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维专利>正文

陵园碑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9635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陵园碑塔,它包括:基础结构平台、二十一层正八方型塔台式塔体、环塔通道、台阶梯级、防护栏杆、主通道门、走廊式通道、中心预制构件组合安置部份、安置墙体、中心结构柱、分层结构层、中心通风道、分层通风道、节能日光灯、内碑塔、塔顶;全塔由高标号混凝土现浇建筑,外装饰全部是天然石料,它具备十八层主塔体及环塔通道和四层内碑塔,共264处台阶梯级均安装防护栏杆,共172条主通道门通向塔内各走廊式通道,中心是预制构件组合安置部份,四周是安置墙体和走廊式通道,所有通道安装节能日光灯照明,中心通风道直通塔顶均与每层通风道连接;适合人们旅游观光或清明祭奠扫墓时安全上下、安全出入和安全疏散,可广泛应用于各地陵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陵园殡葬方式,尤其是便于人们旅游观光或清明祭奠扫墓时安全上下、安全出入和安全蔬散的陵园碑塔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大中城市陵园殡葬方式是松散型公墓土葬和密集型公墓土葬,其松散型公墓每亩殡葬用地仅能容纳40位骨灰的安葬,其密集型公墓每亩也只能容纳320位骨灰的安葬,以上殡葬方式全国各地动用成千上万亩土地建设陵园,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诸如现阶段各地陵园推出的其它几种殡葬方式如海葬、花葬、树葬等等,均因为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习俗,其推广效果微乎其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殡葬方式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每亩殡葬用地、能有效安葬 24396位骨灰的陵园碑塔,该陵园碑塔不仅能达到合理高密度安葬骨灰的目的,而且便于人们旅游观光或清明祭奠扫墓时安全上下、安全出入流动和安全蔬散。本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提供具有如下结构的一种陵园碑塔解决的,它包括基础结构平台、二十一层正八方型塔台式塔体、环塔通道、台阶梯级、防护栏杆、主通道门、走廊式通道、中心预制构件组合安置部份、安置墙体、中心结构柱、分层结构层、中心通风道、分层通风道、节能日光灯、内碑塔、塔顶;所述的二十一层正八方型塔台式塔体,除第一层基础所占用地面积外,其它层次向空中发展不占有陵园殡葬用地,且每层实施了以每位骨灰为单元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实心组合安置和多通道墙体安置相结合,从而达到了合理高密度安葬、最大限度节约殡葬用地的目的,其建设规模的大小还可以以增加层次或减少层次实现;所述陵园碑塔主体十八层每层四周设置了 2. 8m至3. 5m宽的环塔通道、均安装天然石料栏杆防护和修饰,共264处台阶梯级均安装天然石料栏杆防护,共172处主通道门通向各走廊式通道,其走廊式通道是多层次构成,从而保证了人们的安全上下、安全出入流动和安全蔬散的目的。另外,第十九层至第二十一层是三层内碑塔,外立面共安置有四尊地藏菩萨,塔顶底部具备一层内碑塔,全塔外装修全部为天然石料,以确保其建筑的永久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合理实施高密度安葬,最大限度地节省有限的殡葬用地资源,其基础用地面积是23. 2亩,能有效安葬56. 6万位骨灰,平均每亩可安葬24396 位;与现阶段陵园土葬方式比较,其殡葬用地面积是密集型公墓的1/76,是松散型公墓的 1/610,同时为逝者亲属提供了一个传统的永久祭奠场所,且结构简单,便于人们旅游观光或清明祭奠扫墓时安全上下、安全出入流动和安全蔬散。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图2是本技术陵园碑塔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陵园碑塔第二个实施例的沿图1中A-A线的横向剖视构造图。图4是本技术陵园碑塔第三个实施例的沿图2中B-B线的纵向剖视构造图。图中1.基础结构平台,2. 二十一层正八方型塔台式塔体,3.环塔通道,4.台阶梯级,5.防护栏杆,6.主通道门,7.走廊式通道,8.中心预制构件组合安置部份,9.安置墙体, 10,中心结构柱,11.分层结构层,12.中心通风道,13.分层通风道,14.节能日光灯,15.内碑塔,16.塔顶。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有效实施人们的安全上下流动和安全蔬散,第一层至十八层是主塔体,具备2. 8m至3. 5m宽的环塔通道3,均全部安装天然石料防护栏杆5,台阶梯级4从底层开始,第一层至第六层每层是M处、第七层至第十二层每层是 16处、第十三层至第十八层每层是4处,共264处台阶梯级4均安装天然石料防护栏杆5, 且从上至下逐步增多;另外,第十九层至第二十一层具备三层内碑塔15,其外立面共安置四尊地藏菩萨,塔顶16由三个球形体和一个上园下方梯形构成,底层梯形内具备一层内碑塔15,全塔外装修全部为天然石料。图3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高密度安葬的目的,中心是以每一位骨灰为单元的高强度混凝土——预制构件组合安置部份8,四周是多层次走廊式通道7与多层次安置墙体9,其安置墙体9是由500至600高标号混凝土现浇建筑,两种安置方式均以横向的间隔距离0. 7m至0. 88m、纵向的间隔距离0. 8m至0. 928m、每层纵向三层至四层次安置;另外,内外立面以每位所占安置墙体8面积装修,中心为白玉石碑,四周是天然石浮雕、 瓷砖边线组合装饰,在每一位碑下方设置有120至200mm的祭品摆放平台。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保证人们安全出入流动和安全蔬散,主通道门 6从底层开始,第一层至第六层每层是16条、第七层至第十二层每层是8条、第十三层至第十九层每层是4条,共172条是1. 8m至2. 2m均通向塔内各走廊式通道7,且与所有走廊式通道7相互连通,主通道门6和走廊式通道7安装节能日光灯14照明;另外,所有主通道门 6均低于走廊式通道7在50mm至80mm。图4所示的第三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塔内的空气流通,安全环保,中心通风道12 直径是2米至3米,并直通塔顶16,且均与每层的分层通风道13连接;另外,中心结构柱10 与分层结构层11和基础结构平台1加强连接,从而提高了全塔整体结构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陵园碑塔,它是由基础结构平台(1)、二十一层正八方型塔台式塔体O)、环塔通道(3)、台阶梯级G)、防护栏杆(5)、主通道门(6)、走廊式通道(7)、中心预制构件组合安置部份(8)、安置墙体(9),中心结构柱(10)、分层结构层(11)、中心通风道(12)、分层通风道(13)、节能日光灯(14)、内碑塔(15)、塔顶(16)构成,其特征是所述二十一层正八方型塔台式塔体O),除第一层基础所占面积外,其它层次向空中发展不占有陵园殡葬用地面积,其中第一层至第十八层是主塔体,第十九层至第二十一层是三层内碑塔(1 ,其外立面安置有四尊地藏菩萨,共264处台阶梯级G),共172处主通道门(6),塔顶(16)由三个球形体和一个上圆下方梯形构成,底层梯形内具备一层内碑塔(16),全塔外装修全部为天然石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陵园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至第十八层主塔体具备 2. 8m至3. 5m宽的环塔通道(3),均安装天然石料防护栏杆(5),台阶梯级(4)从底层开始, 第一层至第六层每层是M处,第七层至第十二层每层是16处,第十三层至第十八层每层是 4处,共264处均安装天然石料防护栏杆(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陵园碑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是预制构件组合安置部份 (8),四周是多层次安置墙体(9)和多层次走廊式通道(7),其安置墙体(9)是由500至600 高标号混凝土现浇建筑,两种安置方式均是以横向的间隔距离0. 7m至0. 88m、纵向的间隔距离0. 8m至0. 928m、每层纵向三层至四层次安置,主通道门(6)从底层开始,第一层至第六层每层是16处、第七层至第十二层每层是8处、第十三层至第十九层每层是4处,共172处宽是1.8m至2. an,均通向塔内各走廊式通道(7),所有主通道门(6)与走廊式通道(7)安装节能日光灯(14)照明,中心通风道(1 直径是2米至3米,直通塔顶(16),且均与每层的分层通风道(1 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陵园碑塔,它包括基础结构平台、二十一层正八方型塔台式塔体、环塔通道、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陵园碑塔,它是由:基础结构平台(1)、二十一层正八方型塔台式塔体(2)、环塔通道(3)、台阶梯级(4)、防护栏杆(5)、主通道门(6)、走廊式通道(7)、中心预制构件组合安置部份(8)、安置墙体(9),中心结构柱(10)、分层结构层(11)、中心通风道(12)、分层通风道(13)、节能日光灯(14)、内碑塔(15)、塔顶(16)构成,其特征是:所述二十一层正八方型塔台式塔体(2),除第一层基础所占面积外,其它层次向空中发展不占有陵园殡葬用地面积,其中第一层至第十八层是主塔体,第十九层至第二十一层是三层内碑塔(15),其外立面安置有四尊地藏菩萨,共264处台阶梯级(4),共172处主通道门(6),塔顶(16)由三个球形体和一个上圆下方梯形构成,底层梯形内具备一层内碑塔(16),全塔外装修全部为天然石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维
申请(专利权)人:罗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