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5138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包括抗浮钢筋、下层钢筋、模板、模板支架、GBF薄壁管,该结构还包括钩形螺栓、钢制垫板、套管和螺母,所述GBF薄壁管位于抗浮钢筋与下层钢筋之间,其整体位于模板上,所述套管置于模板上、与模板上的透孔对齐,钩形螺栓穿过透孔及套管,其下部与模板支架勾紧,上部用螺母通过钢制垫板与抗浮钢筋压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在混凝土浇筑时GBF薄壁管的上浮问题,由于采用工具式结构,可反复使用,不仅减少了耗材,而且省去后期处理外露铁丝头的费用,同时避免了在涂料施工后易出现返锈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 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在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出现一种现浇混凝土 GBF空心楼板,它是由暗梁和非抽芯式空心楼板组成的楼板,暗梁与楼层等厚,从而增大空间的使用高度,减少结构的自重,在不采用预应力的情况下,使结构能满足大开间、大跨度的要求,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特别适用于大开间公共建筑。该种现浇混凝土 GBF空心楼板在施工期间,由于混凝土的流动,造成现浇混凝土 GBF空心楼板的GBF薄壁管上浮,从而造成楼板厚度不均等问题,一直是这个领域的一大技术难题。在解决此问题时,以往多采用铁丝捆绑GBF薄壁管管体、并将铁丝穿过模板与下部支架捆绑固定,使用铁丝数量较大,混凝土凝固后大量铁丝留置结构中,后期处理外露铁丝头投入费用高,同时在涂料施工后易出现返锈现象。2009年8月5日公开的申请号为 200910119142. 3的《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抗浮施工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披露了一种采用钢筋拉杆和承压板组成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简单、保证质量的优点,但是在拆除模板后,钢筋拉杆仍然留置在结构中,同样存在后期处理的大量工作,以及在涂料施工后出现的返锈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浇混凝土 GBF空心楼板结构在施工过程中 GBF薄壁管上浮,并且耗费大量人工及铁丝等辅材的问题。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浇混凝土 GBF空心楼板施工期间抗浮的结构,包括抗浮钢筋、下层钢筋、模板、模板支架、GBF薄壁管,所述GBF薄壁管位于抗浮钢筋与下层钢筋之间,在每段GBF薄壁管纵向至少有两处横向设置抗浮钢筋,该GBF 薄壁管、抗浮钢筋及下层钢筋整体位于模板上,该模板位于模板支架上;本技术还包括钩形螺栓、钢制垫板、套管和螺母,所述钩形螺栓的一端带有弯钩,另一端带有螺纹,其长度长于所现浇混凝土 GBF薄壁管空心楼盖的厚度;所述模板上GBF薄壁管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多个透孔,所述透孔横向至少间隔一个GBF薄壁管并设在抗浮钢筋的下方,其透孔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套管的外径;所述套管置于模板上、与透孔对齐,钩形螺栓穿过透孔及套管,其下部与模板支架勾紧,上部用螺母通过钢制垫板与抗浮钢筋压紧。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具式施工的特点,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浇混凝土 GBF空心楼板在现浇混凝土时GBF薄壁管的上浮问题,同时所述钩形螺栓和钢制垫板均可作为工具重复使用,解决了耗费铁丝数量大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在拆除模板后大量铁丝留置结构中、后期处理外露铁丝头投入费用高的问题,而且避免了在涂料施工后易出现返锈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1钩形螺栓、2钢制垫板、3套管、4螺母、5抗浮钢筋、6下层钢筋、7模板、8模板支架、9GBF薄壁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结合附图作如下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抗浮钢筋5、下层钢筋6、模板7、模板支架8、GBF薄壁管9。所述GBF薄壁管9位于抗浮钢筋5与下层钢筋6之间,在每段GBF薄壁管9纵向至少有两处横向布置抗浮钢筋5,该GBF薄壁管9、抗浮钢筋5及下层钢筋6整体位于模板 7上,该模板7位于模板支架8上。模板7上GBF薄壁管9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多个透孔,所述透孔横向至少间隔一个 GBF薄壁管9并设在抗浮钢筋的下方。为保证GBF薄壁管9所受力均勻,所述模板7上分布的透孔按纵向每段GBF薄壁管9有两个、横向每间隔两个GBF薄壁管9分布。所述模板7上透孔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套管3的外径,优选为14mm。所述模板支架8为普通钢管脚手架。本技术还包括钩形螺栓1、钢制垫板2、套管3和螺母4。所述钩形螺栓1的一端带有弯钩,另一端带有螺纹,其长度长于所现浇混凝土 GBF薄壁管空心楼盖的厚度。为了考虑工具化施工,钩形螺栓1的长度优选控制在700mm左右。所述钩形螺栓1为直径为12的圆钢自制螺栓。所述钢制垫板2为厚度为20mm。所述套管3采用PVC套管、塑料等,以及其他可以使用的废管代替。所述套管3的内径优选为16mm。所述套管3置于模板7上、与透孔对齐,钩形螺栓1穿过透孔及套管3,其下部与模板支架8勾紧,上部用螺母4通过钢制垫板2与抗浮钢筋5压紧。本技术是针对现浇混凝土 GBF空心楼板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抗浮而设计,在模板支架8及模板7安装完成后布置GBF薄壁管;根据GBF薄壁管9的布置,在模板7上打孔; 然后钢筋绑扎以及GBF薄壁管9的安装;在抗浮钢筋5完成后,安装套管3、钩形螺栓1、钢垫板2,将钩形螺栓1与模板支架8勾紧,钢制垫板2与抗浮钢筋5压紧;经各项检查验收后现浇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初凝;拆除钢制垫板2及钩形螺栓1,使用砂浆将螺栓孔填实填平。本技术不限于上述描述,凡是使用本技术所述结构,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包括抗浮钢筋(5)、下层钢筋(6)、模板 (7)、模板支架(8)、GBF薄壁管(9),所述GBF薄壁管(9)位于抗浮钢筋(5)与下层钢筋(6) 之间,在每段GBF薄壁管(9)纵向至少有两处横向设置抗浮钢筋(5),该GBF薄壁管(9)、抗浮钢筋(5)及下层钢筋(6)整体位于模板(7)上,该模板(7)位于模板支架(8)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钩形螺栓(1)、钢制垫板(2)、套管(3)和螺母(4),所述钩形螺栓(1)的一端带有弯钩,另一端带有螺纹,其长度长于所现浇混凝土 GBF薄壁管空心楼盖的厚度;所述模板(7)上GBF薄壁管(9)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多个透孔,所述透孔横向至少间隔一个GBF薄壁管(9)并设在抗浮钢筋的下方,其透孔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套管(3)的外径;所述套管(3 )置于模板(7 )上、与透孔对齐,钩形螺栓(1)穿过透孔及套管(3 ),其下部与模板支架(8)勾紧,上部通过螺母(4)将钢制垫板(2)与抗浮钢筋(5)压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形螺栓(1)的长度控制在700mm左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形螺栓(1)为直径为12的圆钢自制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垫板(2)厚度为2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为PVC套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的内径为16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7)上分布的透孔按纵向每段GBF薄壁管(9)有两个、横向每间隔两个GBF薄壁管(9) 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7)上透孔的直径为14mm。9.根据权利要求1一 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现浇混凝土 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支架(8)为普通钢管脚手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包括抗浮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GBF空心楼板抗浮结构,包括抗浮钢筋(5)、下层钢筋(6)、模板(7)、模板支架(8)、GBF薄壁管(9),所述GBF薄壁管(9)位于抗浮钢筋(5)与下层钢筋(6)之间,在每段GBF薄壁管(9)纵向至少有两处横向设置抗浮钢筋(5),该GBF薄壁管(9)、抗浮钢筋(5)及下层钢筋(6)整体位于模板(7)上,该模板(7)位于模板支架(8)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钩形螺栓(1)、钢制垫板(2)、套管(3)和螺母(4),所述钩形螺栓(1)的一端带有弯钩,另一端带有螺纹,其长度长于所现浇混凝土GBF薄壁管空心楼盖的厚度;所述模板(7)上GBF薄壁管(9)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多个透孔,所述透孔横向至少间隔一个GBF薄壁管(9)并设在抗浮钢筋的下方,其透孔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套管(3)的外径;所述套管(3)置于模板(7)上、与透孔对齐,钩形螺栓(1)穿过透孔及套管(3),其下部与模板支架(8)勾紧,上部通过螺母(4)将钢制垫板(2)与抗浮钢筋(5)压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汇邢庆毅李力宫文晋袁惠星谢爱滨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四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