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拖拉机倍式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381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拖拉机倍式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入轴分别经过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同时传动左路动力输出轴和右路动力输出轴,左路动力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左路Ⅰ、Ⅱ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和左路Ⅲ、Ⅳ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左路动力输出轴后设置有左制动器、左中央传动和左最终传动驱动轮。右路动力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右路Ⅰ、Ⅱ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和右路Ⅲ、Ⅳ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右路动力输出轴后设置有右制动器、右中央传动和右最终传动驱动轮。左右两路动力输出轴上设置的动力换挡离合器的换挡操作可以相互独立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拖拉机的液压差速转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履带拖拉机倍式传动装置,适用于后桥驱动的履带拖拉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履带拖拉机其发动机动力通过机械传动变速箱动力输入轴经过中间轴传给一个动力输出轴再经过一组中央传动锥齿轮分两路传给两组大扭矩转向离合器以及制动器,这种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变速箱均为滑移齿轮或啮合套或同步器换挡,不能实现动力换挡,工作效率低,操作不方便;2.转向离合器布置在中央传动锥齿轮之后,传递扭矩相比布置在中央传动锥齿轮之前大大提高,经常出现打滑、发热、磨损严重的问题;3.由于传递扭矩大大提高,转向操作力很大,驾驶员易疲劳;4.制动器布置在中央传动之后,制动扭矩相比布置在中央传动锥齿轮之前也大大提高,因而制动器尺寸必然大大增加,制动器发热、磨损也大大增加。专利号为03245757. X,为“履带车辆制动与驱动机构”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机构,主要由后桥壳体,中央传动装置,转向离合器总成,制动器总成,最终传动壳体,驱动轴,驱动轮,主动轴齿轮,中间轴齿轮,上盖板等组成。制动器总成采用浮式制动器, 最终传动装置采用两级圆柱齿轮传动结构。动力由中央传动输入,经过中央传动和最终传动的减速增扭,最后由驱动轮输出。该技术专利的缺陷和不足是通过分离和接合设置在中央传动之后的两侧转向离合器来实现切断和传递两侧履带车辆的行驶动力,通过设置在中央传动之后的两侧制动器来实现两侧驱动轮的停止和减速,因此必然导致传递扭矩大大提高,转向离合器、制动器尺寸大大增加,发热、磨损增加,因而寿命很短。专利号为022^175. 4,为“履带车辆动力差速转向机构”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履带拖拉机、推土机及其变形产品的转向机构,主要包括中央传动,两个行星排,转向小齿轮,转向大齿轮,转向双轮,液压马达输出齿轮,终传动轴。两个行星排齿圈做成一体并与中央传动大锥齿轮相连接。两个转向大齿轮分别与两个星排太阳轮相连接。 该技术专利的缺陷和不足是用外形尺寸大、结构复杂、制作、加工成本高的两组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排齿圈替代两组转向离合器,来解决由于设置在中央传动之后传递扭矩很大导致转向离合器的打滑、发热、磨损问题;用增加转向小齿轮,转向大齿轮,转向双轮,液压马达输出齿轮特别是要增加一套液压马达及其液压系统来实现履带车辆动力差速转向。 上述采取的两种方法给整车的加工、制作、装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整车成本大大提高,因而实际应用和推广会有很大的难度。专利号为200520016487. 9,为“一种机械式差速换向装置”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差速换向装置,主要由动力输入轴、换向过渡轴、换向轴、动力输出轴、 主传动齿轮副、换向过渡齿轮、换向传动齿轮副、输出齿轮、换向操纵机构和制动装置组成。 操纵换向操纵机构使换向传动齿轮副通过换向过渡齿轮啮合,可以实现转向。该技术专利的缺陷和不足是如果应用在履带车辆上,该差速换向装置必须安装在中央传动之后, 其左右牙嵌式离合器和左右制动器的传递扭矩很大,其缺陷和不足类似于上面对专利号为03M5757. X的描述;其二还要单独增加一套独立的机械传动装置,成本增加;其三,转向时慢速边的功率流要切断造成转向时车速减慢、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液压差速转向的履带拖拉机倍式传动直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履带拖拉机倍式传动装置, 包括动力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入轴分别经过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同时与左路动力输出轴和右路动力输出轴经过其上的对应齿轮相啮合,左路动力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左路I、II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和左路III、IV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左路动力输出轴后设置有左制动器,左制动器后设置有左中央传动,左中央传动与左最终传动驱动轮连接,右路动力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右路I、II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和右路III、IV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右路动力输出轴后设置有右制动器,右制动器后设置有右中央传动,右中央传动与右最终传动驱动轮连接,左路I、II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和左路III、IV档动力换挡离合器的换挡操作与右路I、II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和右路III、IV档动力换挡离合器的换挡操作可以相互独立控制。本技术通过左右两路最终传动驱动轮传动路线相互独立实现差速转向,发动机动力通过动力输入轴经过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传给相互独立的左动力输出轴和右动力输出轴,再分别经左、右制动器传给后桥中的左、右中央传动再分别传给左、右最终传动驱动轮。巧妙地利用左右路的动力换挡离合器兼做转向离合器,省去了传统履带拖拉机布置在中央传动之后的一对大扭矩转向离合器。而且有两套独立的动力换挡变速操作机构可以分别控制左右动力换挡离合器在不同的档位实现履带拖拉机的转向,由于采用动力换挡变速操作机构转向,转向时确保功率流不切断,转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也可以分别控制左右动力换挡离合器在相同的档位实现履带拖拉机的直行。本技术所述的左中央传动中设置有一对互相啮合的锥齿轮,其中一个小锥齿轮与左制动器连接,另一个大锥齿轮与左最终传动驱动轮连接;所述的右中央传动中设置有一对互相啮合的锥齿轮,其中一个小锥齿轮与右制动器连接,另一个大锥齿轮与右最终传动驱动轮连接。左、右中央传动中都没有设置转向离合器或制动器,也没有设置转向行星机构,而是采用锥齿轮副传动,此结构的优点和好处是解决了转向离合器、制动器设置在中央传动之后带来的尺寸增加,发热、磨损增加,因而寿命很短等诸多问题而且简化了后桥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本技术所述的左最终传动驱动轮和右最终传动驱动轮中分别设置有一组减速齿轮,减速齿轮组的输入端分别与左中央传动和右中央传动连接。左、右最终传动驱动轮中都没有设置转向离合器或制动器,也没有转向行星机构,而是采用减速齿轮组。本技术所述的左路I、II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左路III、IV档动力换挡离合器, 右路I、II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和右路III、IV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均为湿式离合器。采用湿式离合器的好处是发热、磨损大大降低,设备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左、右路动力换挡离合器分别设置在左、右中央传动之前,传递扭矩大大降低,因而外形尺寸大大减小。第二,装置中巧妙地利用左右路的动力换挡离合器兼做转向离合器,节省一对大扭矩转向离合器。第三,由于变速箱有两套独立的动力换挡变速操作机构,驾驶员可以通过变换左右动力换挡变速档位, 比如左路离合器挂I档、右路离合器挂II档,就可实现左转向。第四,由于采用动力换挡变速操作机构转向,转向时确保功率流不切断,转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左右路档位相同时就可实现直线行走,操作方便。第五,左、右制动器分别布置在左、右中央传动之前,制动扭矩大大降低,制动器发热、磨损大大减小;变速箱采用动力换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动力输入轴1、左路动力输出轴2、右路动力输出轴2’、 第一中间轴3、第二中间轴4、左路I、II档动力换挡离合器5、左路III、IV档动力换挡离合器6、右路I、II档动力换挡离合器7、右路III、IV档动力换挡离合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拖拉机倍式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入轴分别经过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同时与左路动力输出轴和右路动力输出轴经过其上的对应齿轮相啮合,左路动力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左路Ⅰ、Ⅱ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和左路Ⅲ、Ⅳ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左路动力输出轴后设置有左制动器,左制动器后设置有左中央传动,左中央传动与左最终传动驱动轮连接,右路动力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右路Ⅰ、Ⅱ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和右路Ⅲ、Ⅳ档动力换挡离合器,右路动力输出轴后设置有右制动器,右制动器后设置有右中央传动,右中央传动与右最终传动驱动轮连接,左路Ⅰ、Ⅱ档动力换挡离合器以及左路Ⅲ、Ⅳ档动力换挡离合器的换挡操作与右路Ⅰ、Ⅱ档动力换挡离合器以及右路Ⅲ、Ⅳ档动力换挡离合器的换挡操作相互独立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葛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