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雾机风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6988 阅读:4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弥雾机风冷结构,包括设置于弥雾机的喷管外部的风冷管,所述风冷管分为贴近喷管的内管和远离喷管的外管,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通风口,在外管管壁上设置有进风口,此种弥雾机风冷结构,风在风冷管中的行程长,从而增加带走的热量,降温效果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植保机械
,涉及一种弥雾机的常规零部件,特别是一种弥雾机风冷结构
技术介绍
弥雾机是一种常用的农业植保机械,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也可用于卫生防疫消毒杀菌。现有弥雾机的风冷结构为一层风冷管,风从风冷管的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此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风在风冷管内的行程短,带走的热量少,降温效果不好;且弥雾机外壳为金属材质,操作人员背在身上会感觉到热,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降温效果好的弥雾机风冷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弥雾机风冷结构,包括设置于弥雾机的喷管外部的风冷管,所述风冷管分为贴近喷管的内管和远离喷管的外管,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通风口,在外管管壁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通风口设置在风冷管远离喷管喷口的一端。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外管管壁远离通风口一端的侧面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外层管壁远离通风口一端的的端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风冷管分为内外两层,风从外层的进风口进入,经过两层之间的通风口进入内层,最后从出风口流出,这样加长了风在风冷管内的行程,增加了带走的热量,降温效果好,操作人员背在身上也不会因为机器温度高而感觉到不舒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侧面结构图。图中1,喷管;2,风冷管;3,通风口 ;4,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弥雾机风冷结构,一种设置在弥雾机喷管1外部的风冷管 2,所述风冷管2由三个直径不同的圆管构成,分为贴近喷管1的内管和远离喷管1的外管, 一端密封,另一端开放为出风口。在风冷管2远离喷管喷口的一端设有通风口 3,连通内管和外管。在风冷管2的外管管壁上设置有进风口 4。实施例一3如图1所示,进风口 4设置在外管管壁远离通风口 3 —端的侧面上,此进风口位于弥雾机的下部。实施例二如图2、图3所示,进风口 4为若干个,设置在外管管壁远离通风口 3 —端的端面上。弥雾机工作时,药液在爆发管内雾化成弥雾或烟雾从喷管1中喷出,空气从风冷管2外管壁上的进风口 4进入,经过通风口 3进入到风冷管2的内管,然后从出风口流出, 起到冷却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弥雾机风冷结构,包括设置于弥雾机的喷管(1)外部的风冷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管(2)分为贴近喷管(1)的内管和远离喷管(1)的外管,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通风口(3),在外管管壁上设置有进风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弥雾机风冷结构,包括设置于弥雾机的喷管(1)外部的风冷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管(2)分为贴近喷管(1)的内管和远离喷管(1)的外管,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通风口(3),在外管管壁上设置有进风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弥雾机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市华涛机械配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