢复裙板固有形状,从而降低废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铁裙板手动校形工装,解决了高铁裙板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因裙板扭曲、凸起或者凹陷,从而形成产品缺陷,导致废品率升高等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铁裙板手动校形工装,其表面光滑,其结构包括工装台架1、胶质滑轮支架2、胶质滑轮3、待校形裙板4、弧形板支架5、压杆6、底座7、压杆移动槽8、压板9及裙板固定板 10,其中,底座7及胶质滑轮支架2分别与工装台架1固定连接,胶质滑轮3设置于胶质滑轮支架2的内部,底座7上固定连接弧形板支架5,弧形板支架5的边缘设置压杆移动槽8, 该压杆移动槽8与压杆6滑动连接,压板9固定于压杆6靠近待加工裙板的一端,弧形板支架5的上部和下部沿待校形裙板4弧度设置裙板固定板10。所述压杆6上设置若干安装孔,用于调节压杆和待校形裙板之间的距离,确保正常施力。所述压板9及裙板固定板10表面光滑,确保在校形过程中裙板表面不出现划碰现象。高铁裙板表面呈弧形,因此本技术采用弧形板支架5作为手动校形工装的主要部分,弧形板内部根据裙板外观弧度镂空,并使之空间足以容纳待校形裙板4,且不影响压杆6自由移动、裙板固定板10能准确定位,校形工装表面不能有尖锐棱角及毛刺,确保裙板不出现划碰现象。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压杆6沿压杆移动槽8自由滑动,跟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压杆 6位置。待校形裙板4装入工装过程中,将待校形裙板4置于弧形板镂空部分底部的胶质滑轮支架2上,滑入工装,通过胶质滑轮支架2确保待校形裙板4装入工装时以及在校形过程中,裙板底部边缘不出现划碰现象。移动压杆6使压板9准确定位至待校形裙板4缺陷部位的中心位置,保证缺陷部位表面与压板9施力方向垂直。在校形过程中,根据裙板缺陷的部位和凹凸情况,沿压杆移动槽8移动左右两侧压杆6,使压板9准确定位在缺陷位置,并相应施力,使缺陷恢复即校形结束。若待校形裙板4存在多处缺陷,可沿胶质滑轮支架2方向前后拉动待校形裙板4,重复上述步骤。对不同凹凸缺陷,需手动调整压杆6位置和施压力度。校形工装表面不能有尖锐棱角及毛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快速地修复裙板表面缺陷。实践表明,通过本技术校形工装校形后的裙板可恢复裙板形状,达到工程质量要求,大幅度降低废品率,并且校形效率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及图2,本技术的高铁裙板手动校形工装,其表面光滑,其结构包括工装台架1、胶质滑轮支架2、胶质滑轮3、待校形裙板4、弧形板支架5、压杆6、底座7、压杆移动槽8、压板9及裙板固定板10,其中,底座7及胶质滑轮支架2分别与工装台架1固定连接,胶质滑轮3设置于胶质滑轮支架2的内部,底座7上固定连接弧形板支架5,弧形板支架5的边缘设置压杆移动槽8,该压杆移动槽8与压杆6滑动连接,压板9固定于压杆6靠近待加工裙板的一端,弧形板支架5的上部和下部沿待校形裙板4弧度设置裙板固定板10。 压杆6上设置若干安装孔,用于调节压杆和待校形裙板之间的距离,确保正常施力。压板9 及裙板固定板10表面光滑,确保在校形过程中裙板表面不出现划碰现象。高铁裙板表面呈弧形,因此本技术采用弧形板支架5作为手动校形工装的主要部分,弧形板内部根据裙板外观弧度镂空,并使之空间足以容纳待校形裙板4,且不影响压杆6自由移动、裙板固定板10能准确定位,校形工装表面不能有尖锐棱角及毛刺,确保裙板不出现划碰现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压杆6沿压杆移动槽8自由滑动,跟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压杆 6位置。待校形裙板4装入工装过程中,将待校形裙板4置于弧形板镂空部分底部的胶质滑轮支架2上,滑入工装,通过胶质滑轮支架2确保待校形裙板4装入工装时以及在校形过程中,裙板底部边缘不出现划碰现象。移动压杆6使压板9准确定位至待校形裙板4缺陷部位的中心位置,保证缺陷部位表面与压板9施力方向垂直。在校形过程中,根据裙板缺陷的部位和凹凸情况,沿压杆移动槽8移动左右两侧压杆6,使压板9准确定位在缺陷位置,并相应施力,使缺陷恢复即校形结束。若待校形裙板4存在多处缺陷,可沿胶质滑轮支架2方向前后拉动待校形裙板4,重复上述步骤。对不同凹凸缺陷,需手动调整压杆6位置和施压力度。校形工装表面不能有尖锐棱角及毛刺。权利要求1.一种高铁裙板手动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底座(7)及胶质滑轮支架(2)分别与工装台架(1)固定连接,胶质滑轮(3)设置于胶质滑轮支架(2)的内部,底座(7)上固定连接弧形板支架(5),该弧形板支架(5)的边缘设置压杆移动槽(8),该压杆移动槽(8)与压杆(6) 滑动连接,压板(9)固定于该压杆(6)靠近待加工裙板的一端,弧形板支架(5)的上部和下部沿待校形裙板(4 )弧度设置裙板固定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裙板手动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6)上设置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裙板手动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9)及裙板固定板(10)表面光滑。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铁裙板手动校形工装,属于机械领域。其结构是底座及胶质滑轮支架分别与工装台架固定连接,胶质滑轮设置于胶质滑轮支架的内部,底座上固定连接弧形板支架,弧形板支架的边缘设置压杆移动槽,该压杆移动槽与压杆滑动连接,压板固定于压杆靠近待加工裙板的一端,弧形板支架的上部和下部沿待校形裙板弧度设置裙板固定板。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快速地修复裙板表面缺陷。实践表明,通过本技术校形工装校形后的裙板可恢复裙板形状,达到工程质量要求,大幅度降低废品率,并且校形效率高。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097277SQ201120083458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宝奎, 李志 , 杨永慧, 陈丽娜, 韩飞飞 申请人:长春市朗瑞斯铁路装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铁裙板手动校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底座(7)及胶质滑轮支架(2)分别与工装台架(1)固定连接,胶质滑轮(3)设置于胶质滑轮支架(2)的内部,底座(7)上固定连接弧形板支架(5),该弧形板支架(5)的边缘设置压杆移动槽(8),该压杆移动槽(8)与压杆(6)滑动连接,压板(9)固定于该压杆(6)靠近待加工裙板的一端,弧形板支架(5)的上部和下部沿待校形裙板(4)弧度设置裙板固定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陈丽娜张宝奎韩飞飞杨永慧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朗瑞斯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