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扣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2672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锁扣机构,其具有一凹座以及一锁扣部。该凹座内两侧壁上分别凸设有一滑轨,每一滑轨的一侧面上具有一挡块以及一第一定位结构。该锁扣部滑设于该凹座的两滑轨上,且更具有一触板、一对导引杆以及一卡榫,该触板的一侧面滑设于该一对滑轨的另一面上,每一导杆上具有一第二定位结构,其是于该锁扣部于该一对滑轨上滑动至一特定位置时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耦接,该卡榫连接于该触板的一侧,且可凸出该凹座或容置于该凹座内。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利用该锁扣机构的电子装置,该锁扣机构是用于固锁该电子装置的电池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扣机制,尤其是指一种利用具有卡榫的结构以滑动的方式选择锁扣或者是解除锁扣状态的一种锁扣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可携式运算处理电脑,由于具有轻、薄的优点,可以随身携带,而且在任何地方与环境下,都可以立刻使用,因此可以说是商务人士或者是学生的最爱。然而,为了方便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于电源的提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携式运算处理电脑上通常都会耦接一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在没有插头可以使用时,提供电力给可携式运算处理电脑所需电力。在某些场合,例如电池单元可能需要被拆卸下来减轻重量或者是更换其他新的电池单元,又或者是在携带可携式运算处理电脑移动的情况下,电池单元需要具有可以提供拆卸以及固锁的机制。也就是说,一方面电池单元的固锁机制可以提供好的固锁力以确保电池单元与电脑耦接的状态,另一方面电池单元的固锁机制也要容易让使用者释放以取下电池单元。基于这样的设计需求,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台湾专利TW471714号,如图1所示, 就揭示一种栓锁滑块的机构,其是在壳体的两侧设置导轨,而在滑块的两侧设置与导轨相互滑接的滑槽,以利滑块的滑动。此外,又如美国专利US. Pat. No. 5,028083则揭示一种具有栓锁滑块的机构,其是在壳体的两侧设置凹槽,而在滑块的两侧设置与凹槽相互滑接的导轨,以利滑块的滑动。另外,中国台湾公告新型专利M3262^号也揭示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按键,按键的底部设有卡榫,而电子装置的机壳上更设有按键槽,连杆上更设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是一孔洞态样,当按键设置于按键槽时,按键底部的卡榫会穿过按键槽并与连接部卡固,故使用者可凭借推动按键以连动连杆将电池推出。又如,中国台湾专利号第563908号则教导一种固锁机制,其具有锁钩体,该锁钩体在该第一弹簧的配合下可于壳体内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滑动,并可滑动地将一电池固定于该壳体内。装入电池时,该锁钩体处于该壳体的第一位置,而该安全按钮则嵌入壳体上的嵌槽内而不能滑动,以达成电池锁固于壳体内;当按下安全按钮使其脱离嵌槽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即可使该电池释放于该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扣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电子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锁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凹座,其内两侧壁上分别凸设有一滑轨,每一滑轨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 每一第二面上具有一挡块以及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一锁扣部,其滑设于该凹座的两滑轨上,该锁扣部更具有一触板、一对导引杆以及一卡榫,该触板的一侧面滑设于该第一面上,每一导杆上具有一第二定位结构,该锁扣部在该一对滑轨上滑动至一特定位置时,该第二定位结构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耦接,该卡榫连接于该触板的一侧,该卡榫凭借该锁扣部在该一对滑轨上的滑动,凸出于该凹座或容置于该凹座内。其中该一对导杆连接于该卡榫的一侧面上。其中每一导杆的一端具有一导引面,该导引面的一侧更具有一挡面,该挡面是在该卡榫凸出于该凹座时耦接于该挡块上。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是一柱体,该第二定位结构是一对具有曲率的凹部结构。其中更具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分别与该一对导杆的一侧面以及该触板的一侧面相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电子装置本体,其一侧具有一电池容置槽;一电池单元,其容置于该电池容置槽内与该电子装置本体电性连接,该电池单元具有一卡合槽;以及一锁扣机构,其设置于电子装置本体上且位于该电池容置槽的一侧,该锁扣机构与该卡合槽相对应,该锁扣机构具有一凹座,其内两侧壁上分别凸设有一滑轨,每一滑轨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 每一第二面上具有一挡块以及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一锁扣部,其滑设于该凹座的两滑轨上,该锁扣部更具有一触板、一对导引杆以及一卡榫,该触板的一侧面滑设于该第一面上,每一导杆上具有一第二定位结构,该锁扣部在该一对滑轨上滑动至一特定位置时,该第二定位结构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耦接,该卡榫连接于该触板的一侧,该卡榫凭借该锁扣部在该一对滑轨上的滑动,凸出于该凹座而嵌入至对应的卡合槽或脱离该卡合槽而容置于该凹座内。其中该一对导杆连接于该卡榫的一侧面上。其中每一导杆的一端具有一导引面,该导引面的一侧更具有一挡面,该挡面在该卡榫凸出该凹座时耦接于该挡块上。其中该第一定位结构是一柱体,该第二定位结构是一对具有曲率的凹部结构。其中更具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分别与该一对导杆的一侧面以及该触板的一侧面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锁扣机构,其凭借设置于一凹座上的锁扣部控制卡榫的位置。该锁扣部与配合的滑座上具有可以定位的结构,以保持该锁部的位置。此外,该锁扣机构的凹座可以与壳体一体成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锁扣机构仅凭借单一的锁扣部于凹座上滑动,因此也可以降低生产以及组装的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一电池单元,在该电子装置本体上设置有锁扣机构,以提供固锁该电池单元或者是释放该电池单元,由于该锁扣机构具有定位的机制,因此可以避免电池单元卸除时,因为不当的外力作用而使得锁扣机构上的锁扣部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电子装置锁扣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锁扣机构实施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A是该凹座俯视示意图;图;3B是该凹座底部立体示意图;图3C是本专利技术的锁扣部底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的锁扣部与凹座剖面示意图;图4B至图4D是本专利技术的锁扣机构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示意图;图6A至图6C分别为本专利技术锁扣机构锁扣与释放电池单元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锁扣机构;20-凹座;200-滑轨;201-第一面;202-第二面;203-第一定位结构;204-挡块;205-支撑板;206-连接板;21-锁扣部;210-触板; 2100-第一面;2101-凸纹;211-导杆;2110、2111_第二定位结构;2112-导引面;2113-挡面;212-卡榫;3-电子装置;30-电子装置本体;300-容置槽;31-电池单元;310-卡合槽; 90-手指;91、92-方向。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目的及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下文特将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相关细部结构以及设计的理念原由进行说明,以使得审查委员可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详细说明陈述如下请参阅图2所示,该图是本专利技术的锁扣机构实施例分解立体示意图。该锁扣机构 2包括有一凹座20以及锁扣部21。如图2、图3A与图;3B所示,其中图3A是该凹座俯视示意图;而图:3B是该凹座底部立体示意图。该凹座20,其内两侧壁上分别凸设有一滑轨200, 每一滑轨200具有一第一面201以及一第二面202。每一第二面202上具有一第一定位结构203以及一挡块204。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结构203是一柱体结构。每一挡块204 则为由该第二面202上凸出的凸板结构。在该凹座20内,与该一对滑轨200的一端相连接的位置更具有一支撑板205,其是提供支撑该锁扣部21。要说明的是,该支撑板205并非为必要的元件,或者是设置时其构形可是需要而定并不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为限制。该凹座20 在开口处具有一连接板206。如图2与图3C所示,其中图3C是本专利技术的锁扣部底部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凹座,其内两侧壁上分别凸设有一滑轨,每一滑轨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每一第二面上具有一挡块以及一第一定位结构;以及一锁扣部,其滑设于该凹座的两滑轨上,该锁扣部更具有一触板、一对导引杆以及一卡榫,该触板的一侧面滑设于该第一面上,每一导杆上具有一第二定位结构,该锁扣部在该一对滑轨上滑动至一特定位置时,该第二定位结构与该第一定位结构相耦接,该卡榫连接于该触板的一侧,该卡榫凭借该锁扣部在该一对滑轨上的滑动,凸出于该凹座或容置于该凹座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炳旭叶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