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顶光伏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992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面顶光伏大棚。所述平面顶光伏大棚包括立面围合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立面围合装置上方的棚顶,所述棚顶为朝阳的平面顶,在所述平面顶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阵列。所述平面顶温室大棚既可以用于种植蔬菜,也可以用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所转化的电能即可以用于由蓄电池收集,例如用于温室大棚或周围设施的照明等用途;也可以用于输入至电网,通过电网向用电设备供电。所述平面顶使得大棚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而且有更大的面积朝南,从而太阳能利用效率更高。而且,此种平面顶温室大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大量农业用地资源,具有很好的规模效应。(*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平面顶光伏大棚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但是,目前所使用的主要能源(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铀矿等)的储量非常有限,而且其形成周期通常需要上百万年,形成条件也非常复杂。因此,需要开发新的能源来满足对能源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装置或设计来充分地利用太阳能,以更好地满足对能源的需求。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注意到,目前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大棚,以在冬天或比较寒冷的时候种植蔬菜。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还注意到,可以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存储起来或供应至电网。由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设想利用大棚来进行种植与发电。更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一种平面顶光伏大棚来实现上述的目的。所述平面顶光伏大棚包括立面围合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立面围合装置上方的棚顶,所述棚顶为朝阳的平面顶,在所述平面顶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阵列。由此,所述平面顶温室大棚既可以用于种植蔬菜,也可以用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所转化的电能即可以用于由蓄电池收集,例如用于温室大棚或周围设施的照明等用途; 也可以用于输入至电网,通过电网向用电设备供电。所述平面顶使得大棚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而且有更大的面积朝南,从而太阳能利用效率更高。而且,此种平面顶温室大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大量农业用地资源,具有很好的规模效应。需要指出的是,文中的术语“朝阳”并非必然指“朝南”。当在北半球时,“朝阳”实际是指朝北。优选地,所述平面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可以在0度与18度之间。从而,根据所述平面顶温室大棚的实际使用地域(纬度位置),合理地设置平面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 倾角在ο度与18度之间的平面顶通常可以适用于地球上大部分光照良好区域,且更佳地适用于低纬度地区。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由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组成。从而,部分阳光可以透过太阳能电池板,照射到温室大棚内,从而增加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优选地,所述平面顶温室大棚可以进一步包括铺设在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下侧的保温反光材料。从而,可以同时起到保温与反光的作用,提高太阳能发电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保温反光材料可以以可卷起和可再铺开的方式设置。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是卷起还是铺开所述保温反光材料。 优选地,所述平面顶上可以进一步设置有透气天窗。从而改善所述平面顶温室大棚的透气性。尤其是在关闭其余门窗(如果有的话)时的透气性。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可以采用密布式固定支架安装。从而以密集的方式排列太阳能电池板或其它太阳能发电装置。优选地,所述立面围合装置围合的区域为矩形,该矩形区域的南北宽度为11米, 东西长度为80米,立面围合装置的高度为5米,所述平面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为3-5度。 一方面,矩形的区域设置使得能够比较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边角区域的浪费例如,如果围合区域设置为圆形,圆形外围的区域将是难以利用的。另一方面,所述尺寸设计使得大棚具有较大的室内面积,便于实施机械化操作;而且如此大的围合面积使得单个大棚的发电量可以较大(例如,在理想状态下,甚至可以达到50. 4kW),从而具有一定的发电规模,便于电能的经济利用与输送。较大的高度使得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农用机械的操作和运行,也适于种植需要较高空间的作物。3-5度的较小倾角则使得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比较适用。此处围合装置的高度指的是低侧(在北半球为南侧)的高度。由于平面顶的倾角,在高侧(在北半球为北侧)处的高度将高于低侧的高度。东侧和西侧处从南侧向北侧高度逐渐升高。优选地,所述立面围合装置包括东立面、南立面、西立面和北立面,其中,所述东立面、西立面和北立面为密封砖墙保温结构,所述南立面由阳光板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平面顶温室大棚的保温性能,同时提高采光性能。优选地,所述平面顶温室大棚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钢筋混凝土立柱,所述钢筋混凝土立柱在所述立面围合装置的周长上每隔10米设置一个,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立柱的尺寸为0. 1*0. 1*2. 5米,并且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立柱的配筋为4根受力钢筋,每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立柱具有一个独立式基础,所述独立式基础的尺寸为0. 7*0. 7*1. 0米,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通过螺杆与法兰连接。从而,所述立面围合装置能够具有较好的强度与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平面顶光伏大棚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平面顶光伏大棚包括立面围合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立面围合装置上方的棚顶,所述棚顶为朝阳的平面顶,在所述平面顶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阵列。由此,所述平面顶温室大棚既可以用于种植蔬菜,也可以用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所转化的电能即可以用于由蓄电池收集,例如用于温室大棚或周围设施的照明等用途;也可以用于输入至电网,通过电网向用电设备供电。根据本技术的平面顶温室大棚的设置地理位置,所述平面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可以在0度与18度之间。从而,根据所述平面顶温室大棚的实际使用地域(纬度位置),合理地设置平面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倾角在 0度与18度之间的平面顶通常可以适用于地球上大部分光照良好区域,且更佳地适用于低纬度地区。在这些区域内,纬度较低,而且光照较好,也种植较多的经济作物,比较适合本技术的平面顶温室大棚的应用。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由透明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组成。从而,部分阳光可以透过太阳能电池板,照射到温室大棚内,从而增加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强度。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可以采用密布式固定支架安装。从而以密集的方式排列太阳能电池板或其它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平面顶温室大棚可以进一步包括铺设在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下侧的保温反光材料。从而,可以同时起到保温与反光的作用,提高太阳能发电的效率。优选地,所述保温反光材料可以以可卷起和可再铺开的方式设置。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是卷起还是铺开所述保温反光材料。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平面顶上设置有透气天窗。透气天窗的大小和数量可以根据整个大棚的面积设置。从而改善所述平面顶温室大棚的透气性。尤其是在关闭其余门窗时的透气性。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平面顶温室大棚的立面围合装置围合的区域为矩形。图 1仅仅示出了该平面顶温室大棚的侧视图。如图所示,该平面顶温室大棚的南北宽度为11 米,立面围合装置的高度为5米。而且,平面顶温室大棚,东西长度为80米(图中没有示出)。矩形的区域设置一方面使得能够比较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边角区域的浪费。例如,如果围合区域设置为圆形,圆形外围的区域将是难以利用的。另一方面,所述尺寸设计使得大棚具有较大的室内面积,便于实施机械化操作;而且如此大的围合面积使得单个大棚的发电量可以较大(例如,在理想状态下,额定发电量甚至可以达到50. 4kW),从而具有一定的发电规模,便于电能的经济利用与输送。较大的高度使得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农用机械的操作和运行,也适于种植需要较高空间的作物。3-5度的较小倾角则使得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比较适用。此处围合装置的高度指的是低侧(在北半球为南侧)的高度。由于平面顶的倾角, 在高侧(在北半球为北侧)处的高度将高于低侧的高度。东侧和西侧处从南侧向北侧高度逐渐升高。可以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顶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立面围合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立面围合装置上方的棚顶,所述棚顶为朝阳的平面顶,在所述平面顶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阵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湘范许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建阳光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