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的自限温复合储能地面集中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18858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控制的自限温复合储能地面集中供暖系统,用于建筑物的地面辐射供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中供暖系统中设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8),所述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8)通过数据线路连接供暖网站、采暖服务器、网络控制器(14)、数据交互机(15)、室内外温度控制器(16)、各用户终端的复合储能地面(9)形成智能控制系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次性投资低,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无区域限制,免于维护,事故率低;全谷期用电、非谷期中断负荷,节约能源、节约供暖费用,对国家电网的社会效益优于以水为热媒的热泵系统,更胜于其它各种的供暖方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供暖系统的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控制的自限温复合储能地面集中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地面辐射供暖是一种健康卫生条件和舒适标准都比较高的供暖方式。近30年来在欧美、日、韩等国大量采用,几乎各类建筑物都有应用的实例,而且使用效果较好。近几年来,我国也逐步推广采用地面辐射供暖,相应的一些标准和规程相继出台。而且,在多种供暖方式中,地面辐射供暖已逐步成为主要供暖方式。由于能耗和热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地面辐射供暖又分为以水或电为热媒并延伸多种供热类型,同时,不同地区的区域条件、维护条件及事故率等其他一些约束条件的应用差异,制约着该方式的健康发展。随着国际低碳节能减排的压力的增大,国家法规及政策对绿色低碳环保节能建筑的提出了更严格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计算机控制的自限温复合储能地面集中供暖系统,其目的是提高供暖的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供暖费用支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计算机控制的自限温复合储能地面集中供暖系统,用于建筑物的地面辐射供暖,所述的集中供暖系统中设置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所述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通过数据线路连接供暖网站、采暖服务器、网络控制器、数据交互机、室内外温度控制器、各用户终端的复合储能地面形成智能控制系统。所述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对谷期用电、地面辐射供暖质量、用电负荷特性、用电行为实现集中智能控制。所述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进行授权许可申请;报表统计及分析;数据存储及备份;远程监视;入网校验;操作历史记录。所述的复合储能地面从上至下分别为地面装饰层、找平层、绝热层、结构层;在所述的找平层中铺设铁丝网,在所述的找平层中铺设加热电缆和储能管,所述的加热电缆和储能管置于所述的铁丝网上。所述的加热电缆和储能管水平相隔一定距离并列布置,其铺设的方式为平面的往复螺旋形;所述的加热电缆为自限温加热电缆。所述的加热电缆和储能管并列相连布置,构成复合管,其铺设的方式为平面的往复螺旋形;所述的加热电缆为自限温加热电缆;所述的复合管为自限温电热相变储能管。所述的储能管为两根,所述的加热电缆为一根,其中一根储能管为自限温电热储能管,另一根储能管为相变储能管,所述的加热电缆为自限温加热电缆,所述的自限温电热储能管与所述的限温加热电缆并列相连,构成复合管,所述的复合管与所述的相变储能管水平相隔一定距离并列布置,其铺设的方式为平面的往复螺旋形。所述的集中供暖系统控制全部为电网谷期用电。在所述的找平层中铺设加热电缆和相变储能槽,在所述的相变储能槽内设袋装相变储能材料,所述的加热电缆置于所述的铁丝网上,其铺设的方式为平面的往复螺旋形;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的相变储能槽设在所述的找平层上部与所述的地面装饰层接触的位置; 在水平面上,所述的相变储能槽设在所述的加热电缆的管路的空档位置。在所述的找平层中铺设加热电缆、水管和相变储能槽,在所述的相变储能槽内设袋装相变储能材料,所述的加热电缆和水管置于所述的铁丝网上,所述的加热电缆和水管相隔一定距离并列布置,其铺设的方式为中间相交于一点的平面的往复螺旋形;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的相变储能槽设在所述的找平层上部与所述的地面装饰层接触的位置;在水平面上,所述的相变储能槽设在所述的加热电缆与水管管路之间的空档位置。在所述的找平层中铺设复合管和相变储能槽,在所述的相变储能槽内设袋装相变储能材料,所述的复合管置于所述的铁丝网上,其铺设的方式为平面的往复螺旋形;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的相变储能槽设在所述的找平层上部与所述的地面装饰层接触的位置;在水平面上,所述的相变储能槽设在所述的复合管的管路的空档位置;所述的复合管为自限温水电两用自冷热水管。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次性投资低,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无区域限制, 免于维护,事故率低;全谷期用电、非谷期中断负荷,节约能源、节约供暖费用,对国家电网的社会效益优于以水为热媒的热泵系统,更胜于其它各种的供暖方式。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平面布置图;图4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俯视平面布置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俯视平面布置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结构的俯视平面布置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的俯视平面布置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结构的俯视平面布置图。图中标记为1、地面装饰层,2、找平层,3、加热电缆,4、铁丝网,5、绝热层,6、结构层,7、储能管, 8、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9、复合蓄能地面,10、复合管,11、袋装相变储能材料,12、相变储能槽,13、水管,14、网络控制器,15、数据交互机,16、室内外温度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至图13所表达的本技术的结构,本技术为计算机控制的自限温复合储能地面集中供暖系统,用于建筑物的地面辐射供暖。本技术为了实现提高供暖的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供暖费用支出的专利技术目的,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集中供暖系统中设置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8,所述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8通过数据线路连接供暖网站、采暖服务器、网络控制器14、数据交互机15、室内外温度控制器16、各用户终端的复合储能地面9形成智能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是本技术的重要专利技术点。上述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8对谷期用电、地面辐射供暖质量、用电负荷特性、用电行为实现集中智能控制。另外,上述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8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授权许可申请;报表统计及分析;数据存储及备份;远程监视;入网校验;操作历史记录。在地面辐射供暖方式中,代表先进综合技术及产品,以“全谷期用电、自限温储能地面、辐射供暖综合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集中分户控制、潜显热复合储能”,高效、节能、节费,正在受到国家和各类用户的重视和青睐,其余单一供暖应用技术皆无法与之相比较。而其中“自限温复合储能地面计算机集中供暖系统”,无论是在一次性投资,还是在自动化控制、无区域限制、免维护、零事故率、全谷期用电、非谷期100%中断负荷、节能节费,并对国家电网、社会效益的贡献等方面,都优于以水为热媒的热泵先进供暖节能技术 (四季恒温例外),更胜于其它所有的供暖方式。自限温复合蓄热地面的计算机集中供暖系统,具有利用谷期电能、电采暖群组计算机集中供热、分户控制的功能,自限温储能地面辐射供暖、自限温加热电缆,主要作用是利用建筑本体和混凝土地面进行显热蓄能,结合被灌装埋设在该地面、能满足供热条件的相变潜热储能材料,通过高科技智能产品“地面辐射供暖专用自限温加热电缆”, 100%地电热转化等温储热补充,形成无级自调、自动补偿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控制的自限温复合储能地面集中供暖系统,用于建筑物的地面辐射供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中供暖系统中设置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8),所述的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8)通过数据线路连接供暖网站、采暖服务器、网络控制器(14)、数据交互机(15)、室内外温度控制器(16)、各用户终端的复合储能地面(9),形成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崇钧宋文波程巍余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科华新型材料应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