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炎权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2571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包括封面、至少一书页、封底和连接所述封面和所述封底的书脊,所述书页包括第一类书页,所述第一类书页上并排有同一场景的两张不同视差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书还包括一硬纸层,所述硬纸层的一端与所述封底的自由端相连接,所述硬纸层上并排嵌有两个放大镜,所述两个放大镜分别对应所述两张不同视差照片的中心;所述硬纸层和所述书页均垂直于所述封底时,所述放大镜与所述照片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放大镜的焦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使用者观看时,不需要再单独配带眼镜,可方便用户的使用。同时,放大镜与图书合为一体,也可避免用户丢失眼镜无法获得立体画面效果的情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立体画面,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
技术介绍
现有立体图书,如图1所示,包括封面1,至少一书页2,封底3和连接封面1和封底3的书脊4,书页是上并排有同一场景的两张不同视差照片。该两张不同视差的照片可通过两台相同型号的照相机并排同时摄取场景得到,也可通过一台照相机先后左右排列摄取获得,还可通过立体软件模拟照相机拍摄合成等等方法获得。当人眼配带放大镜制成的眼镜观看书页上并排的两张不同视差照片时,即可获得立体画面效果。然而,上述立体图书, 需要使用者单独配备一副眼镜观看才能获得立体画面效果,造成用户使用时的不便。而当使用者丢失该眼镜时,或该眼镜不在使用者身边时,立体图书仅是普通的图书,并不能给用户带来立体画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可方便用户的使用,且避免用户丢失眼镜无法观看立体画面效果的情形。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包括封面、至少一书页、封底和连接所述封面和所述封底的书脊,所述书页设于所述书脊上,所述书页包括第一类书页,所述第一类书页上并排有同一场景的两张不同视差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书还包括一硬纸层,所述硬纸层的一端与所述封底的自由端相连接,所述硬纸层上并排嵌有两个放大镜,所述两个放大镜分别对应所述两张不同视差照片的中心;所述硬纸层和所述书页均垂直于所述封底时,所述放大镜与所述照片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放大镜的焦距。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封面内侧设有透明夹层。所述书页还包括第二类书页,所述第二类书页一侧上设有透明夹层。所述书页设于所述书脊上,与所述封面连为一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通过在封底自由端增设一个嵌有两个放大镜的硬质层,将该硬质层与书页平行对齐,即可通过放大镜观看获取立体画面效果。使用者观看本技术的图书时,不需要再单独配带眼镜,可方便用户的使用。同时,放大镜与图书合为一体,也可避免用户丢失眼镜无法获得立体画面效果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立体图书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图书的书页和硬质层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图书的封面和硬质层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图书观看立体画面效果时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图书的书页和硬质层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四中图书的书页和封面平躺时的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四中图书的书页和封面竖起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2所示,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的结构图,图书包括封面1,至少一书页2,封底3,连接封面1和封底3的书脊4,硬纸层5。硬质层5的一端与封底3的自由端相连接。其中,如图3所示,书页2设于书脊4上,书页2包括第一类书页 20,第一类书页20上并排有同一场景的两张不同视差照片201和202,硬纸层5上并排嵌有两个放大镜51和52。放大镜51和52分别对应两张不同视差照片201和202的中心,当硬纸层5和书页2均垂直于封底3时,放大镜51、52与照片201、202之间的间距为放大镜51、 52的焦距。观看时,将硬纸层5和书页2竖起均与封底3垂直,人眼通过硬质层5上的放大镜51、52观看照片201、202,即可获得立体画面效果。而平时放置时,将硬质层5向封底3 方向放下,然后合上书页,封面即可如同一本普通的图书放置,不占用多余空间,携带方便。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图书,通过在封底3自由端增设一个嵌有两个放大镜的硬质层 5,将硬质层5与书页2平行对齐,即可通过硬质层5上的放大镜观看获取立体画面效果。使用者观看图书时,不需要再单独配带眼镜,可方便用户的使用。同时,放大镜与图书合为一体,也可避免用户丢失眼镜无法获得立体画面效果的情形。而图书合上关闭后,也如同普通的图书,不占用多余空间,携带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图书的封面1内侧设有透明夹层1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封面1内侧设有透明夹层10。使用时,可将其上并排有同一场景的两张不同视差照片的立体图片6插入透明夹层10内,然后如图5所示,将硬质层5与封面1平行对齐均垂直于封底3,通过硬质层5上的放大镜观看封面1上的透明夹层10内的图片6,即可获取图片6的立体画面效果,方便图书内容的扩展。如图书是某一景点的宣传册,使用时,也可将使用者在该景点游玩时拍摄的两张不同视差照片同时插入透明夹层10内,即可通过放大镜观看到照片的立体画面效果,增加使用的趣味性。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图书的书页还包括第二类书页21,第二类书页21—侧上设有透明夹层21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第二类书页21—侧上设有透明夹层210。使用时,可将其上并排有同一场景的两张不同视差照片的立体图片6插入第二类书页21上的透明夹层210内,然后将硬质层5与第二类书页21平行对齐均垂直于封底3,通过硬质层5上的放大镜观看第二类书页21上的透明夹层210内的图片6,即可获取图片6 的立体画面效果,方便图书内容的扩展。如图书是某一景点的宣传册,使用时,也可将使用者在该景点游玩时拍摄的两张不同视差照片同时插入透明夹层210内,即可通过放大镜观看到照片的立体画面效果,增加使用的趣味性。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图书,书页2设于书脊4上,与封面1连为一体。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如图7和8所示,封面1与书页2连为一体,当不需要观看书页2上的立体画面时,书页2与封面1 一起平躺,与硬质层5成90 度;当需要观看书页上的立体画面时,书页2竖起来的同时,连通封面1也一起竖起。这样, 封面1与书页2连为一体,观看时,封面1可用于支撑住书页2,更加方便用户的观看。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包括封面、至少一书页、封底和连接所述封面和所述封底的书脊,所述书页设于所述书脊上,所述书页包括第一类书页,所述第一类书页上并排有同一场景的两张不同视差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书还包括一硬纸层,所述硬纸层的一端与所述封底的自由端相连接,所述硬纸层上并排嵌有两个放大镜,所述两个放大镜分别对应所述两张不同视差照片的中心;所述硬纸层和所述书页均垂直于所述封底时,所述放大镜与所述照片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放大镜的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立体画面效果的图书,包括封面、至少一书页、封底和连接所述封面和所述封底的书脊,所述书页设于所述书脊上,所述书页包括第一类书页,所述第一类书页上并排有同一场景的两张不同视差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书还包括一硬纸层,所述硬纸层的一端与所述封底的自由端相连接,所述硬纸层上并排嵌有两个放大镜,所述两个放大镜分别对应所述两张不同视差照片的中心;所述硬纸层和所述书页均垂直于所述封底时,所述放大镜与所述照片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放大镜的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炎权潘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何炎权潘志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