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雾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除雾器支撑结构,主要用 于分离气体中液滴的除雾器装置的支撑。属脱硫除尘设备附件
技术背景除雾器用于分离经吸收塔洗涤过的烟气中的残留液滴及/或颗粒物。 除雾器通常安装在吸收塔的顶部,沿着烟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两级除 雾器,每级除雾器由若干个除雾器组件组成。目前通常采用的除雾器有波形折流板形除雾器。该除雾器的每个除 雾器组件由若干具有波形曲线形状的除雾器叶片组成,各除雾器叶片间 保持一定的间距,叶片间的通道构成了除雾的有效区域,当含有液滴及/ 或颗粒物的烟气进入除雾器叶片间的通道时,由于流线的偏折,在惯性 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部分液滴撞击在除雾器叶片上被捕集下来。 在吸收塔直径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除雾器有效通道面积是 提高除雾效率的关键所在。目前的除雾器组件通常为长方体结构,截面较大而高度较小,各个 组件端部采用支撑梁承重,相互紧挨排列,除此之外,支撑梁还起着封 闭气流的作用,防止未经处理的烟气自除雾器组件之间的空隙流走。目前,通常采用的除雾器支撑结构为矩形钢梁,除雾器组件的两端 直接搁置在该矩形钢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雾器支撑结构,包括除雾器组件(21)和支撑梁(1),所述除雾器组件(21)有多组,所述支撑梁(1)有多根,每根支撑梁(1)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包括腹板(11)和下翼缘板(12),所述支撑梁(1)的腹板(11)居于两个相邻的除雾器组件(21)中间并与其侧边相邻,所述支撑梁(1)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与相邻的两个除雾器组件(21)下表面分别搭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罡罹,殷显光,李群英,徐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胡罡罹,殷显光,李群英,徐海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