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灭鼠毒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4741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田灭鼠毒饵站,包括设有用于容置毒饵的中空内腔的筒体(1),所述的筒体(1)下端连接有多个支脚(2),所述的筒体(1)两端为斜向内设置的端边,且所述的筒体(1)上边沿的长度大于筒体(1)下边沿的长度。该农田灭鼠毒饵站筒体两端设有斜向内设置的端边,且筒体的上边沿的长度大于筒体下边沿的长度。这样,遮雨效果更加好、能有效防止雨水灌入,毒饵不会被冲走,且禽类不易吃到筒内的毒饵。该毒饵站的灭鼠效果更好,适合批量生产,能实现经济、持久、安全、高效、环保的长期控鼠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田灭鼠领域,特别是一种农田灭鼠毒饵站
技术介绍
传统灭鼠投饵法使毒饵裸露在外,不但容易造成畜禽误食,同时毒饵易受潮而发生霉变,导致害鼠拒食,增加灭鼠成本。为此,出现了一种“毒饵站”灭鼠技术大大改进了过去传统的灭鼠投饵法,它将裸露投放毒饵改为将毒饵放于竹筒或PVC管制作的毒饵站内, 利用老鼠喜好钻洞的习性,长期置于田间和农舍,能较长期保存毒饵不发霉变质而影响灭鼠效果,同时避免其它动物取食。现有技术的毒饵站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用口径5-6厘米的竹子(或PVC管)制成,竹子制成的毒饵站要把竹筒中间竹节打通,再用两根铁丝分别绑住毒饵站的两端作支脚。但问题在于,该毒饵站的遮雨效果不好,雨水易灌入毒饵站的内腔, 毒饵会被雨水冲走,十分浪费。且须时常增加新毒饵,否则无法达到长期控鼠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遮雨效果更好、能有效防止雨水灌入的农田灭鼠毒饵站。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田灭鼠毒饵站,包括设有用于容置毒饵的中空内腔的筒体,所述的筒体下端连接有多个支脚,所述的筒体两端为斜向内设置的端边,且所述的筒体上边沿的长度大于筒体下边沿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农田灭鼠毒饵站筒体两端设有斜向内设置的端边,且筒体的上边沿的长度大于筒体下边沿的长度。这样,遮雨效果更加好、能有效防止雨水灌入,毒饵不会被冲走,且禽类不易吃到筒内的毒饵。该毒饵站的灭鼠效果更好,适合批量生产,能实现经济、持久、安全、高效、环保的长期控鼠目的。作为优选,所述的每个支脚的上部均设有外螺纹,且所述的支脚的上端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的筒体下端。这样,支脚和筒体之间的安装更加方便。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支脚的下端设有呈扁状的插脚。这样,利用插脚可以更加方便地将该毒饵站固定在地上。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农田灭鼠毒饵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筒体、2支脚、2. 1外螺纹、2. 2插脚、3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所示,一种农田灭鼠毒饵站,包括设有用于容置毒饵的中空内腔的筒体1, 所述的筒体1下端连接有多个支脚2,所述的筒体1两端为斜向内设置的端边,且所述的筒体1上边沿的长度大于筒体1下边沿的长度。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支脚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每个支脚2的上部均设有外螺纹2. 1,且所述的支脚2的上端通过螺母3固定于所述的筒体1下端。所述的支脚2的下端设有呈扁状的插脚2. 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筒体1由PVC管制成,再将筒体1的两端切割成斜向内的端边,使得筒体ι上边沿的长度大于筒体1下边沿的长度,再将两支脚2带有外螺纹2. 1的一端用螺母3固定在筒体1的下端即可。制作非常方便,遮雨效果更好,可以有效防止雨水灌入,毒饵保持的更为长久。以上仅就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农田灭鼠毒饵站,包括设有用于容置毒饵的中空内腔的筒体(1),所述的筒体 (1)下端连接有多个支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两端为斜向内设置的端边,且所述的筒体(1)上边沿的长度大于筒体(1)下边沿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支脚(2)的上部均设有外螺纹(2. 1),且所述的支脚(2)的上端通过螺母(3)固定于所述的筒体(1)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灭鼠毒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脚(2)的下端设有呈扁状的插脚(2. 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田灭鼠毒饵站,包括设有用于容置毒饵的中空内腔的筒体(1),所述的筒体(1)下端连接有多个支脚(2),所述的筒体(1)两端为斜向内设置的端边,且所述的筒体(1)上边沿的长度大于筒体(1)下边沿的长度。该农田灭鼠毒饵站筒体两端设有斜向内设置的端边,且筒体的上边沿的长度大于筒体下边沿的长度。这样,遮雨效果更加好、能有效防止雨水灌入,毒饵不会被冲走,且禽类不易吃到筒内的毒饵。该毒饵站的灭鼠效果更好,适合批量生产,能实现经济、持久、安全、高效、环保的长期控鼠目的。文档编号A01M25/00GK202085637SQ2011201297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丁如栋, 周丁国, 沈作刚, 胡成强, 蒋晔, 陈宏明 申请人:象山楚天生物防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灭鼠毒饵站,包括设有用于容置毒饵的中空内腔的筒体(1),所述的筒体(1)下端连接有多个支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两端为斜向内设置的端边,且所述的筒体(1)上边沿的长度大于筒体(1)下边沿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成强周丁国蒋晔陈宏明丁如栋沈作刚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楚天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