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368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其包括轻质箱盖、重质底板、绳体及浮漂,上述轻质箱盖相配合地罩设于上述重质底板上形成海参养殖空间,上述轻质箱盖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且该轻质箱盖和重质底板上对应开设有供上述绳体的一端绑定于一起的穿设孔,上述绳体的另一端与上述浮漂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海参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生存和栖息环境的附着基,具有结构稳定、易于移动和捕捞的优势,为围堰海参养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是一种用于浅海围堰海参养殖的养殖箱。
技术介绍
海参因其营养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的海珍品,近些年来海参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不少渔民,尤其是鲁辽两省渔民的一大经济收入。虽然养殖规模和发展迅速,但由于养殖技术仍相对落后,特别是海参养殖装置,其选用和设计仍缺乏科学性,不断造成渔民的严重损失。其中围堰养殖箱的非科学性包括(1)采用的附着基功能单一,目前常限于石块、瓦片、水泥管和塑料管等,多数不易清洗、不易移动;( 附着基在泥质围堰中容易随着时间而沉陷,功能逐渐丧失;C3)捕捞困难,目前捕捞大都需要潜水员下水清理或将水排干后集中捕捞。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海参养殖装置的上述缺陷进行了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易于移动和捕捞的围堰海参养殖箱。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其包括轻质箱盖、重质底板、绳体及浮漂,上述轻质箱盖相配合地罩设于上述重质底板上形成海参养殖空间,上述轻质箱盖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且该轻质箱盖和重质底板上对应开设有供上述绳体的一端绑定于一起的穿设孔,上述绳体的另一端与上述浮漂相连接。上述轻质箱盖为塑料箱盖,上述重质底板为钢筋混凝土底板。上述重质底板呈圆形状,对应上述轻质箱盖呈半球形的碗状结构,该碗状结构的周沿垂直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形凸缘,上述轻质箱盖的穿设孔开设在上述环形凸缘上。上述轻质箱盖及上述重质底板上的穿设孔各设有三个,并此轻质箱盖及重质底板上各自的三个穿设孔的中心相连均构成一等边三角形。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其轻质箱盖和重质底板的相互配合设置形成一养殖箱体,为海参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生存和栖息环境的附着基,避免水流对海参的直接冲力作用,轻质箱盖上的通孔为养殖箱体内外水流交换提供了通道,从而避免了养殖箱体内出现死水的现象;重质底板具有一定重量,它与围堰底部之间具一定的摩擦力,其避免了养殖箱被水流冲击而发生飘动,保障了养殖箱的结构稳定性;浮漂漂浮在海面上,其不仅表明了箱体的位置,而且可防止养殖箱体沉陷于泥质围堰中而不易移动,待海参长大后,直接提升该养殖箱进行收获,避免传统养殖方式需要潜水员下水清理或将水排干后集中捕捞费时费力的问题;故本技术具有结构稳定、易于移动和捕捞的优势,为围堰海参养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轻质箱盖1通孔11环形凸缘12穿设孔13底板2穿设孔21尼龙绳3浮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其包括轻质箱盖1、重质底板2、绳体3及浮漂4。上述轻质箱盖1配合罩设于下述重质底板2上,以形成一养殖箱体,其中,轻质箱盖1为塑料箱盖,其呈半球形的碗状结构,该碗状结构的弧形部分上开设有若干孔径在 0. 5-5. Ocm间的通孔11,该通孔11为养殖箱体内外水流交换提供了通道,从而避免了养殖箱体内出现死水的现象;所述轻质箱盖1的碗状结构的周沿垂直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形凸缘 12,重质底板2为钢筋混凝土底板,其呈与环形凸缘12直径相等的圆形状结构,具体直径值可以设为0. 5m,于上述环形凸缘12及重质底板2的周沿处对应各开设有呈均勻分布的三个穿设孔13、21,即环形凸缘12上的三个穿设孔13的中心相连构成一等边三角形,重质底板2上的三个穿设孔21的中心相连同样构成一等边三角形。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轻质箱盖1除了有塑料制成外,其还可以由其他任意轻质材料制成,同样重质底板2除了为钢筋混凝土底板外,其还可以为其他重质型的底板,只要能达到轻质箱盖1重量为轻质、重质底板 2重量为重质即可。上述绳体3共有三根,其一端分别穿过上述环形凸缘12及重质底板2上对应的穿设孔13、21并绑扎,从而使环形凸缘12及重质底板2紧紧地绑定于一起,上述三根绳体3 的另一端绑扎于一起,并与浮漂4相连接,浮漂4能够使整个养殖箱处于漂浮状态,且三根绳体3相对上述养殖箱体的周沿呈均勻设置,使上述养殖箱体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本技术具体养殖操作时,首先将本案若干养殖箱放入围堰区域内,且使所述养殖箱体沉入围堰底部,然后将参苗撒入养殖箱体内部,撒播食物;待海参成长后,根据浮漂4的位置直接抓住尼龙绳3,人工或人工与机械结合方式提起该养殖箱至船上收获海参; 收获后,将该养殖箱体直接再沉入围堰底部待下一轮海参养殖。综上所述,本案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其轻质箱盖1和重质底板2的相互配合设置为海参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生存和栖息环境的附着基,避免水流对海参的直接冲力作用,轻质箱盖1上的通孔11为养殖箱体内外水流交换提供了通道,从而避免了养殖箱体内出现死水的现象;重质底板2具有一定重量,它与围堰底部之间具一定的摩擦力,其避免了养殖箱被水流冲击而发生飘动,保障了养殖箱的结构稳定性;浮漂4漂浮在海面上,其不仅表明了养殖箱体的位置,而且可防止养殖箱体沉陷于泥质围堰中而不易移动,待海参长大后,直接提升该养殖箱进行收获,避免传统养殖方式需要潜水员下水清理或将水排干后集中捕捞费时费力的问题;由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稳定、易于移动和捕捞的优势,为围堰海参养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轻质箱盖、重质底板、绳体及浮漂,上述轻质箱盖相配合地罩设于上述重质底板上形成海参养殖空间,上述轻质箱盖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且该轻质箱盖和重质底板上对应开设有供上述绳体的一端绑定于一起的穿设孔,上述绳体的另一端与上述浮漂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轻质箱盖为塑料箱盖, 上述重质底板为钢筋混凝土底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其特征在于上述重质底板呈圆形状,对应上述轻质箱盖呈半球形的碗状结构,该碗状结构的周沿垂直向外延伸形成一环形凸缘, 上述轻质箱盖的穿设孔开设在上述环形凸缘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轻质箱盖及上述重质底板上的穿设孔各设有三个,并此轻质箱盖及重质底板上各自的三个穿设孔的中心相连均构成一等边三角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其包括轻质箱盖、重质底板、绳体及浮漂,上述轻质箱盖相配合地罩设于上述重质底板上形成海参养殖空间,上述轻质箱盖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且该轻质箱盖和重质底板上对应开设有供上述绳体的一端绑定于一起的穿设孔,上述绳体的另一端与上述浮漂相连接;本技术为海参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生存和栖息环境的附着基,具有结构稳定、易于移动和捕捞的优势,为围堰海参养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文档编号A01K61/00GK202085588SQ2011201550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陈叶旺 申请人:华侨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轻质箱盖、重质底板、绳体及浮漂,上述轻质箱盖相配合地罩设于上述重质底板上形成海参养殖空间,上述轻质箱盖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且该轻质箱盖和重质底板上对应开设有供上述绳体的一端绑定于一起的穿设孔,上述绳体的另一端与上述浮漂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叶旺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