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连接装置以及使用此减震连接装置的减震建筑结构,由此减少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
技术介绍
在发生地震等震动情况时,建筑结构彼此间(例如梁-墙、柱-墙、或均为墙)可能产生移动而错位,由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彼此是以钢筋连结,而建筑结构与钢筋均为强刚性物件,因此第一建筑结构与第二建筑结构容易因为错位而造成结构毁损。台湾地区位处地震带,于建筑结构中安装减震装置以提高其抗震能力有其必要性。特别以中、高层建筑物而言,更逐渐成为基本配备。已知技术中,减震装置需通过斜撑或墙体等构件与主结构体结合,在结构受到风力或地震作用产生振动的过程中,因应相邻楼层间的位移或相对运动而启动消能机制。常见的减震装置包含(1)流阻利用油压阻尼器的装置构件间的相对运动驱动粘滞性流质或胶态材料的流动而产生阻抗力,其阻力大小与速度有关。( 变形利用消能件材料的变形在往复运动中产生吸能的作用,其阻力大小与构件的位移变形有关。以上减震装置虽然可一定程度地减少震动的影响,但装置本身及装设所需费用不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连接装置,供连接二建筑结构,可提升建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连接装置,供连接一第一建筑结构以及一第二建筑结构,该减震连接装置包含:一连接件,具有第一端部以及位于该连接件的该第一端部另端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固定于该第一建筑结构;以及一缓冲件,包覆该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二端部穿入该第二建筑结构,该缓冲件设置于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二建筑结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衍樑,
申请(专利权)人: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