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山地玉米联合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1574 阅读:6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走式山地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驾驶室、割台、四轮驱动系统、果穗升运器、剥皮机和果穗箱,割台位于主机架的正前方,驾驶室位于割台的后方,果穗箱为自卸后翻粮箱,位于主机架后端;驾驶室与割台通过割台转轴连接板相连;电磁离合器分别与果穗升运器和割台相连,储气筒位于果穗箱前端的主机架上,剥皮机位于割台底部。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割台能进行不对垄收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四轮驱动系统并通过前桥控制方向,使得驱动能力更强,反应更灵活。3)配备了割刀,不影响土地的下次作业。4)机具一次进地即可实现摘穗、剥皮、果穗输送、苞叶排出、果穗集箱等全部玉米收获作业环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走式山地玉米联合收获机
技术介绍
我国作为玉米生产大国,玉米收获机械应用比较广泛,结构类型多样,其底盘结构有牵引式、半悬挂型、全悬挂型等;摘辊结构分立式摘辊、立式单摘辊、立式组合辊、卧式爪型辊、卧式拉茎辊加摘穗板等;其作业的工艺过程一般为摘穗——剥皮(或直接装车)—— 茎秆粉碎(还田或收回)或放铺——果穗集箱或装拖车。其动力类型有牵引式、悬挂式(背负式)、自走式和玉米割台等。4TW-2型牵引式玉米收获机这一机型在生产中得到广泛使用,该机型一次作业可完成摘穗、剥皮、茎杆粉碎还田等工序,动力为40-50KW左右的覆带拖拉机,效率为 0. 67-0. 8hm2/h。该机型结构相对简单,适应性强,功能可靠,但是不能完成的茎秆这一工序,机组回转半径较大,对行也比较困难,通过性较差,适用于收获6000Kg/hm2的地块,不能满足我国东北地区高产田的需求。目前我国的玉米收割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行距的适应性。因为我国玉米的种植结构因地区而异,所以行距差别很大,无法适应国内复杂的玉米种植情况。2、开道与机组的平衡性问题,责任田居多,地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走式山地玉米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驾驶室、割台、驱动系统、果穗升运器、剥皮机和果穗箱,割台位于主机架的正前方,驾驶室位于割台的后方,果穗箱为自卸后翻粮箱,位于主机架后端,驾驶室与割台通过割台转轴连接板相连;果穗升运器前端与割台相接,后端搭在果穗箱上,果穗升运器出口的下端设有排杂风机,储气筒位于果穗箱前端的主机架上,剥皮机位于割台底部;主机架由纵梁、横梁、立柱焊接而成,在主机架的前端上方设有驾驶室连接座,驾驶室连接座下端设有割台连接座,割台连接座底部设有割台升降液压缸连接座,在主机架的前端下方还设有前桥连接座,在主机架的中部焊接发动机连接座、散热器连接座、变速箱连接座、传动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经纬海虹农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