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除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13368 阅读:7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室内机换热结构及设置该换热结构的室内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置回热支路的室内机换热结构及设置该换热结构的室内机,其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冷媒侧和水路侧,冷媒侧和水路侧在换热器内部进行热量交换,冷媒侧包括过滤器、电子膨胀阀、液侧截止阀、气侧截止阀,依次连接形成回路,液侧截止阀和气侧截止阀之间设置制冷装置,冷媒侧设置在冷媒侧的气侧和液侧之间的回热支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采用新型换热结构的室内机可增大制冷时电子膨胀阀前冷媒的过冷度,可有效增大室内外机高低落差、延长配管有效长度;可回收制冷运行时因冷媒分配不均引起的冷量损失,增加系统制冷能力;因流出室内机的冷媒经历了回热循环,增加了冷媒出室内机的过热度,可有效防止压缩机液机,增强系统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大多数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只针对时间、温度及其他条件进行考察,满足这三个条件后进入除霜。这种除霜控制方法判定能否进入除霜的条件与参数固定,存在不能合理调节制热运行时间的缺点。除霜控制方法一般按照最大除霜量进行设定,当结霜较少时,仍然按照既定的方式进行除霜,从而使换热器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导致整个空调系统运行时, 制热效果变差,既不节能又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在以往条件的基础上,引入排气压力与除霜占比这两个状态参数作为条件,通过计算上一制热周期除霜时间占比,对排气压力、除霜温度参数进行修正并作为下一制热周期的除霜进入条件,综合对空调进行除霜控制的。本专利技术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空调的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机、室外机,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回路,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设置截止阀,室内机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室外机设置输入温度传感器、室外机温度传感器,室外机设置高压压力传感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机、室外机、温度传感器都和CPU连接,本方法同时根据压力、除霜时间占比共同控制除霜时间,如果前回除霜占比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的除霜方法,空调的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机、室外机,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回路,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设置截止阀,室内机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室外机设置输入温度传感器、室外机温度传感器,室外机设置高压压力传感器,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机、室外机、温度传感器都和CPU连接,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同时根据压力、除霜时间占比共同控制除霜时间,如果前回除霜占比小,可以判断室外热交换器着霜少,那么下回除霜运转中的制热运转时间可以延长;如果前回除霜占比大,可以判断室外热交换器着霜多,那么下回除霜运转中的制热运转时间可以减短;每次进入除霜的条件都会根据上次的运行情况进行自动调整,可以更准确把握除霜进入时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强丛辉李丛来李亚军何明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